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引子:

如今60歲的我依然對美食興緻勃勃,對我們傳統雲南滇菜道地做法執着癡迷,對外來美食欣然接受,我要成為通古博今的雲南食神大媽!

——宋蘭英

編者按:

昆明是一座我去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有人說,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宋蘭英,昆明怡得餐廳創始人,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她有着太多的艱辛和不易,可是她傳遞給大家的永遠是陽光和自信。一個“雲南食神大媽”的美食人生,馬上開啟。

漢子

2015年7月1日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作為我們這一代共和國的同齡人,我們的人生曆盡了艱辛與不易,一生都充滿了不斷的挑戰和可能。

1969年上山下鄉,74年走進工作崗位,88年下海經商。學齡階段的我們上山下鄉失去了繼續受教育的機會,風華正茂的時候我們在工廠埋頭苦幹,當步入商海的時候,我們幾近迷失了道路,最終完全是憑着勇氣和對自我的挑戰才堅持下來。下海經商9年,我嘗試過各種行業的生意,上至珠寶翡翠,下至日用百貨。幾經浮沉,讓我清醒的認識到無論做什麼事情,定位非常重要,必須根據自己的優勢和能力來做出選擇,這樣成功的機會就大很多。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當年,我們就是這樣懷揣着美好的理想來到了農村廣闊的天地

經過反複思考,憑着自己對烹調的了解和對雲南地方美食的特别情節,加上我們這代知青在艱苦的歲月能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美味菜品的技能,在當時商品經濟開始發達,食材豐富的情況下,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出大家都喜歡的美味菜品,于是我選擇了餐飲這一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這就是我為之奮鬥了幾十年的怡得

我認為人生的經曆也是一種自身文化形成的基礎。你自己的文化是“随遇而安”呢還是“堅韌不拔”呢?選擇了“堅韌不拔”就必須勇敢面對一切困難,并且認真而堅定的對待每一次挑戰,最終走向成功。人生有長有短,但是有的人經曆過很多挑戰和困難,那他的人生就很豐富精彩,很有故事,他的人生就會因為有意義而顯得很長。反之,有的人一混幾十年過去了,人生沒故事沒經曆,他的人生就顯得短而蒼白了。我選擇了“堅韌不拔”,在餐飲這條路一走就是20年,在這20年親力親為的經營中,我發現飲食是一種以當地自然條件、物産種類為基礎,受曆史傳承,民族習俗影響,經曆時間的沉澱而演變産生的一種文化。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與我的兄弟姐妹在一起,感覺到心裡無比的踏實,沒有他(她)們,就沒有怡得的今天。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我們對獲得的榮譽非常珍惜,這是消費者對怡得的肯定和厚愛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拿到獎牌時的我,表情有點小不自然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獲得金牌的滋味挺美的,看 我有點hou不住了

雲南地方菜,也就是中國烹調技藝派系中的滇菜,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品種繁多的原生态食材應有盡有。在曆史上既有清末南京移民烹調方式的同化,又有與西方文化的碰撞結合;加上雲南地處邊陲,受東南亞菜系的影響和少數民族飲食習慣的影響,滇菜可謂是豐富多元文化的最好印證。

我們的汽鍋雞始創于滇南名城建水,得益于當地特産的紫陶陶土和當地人的聰明才智,發明了汽鍋這種烹調器皿。汽鍋的原理是由鍋底部蒸騰的蒸汽通過鍋底的柱形小孔鑽到鍋内,将鍋内的肉類食材經過5-6個小時用蒸餾的原理制作為鹹鮮爽口的汽鍋雞湯。這樣即保證了食材最大程度的原汁原味,又能保證湯底的清亮悅目。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葛根汽鍋雞,已經成為了雲南美食的名片

再說摩登粑粑,老昆明人将餅統稱為粑粑,摩登粑粑就起源于老昆明的“椒鹽餅”。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中央電視台現場錄制摩登粑粑的制作,我要親自上場

