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0張大連面孔”成為城市永恒記憶

作者:大連新聞網
“100張大連面孔”成為城市永恒記憶

時政記者 許曉楠

唯有不懈創新,才可言更好地堅守。

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由大連日報策劃,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與中共大連市委黨校、市委黨研室、市總工會、大連軍分區聯合推出了“建黨百年100張大連面孔”專欄,同步在《大連日報》和“大觀新聞”微信公衆号上刊發。從2月4日刊發首篇《關向應的鬥争精神》到10月4日第100篇《宋世發:新中國第一枚鋼珠研制者》,共曆時8個月。專欄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一位讀者說:“‘建黨百年100張大連面孔’這個專欄,謀劃早、立意高、創意足、影響大、效果好,在引發讀者共鳴中緻敬百年大黨百年風華,展現了黨報的責任和情懷。”還有一位老同志精心收集了專欄的100篇樣報,裝訂成冊,影印後送給親朋好友收藏,他還特意通過報社同僚送給我一份,并提出了對這個專欄的寶貴的建議,希望專欄盡早出書發行。

作為專欄的主持人,我在編輯和采寫稿件的過程中,真切感受到一代代共産黨員視死如歸、頑強拼搏、不懈奮鬥、忘我奉獻、一往無前的精神,真切感受到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和使命。

“100張大連面孔”中,關向應、傅景陽、金伯陽、劉光典……戰争年代,這些大連地區走出的革命先烈,抛頭顱,灑熱血,為革命勝利和民族解放事業不惜犧牲生命。吳運铎、趙桂蘭、田桂英、紀蘭香……新中國成立後,大連誕生了一批又一批模範人物,在他們身上,集中展現了共産黨員的偉大品格,閃爍着個性魅力和獨特光芒。錢令希、屈伯川、張存浩、戚發轫……這些傑出的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勇攀高峰、敢為人先,追求真理、嚴謹治學,淡泊名利、潛心研究,他們用偉大的科學家精神挺起了民族振興的脊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100年來,大連地區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共産黨員,他們用鐮刀收割金色的夢想,用鐵錘鍛造堅定的信仰,帶領人民在黑暗中探索,在開拓中奮進,用鮮血和生命、忠誠和奉獻譜寫了一曲曲民族解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壯麗凱歌。他們是時代的楷模,是民族的英雄,是城市永恒的記憶,是大連精神的生動诠釋。

社會環境變遷、輿論生态變化,新聞呈現方式日新月異,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的黨報,唯有不懈創新,才可言更好地堅守。而優質内容始終是增強黨報影響力和感染力的法寶,是我們以“不變”應“萬變”的底氣。

今年11月1日是《大連日報》創刊76周年紀念日,我在大連日報也整整做了21年記者。作為一名黨報時政新聞記者,唯有踏實練好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心中有光、筆下有情,才能真正擔當起新時代賦予黨報記者的使命和任務。無論何時何地,黨報人都要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的初心始終閃耀,使命始終光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