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1980年代的青澀青年如今已到霜鬓中年;

1980年代的初戀如今早已成為回憶的對象:它是那個年代過來人記憶深處的隐痛。

1980年代是奇迹,是共和國曆史上罕見的清純時代,是廢墟上生長出來的好時光。

在1980年代,拉手、在夕陽或月光下散步,是愛情的萬能公式。蔑視權貴和金錢,崇尚才華和藝術,則是愛情的最低标準。不像現在,一切都需要貨币去定義。

辛波絲卡有一個非常好的詩句,無限滄桑盡在其中:“我為将新歡視為初戀向舊愛緻歉。”滄桑感是時間給予有心人的饋贈品。

大學的時候,因為劉同的推薦去看了這本《1980年代的愛情》,并且看了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到現在反反複複看了三四遍,想要把自己對這個故事了解記錄下來,也許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故事一直都在那裡。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這是一段發生在80年代末期的愛情故事。

那是1982年的秋天,大學畢業的男主人公劍波,被配置設定到了一個名叫公母寨的鄉鎮。據本地人說,兩個寨子原先各自生活着一個家族,世代通婚,友好和睦,後來因為争水,又連年械鬥,互不通婚,便漸漸人丁衰落了。現在隻剩下寨公山尚有一支人,寨母山則隻剩下一座孤峰了!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就像他和他的初戀一樣,注定各自為峰。

<h1 class="pgc-h-arrow-right">好久不見</h1>

在這裡,他偶遇了自己中學時期的同學麗雯,也是他的暗戀,他的初戀。

他很驚訝,麗雯怎麼會在這裡出現,當年以一分之差,未能和他一起考上大學,高中畢業的四年裡,她一直音訊杳然。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原來是因為聯考時,麗雯父親出事了。後來,母親去世,父親被發配到這裡務農改造。她隻好接班工作,不可能放下生病的父親再去複讀上學。

這次重逢,讓他發現麗雯依舊是他至真至純的初戀;

這次重逢,讓本來郁悶至極、不喜歡這個窮愁潦倒的鄉野的他,想要和她一輩子生活在這裡。哪怕他已有了一個若即若離的省城女友。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他的省城女友小雅是他真正有過初吻的戀人。在那個年代,也僅限于擁抱和熱吻了。小雅是一個理性的女人,她對出雙入對獻花送禮的愛情禮儀,有一種癡迷。在她的潛意識裡,愛情是需要表演給别人看的。兩個人衣冠楚楚地挽臂漫步,遠比床上的耳鬓厮磨和異地的望穿秋水,更像是完美的愛情。小雅一直催促他考研回省城,早日離開這裡。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可在他看來,他和小雅的愛裡面,少了一些疼痛感。又或者說就像古代的定親,男才女貌門當戶對,沒什麼可以挑剔,但缺乏一些意外和來曆。

他覺得,愛情似乎要有些驚心動魄傷筋動骨的東西。如果沒有痛感,而隻有快感,那就是成年人的一種兩性關系而已。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他是這麼想的,可是他不敢說出來,不敢輕易捅破那一層窗戶紙,最重要的是他不知道麗雯是怎麼想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若即若離</h1>

他試探性地問過麗雯:高二時,我曾在你的書包裡放過一封信,你讀過嗎?你至今都不想回答嗎?

她思忖了一下,顫顫巍巍地說道:我沒收到過,也許弄丢了吧!

他繼續逼問,隻換來一句:時過境遷,都長大了,懵懂往事,不知道也罷。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在80年代之初,真正的愛情表白,卻像赴湯蹈火一般的艱難。他們這種同學關系,一旦挑破而得不到對方的允諾,勢必連朋友都很難平和相處,多數會漸行漸遠——敏感脆弱的心靈尚無法學會面對拒絕。

是以他們小心翼翼,若即若離。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他經常去麗雯所在的供銷社打酒喝;

和她一起去看她父親;

和她去山間野餐捉魚,給她彈吉他聽;

他們一起回憶中學生活;

