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河灘的綠草青波回來了!原陽一個多月整改1374個涉黃河流域畜禽養殖場

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挨着黃河灘區的新鄉市原陽縣陡門鄉等5個鄉鎮普遍存在畜禽養殖污染。如何消除黃河邊的污染?12月10日,大河網記者在原陽縣檢察院采訪了解到,在一個多月時間内,原陽縣清運畜禽糞污3萬餘方,提升整治養殖場1133家,關閉拆遷241家,按期全部整改完成。

黃河灘的綠草青波回來了!原陽一個多月整改1374個涉黃河流域畜禽養殖場

幾個月前穿灘公路旁的養殖場

原陽縣黃河岸線長,灘區面積大,該縣黃河灘區陡門鄉、官廠鎮、蔣莊鄉、靳堂鄉、大賓鄉等五鄉鎮普遍存在畜禽養殖污染。

大河網記者在離黃河1公裡左右的蔣莊鄉杜屋村穿灘公路附近看到,幾個月前這裡的一個養殖規模400餘頭牛的養殖場現在已拆遷完畢,該養殖場的婁姓老闆介紹說,養殖場已經搬到了鄉裡一個大型的養殖公司。

黃河灘的綠草青波回來了!原陽一個多月整改1374個涉黃河流域畜禽養殖場

大河網記者在同一位置拍攝的現在的照片

“養殖場基本屬于粗放型管理模式,無污水、糞便等污物處理設施,多數未備案,未辦理環評等相關手續。”原陽縣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樊志娟告訴大河網記者,畜禽養殖産生的污物堆放在農田旁或直接排入附近河溝,河水污濁,形成廣泛性面源污染,而随意堆放的畜禽糞便随雨水進入水系,随意排放的污水污染地下水資源。

部分畜禽養殖場緊臨公路、村莊,糞污氣味刺鼻;部分養殖戶依溪流河溝而建,産生的廢水、污物直接通過溪流河溝彙入較大流域中,造成水質惡化,污染水環境,嚴重影響群衆正常生産生活,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2020年6月30日,河南省檢察院交辦原陽縣院涉黃河流域畜禽養殖污染線索1374個。

黃河灘的綠草青波回來了!原陽一個多月整改1374個涉黃河流域畜禽養殖場

針對移交的線索,檢察幹警對照線索點位掌握沿黃五鄉鎮所有畜禽養殖污染問題,對污染情況通過拍錄、提取水源、走訪群衆等方式,将證據依法予以固定,同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明确鄉政府管理責任。

7月3日、4日,原陽縣檢察院檢察長向鄉政府負責人公開送達檢察建議。

建議提出,一是對轄區内畜禽養殖整改提升,建設糞污處置設施,確定糞便、污水等不污染環境,同時注重保障民生,妥善安置;二是對養殖場合理規劃布局,加大污染防治投入,加強環境治理設施建設,全力保護黃河流域生态環境;三是加強宣傳,教育廣大畜禽養殖戶明确自身承擔的治理環境、消除污染的責任,提高群衆環境保護意識。

檢察建議發出後,原陽縣檢察院檢察長及公益訴訟辦案人員前後十餘次前往現場檢視并向鄉政府負責人及養殖戶督導相關整改情況。

原陽縣檢察院針對黃河沿線長、人口多、污染問題隐蔽的特點堅持走群衆路線,在沿黃五個鄉鎮184個自然村設立“守護黃河生态檢察聯絡員”,在檢察機關與農村基層群衆間建構“線索發現、證據固定、問題解決、責任到位”的“四個有效”常态治理機制。

據了解,原陽縣沿黃各鄉鎮收到檢察建議後動用車輛萬餘台次,清運畜禽糞污3萬餘方,提升整治養殖場1133家,關閉拆遷241家,于2020年7月18日前全部整改完成。

如何整改?大河網記者了解到,對于選址符合規劃的養殖場按照糞污處置利用标準,建設晾糞場和污水儲存池,畜禽産生的糞便及時清理,污水排入沉澱池,確定污物不外排、不下滲、不亂堆,不形成惡臭氣味影響周邊環境;對于離村莊及河道距離不符合規劃及環境不達标的養殖場進行關閉拆遷,并按照标準補償,妥善安置。

同時建立長效機制,建立監管、設定台賬、建立承諾及舉報機制,多措并舉提高群衆環境保護意識。

通過整改提升,原陽縣黃河灘區道路及河道幹淨整潔、養殖場規範整齊,既改善了養殖戶自身生活環境,也改善了灘區村容村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