天天看點

劉和平:關于台灣問題,普京的判斷頗有啟示

作者:直新聞
劉和平:關于台灣問題,普京的判斷頗有啟示

直新聞: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台海沒有爆發武裝沖突的威脅,中國大陸不必動武,靠經濟實力就能統一台灣。對此,你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知道,在目前台海局勢風高浪急,蔡英文當局頑固以武拒統,境外勢力紛紛揚言要所謂“武力協防”台灣的時候,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大陸觀衆陷入到了一種煩躁與焦慮的狀态,認為和平統一台灣的機會之窗已經關閉,接下來要解決台灣問題唯一的出路就是武統,而且時間不等人,武統必須要盡快。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普京的這一番話,無疑對于中國大陸解決台灣問題極具啟示意義,對于那些陷入煩躁與焦慮狀态下的大陸觀衆,無疑是一劑清醒劑與安慰劑。

我相信,大家都應該清楚普京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雖然西方國家普遍不認可不接受他在俄羅斯内政上的作為,但是,即使是普京的對手也不得不承認,他在外交與軍事尤其是地緣政治博弈層面,的确是一個戰略與戰術上的大家。

這些年來,普京一是通過屯兵俄烏邊境引而不發的方式,成功地阻止了北約與歐盟的東擴,二是通過突然出兵叙利亞的方式,不僅成功地保住了阿薩德政權,保住了俄羅斯在海外的唯一軍港,而且在中東地緣政治格局上形成了美俄兩強鼎立的态勢;三是在北方四島問題上,不僅成功地利用主權問題釣住了日本,把日本耍得團團轉,不斷地給俄羅斯送上巨額投資,而且能夠確定魚餌不丢失,北方四島主權絲毫無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克裡米亞歸屬問題上,普京更是玩出了戰略與戰術上的神來之筆,用西方人普遍接受和認可的遊戲規則,也就是通過公投的方式,成功地将克裡米亞收入了囊中,讓烏克蘭氣得幹瞪眼卻無可奈何,讓西方國家無話可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理由相信,普京看兩岸問題的眼光也是準确而獨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認為,中國大陸光靠自身的經濟實力,就可以統一台灣,這也就意味着,假如算是中國大陸的政治、外交等等其餘的綜合國力,那未來解決台灣問題更是不在話下。而在我個人看來,中國的經濟、政治、外交與軍事實力,其實都是過去四十多年改革開放與發展所取得的成果。是以,普京的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其實是,中國大陸隻要通過不斷地發展不斷地改革開放,不斷地解決自身面臨的各種問題,最終就可以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地解決台灣問題。

普京的話,本質上其實是說,不是經濟可以解決台灣問題,而是發展就可以解決台灣問題,而且是中國大陸自身的發展,就可以解決台灣問題。要是沒有過去四十年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與軍事實力的全面發展,就不可能在解決台灣問題上赢得主動占得先機。甚至連軍事手段解決的能力都不具備。

這也就等于是在變相提醒中國大陸,無論台海局勢如何風雲變幻,無論“台獨”勢力使出什麼樣的小動作,也無論美日澳英等國家發出什麼樣的威懾,無論你幾路來我隻要一路去,也就是保持自己的戰略定力,通過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的方式解決自身面臨的問題,台灣問題最終就迎刃而解。

劉和平:關于台灣問題,普京的判斷頗有啟示

直新聞:那通過中國大陸自身改革開放與發展的方式來解決台灣問題,會不會讓兩岸統一的步伐走得太慢統一的時間拖得太長了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實事求是來講,這個問題的确是存在。但是,步子走得慢一點,時間拖得長一點,不僅并不會逆轉兩岸終将走向統一的大趨勢,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有時候保持一些戰略耐心,在解決台灣問題上緩一點慢一點,反而對中國大陸自身的發展會産生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和好處。

在這一方面,中國大陸最高決策層并不缺乏這樣的戰略定力,也不缺乏這樣的戰略魄力與戰略眼光,更不缺乏這樣的戰術手段。要知道,過去七八十年來,大陸最高層在處理國家統一問題上,曾經有過好幾次神來之筆。

其中最為典型的表現,是在1949年處理香港問題上,當時解放軍不僅擁有三年内戰趕走蔣介石國民黨軍隊的氣勢,而且具備趕走英國殖民侵略者的絕對道義力量。按理來說,在這種情況下,隻要中央政府一聲令下,解放軍順勢拿下香港收回香港的主權,可謂是探囊取物小菜一碟。甚至中國大陸完全不用一兵一卒,隻要采取斷水斷電的方式,就可以自動解決香港回歸問題。

然而,當時的中央決策層不僅沒有這樣做,而且出人意料之外地反其道而行之,不僅解放軍對香港秋毫無犯,而且還特意訓示要確定香港的水電供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大陸也完全可以強行收回香港,甚至是在香港實行“一國一制”,然而,我們卻堅持通過談判用“一國兩制”的方式解決了香港問題。

中方在戰略戰術上的定力與忍耐,不僅最終確定了香港的順利回歸,確定了香港的繁榮穩定,而且更為關鍵性的是,它還産生了幾個意想不到的戰略效果,其一是,在改革開放前三十年,當西方國家對中國大陸進行集體封鎖與禁運的時候,香港成為了中國突破西方封鎖的唯一出口與通道;其二是,在改革開放期間,香港成為了中國大陸與西方世界聯系的一個最為主要的視窗,為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尤其是廣東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技術、人才與管理經驗。

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香港的視窗與橋梁作用,就不會有今天的深圳。這就是戰略定力、戰略忍耐、戰略眼光與戰略氣魄,尤其是在可以為的時候選擇不為,所帶來的戰略紅利。

同樣在台灣問題上,我認為,曆任中央最高決策層其實也是在借鑒甚至是複制我們成功解決香港問題的寶貴經驗,即使我們現在已經具備了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實力與能力,我們也要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與戰略胸襟,保持高度戰略克制與戰略定力,不急着武統台灣,甚至連近在咫尺的金門與馬祖兩個島嶼,我們也不急着拿回來。

一定要堅信,時間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着急上火,完全可以亂雲飛渡仍從容,慢慢來。

作者:劉和平,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評論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