和她一起去陪哭;陪别人哭嫁,流的卻是自己傷感的眼淚——這是山寨中那些豆蔻年華的女子,每個人都要經曆的一場成年禮。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所有那些一本正經的儀式,都像是在宣告一種決絕的分離。無論怎樣的歌哭,都不可能中止這樣的流放。對,就是流放,山裡人說訂婚,都叫已經“放人”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揮手告别</h1>

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他就要被調回省城了。他舍不得告别,害怕告别,而且心猶未甘。他知道揮手便成歧路,一去就是終身——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再見”,就能熨平心底的褶皺的。

麗雯知道他要走,送了他一件她自己親手織的毛衣,并且用他聯考前偷寫血書,發誓要考進名校的事情來鼓勵他。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她說:你學一身本事,難道真的就是來當這個宣傳幹事的啊?别說你自己在這兒鬧心,再待下去,連人家都覺得你礙眼。你也不看看,就你這一身打扮,你永遠都是外人,你是融不進這裡的。趕緊走吧。

他遲疑地說:那你,你就在……

她忽然打斷我說:别操那麼多心,各人自有各人的命。作為老同學,我希望看到你走出去,走得越遠越好!一個男人做事,不要那麼婆婆媽媽的。也許等你某天當了爹,你才知道你身上的責任。你該說的也說了,不該說的也無須再說。我讀書雖然沒你多,内心也還點着燈火。你要是瞻前顧後婆婆媽媽的不能讓我高看,那我以後也不想再見到你。你走吧。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他頓時失語,深知對此無能為力。

他多麼想告訴麗雯:其實,我一直不是很想再出去拼搏什麼的。城市我也見過了,沒什麼太大的意思,所謂富貴榮華,原本對我也沒什麼吸引力。就算是在故鄉這山中村小,當一個普通老師,我想我也可以心滿意足的。在哪裡生活都一樣,重要的是你跟什麼人生活在一起。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h1 class="pgc-h-arrow-right">物是人非</h1>

這一走,真的就是數年。在那數年間,他去了省城再讀書,結婚離婚,還經曆了一些若有若無的感情。

時隔多年,在男主出獄之後的同學聚會上,兩人再次邂逅,那時的他完全可以用潦倒來形容。這次再遇見,他們沒有克制自己的感情。麗雯的出現,讓他對自己、對生活重新充滿了希望,她鼓勵他重新站起來,去創造,去打拼一份屬于自己的生活。

遺憾的是他們依舊沒有在一起。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最後的最後,他已經混成了所謂的成功人士,可是與麗雯的再次相遇卻是在她的葬禮上,他連最後一面也沒有見到,見到的隻是那口黑漆漆的棺木。

在這裡,他最終明白了麗雯對自己的深情:

他出獄後,麗雯丈夫出車禍去了,正寡居。可她不想拖累他,但又不忍心看到他落魄無助的樣子,專門來給他鼓勵,給他希望,然後決絕的告别,讓他去尋找更廣闊的的天空。

他高中時寫給麗雯的信,原來她一直都在珍藏着........

1980年代的愛情:原來隻有純情可以終老好久不見若即若離揮手告别物是人非

有人說,麗雯是一個特别拎得清的姑娘,我很認同。

她知道自己的處境,知道自己的未來是怎麼樣的,是以她選擇了成全;

她明白他對未來的追求,肯定不會甘心呆在這個小山村裡一輩子,哪怕當下的他是願意的。是以她選擇了成全;

她想要竭盡全力地去守護一個人,是以在他最落魄的時候出現,鼓勵他重新開始,并沒有将自己的境遇告訴他,是以她選擇了成全。

世界上多數人的愛情,都是為了“抓住”。抓住便是抵達,是愛情的喜宴;仿佛完成神賜的宿命,可以收獲今生的美麗。我在這裡講了一個不斷拒斥的故事,這是一個近乎殘酷的安排,乃因這樣的愛不為抵達,卻處處都是為了成全。這樣的成全如落紅春泥,一枝一葉都是人間的憐憫。

80年代,一個美好的年代。那段時光留在每個過來人心底裡的,是久禁複蘇的浪漫人性和絕美的純情。

我們為此感動和遺憾,但最重要是要我們學會珍惜和懂得互相成全和成就,而不是彼此索取,真正一往情深,就攜手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