相傳抗日戰争時期,摩登粑粑最早出現在昆明鳳翥街麥餅店。這個麥餅店店主名叫莫登科,賣的就是昆明人司空見慣的椒鹽餅,可惜他的椒鹽餅太硬,影響到了店裡的生意。莫登科的一雙美麗女兒靈機一動,創新用當時駐紮在昆明地區支援抗日戰争的美國飛虎隊帶來的黃油、奶粉和古巴的白糖來和面。結果改良後的甜味奶香“椒鹽餅”十分可口,沒多久就賣瘋了。由于賣餅的莫家姐妹穿戴摩登時尚,飛虎隊士兵就把麥餅店的餅稱為“摩登粑粑”。從此摩登粑粑就在老昆明人中叫開了,應該說“摩登”一詞在昆明方言中的廣泛用途跟摩登粑粑有很大關系。怡得的摩登粑粑充滿麥香和奶油香,吃起來外酥内軟,有嚼頭有回味。很多怡得的老顧客除了點摩登粑粑堂食以外,還打包回家做早餐。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玫瑰乳扇

再說說我們雲南的乳餅、乳扇,雲南的大理和路南兩個地方都盛産牛、羊奶,以牛、羊奶為原料做出的乳餅、乳扇都是雲南老百姓餐桌上的尋常食材。乳餅和乳扇充滿了牛羊奶的甜香膩滑,雖然乳餅和乳扇的味道有些特别,但是喜歡乳制品的人都會非常喜歡。究其根源,有一次我去國外旅行的時候,偶然在法式小集市裡嘗過一種奶酪火腿焗洋芋的小吃,我覺得這種味道好熟悉,好像家鄉的火腿和乳餅。我就猜想為什麼雲南人制作乳餅乳扇的工藝竟然會與西方飲食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個人認為,當年法國傳教士從越南來到了雲南,在與當地人的共同生活中偶然教會了雲南人制作奶酪的方法,從此我們雲南就有了乳餅,與奶酪如此相像的美味食材。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幹椒牛肝菌

我們雲南人自稱大山的兒女,是因為我們要走過萬水千山才能到外面的世界。連綿不絕的大山和豐沛的雨水為我們帶來了珍貴的野生菌類。雲南人最尋常吃的菌類至少有10多種,每一種都凝聚了大山的氣息和味道。作為雲南人,哪一個夏天要是沒有吃上野生菌,那麼這一年就像錯過了什麼大事件一樣。最常見的牛肝菌用幹椒或者青椒炒來吃,清脆爽口,又鮮又香,雖然有吃河豚一樣的風險,但實在是難以抗拒的美味佳肴啊!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宣威火腿夾乳餅

最後再說說我們雲南人吃花的本領,甜香撲鼻的玫瑰花我們用來做玫瑰蜜糖,釀玫瑰酒,做鮮花餅。樹上的木本大杜鵑花我們拿來醬爆着吃。我們怡得的獨創菜“五朵金花”,是把腌漬的韭菜花和新鮮的石榴花、茉莉花、糖梨花、核桃花炒在一起,有着茉莉花的清香、石榴花的清脆和其它幾種花的清甜回甘,妙處難以言喻。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與帥哥主持人一起,我也年輕了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中央電視台拍攝葛根汽鍋雞的現場,我親自上陣。

彩雲之南,大山的女兒

能為觀衆們講解葛根汽鍋雞的制作,是我最高興的事情

在昆明尋常巷陌長大的怡得,我立志尋回道地老昆明口味,閑時到處尋訪昆明傳統家常菜和小吃的做法,我也去品嘗全國各大菜系的美味佳肴,同時還保留的接受一些國外菜系的口味做法。如今60歲的我依然對美食興緻勃勃,對我們傳統雲南滇菜道地做法執着癡迷,對外來美食欣然接受,我要成為通古博今的雲南食神大媽!

天下吃貨一家親。“漢子說吃”是一個吃貨的圈子,歡迎吃貨們投稿介紹自己讓大家認識,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任何建議和想法可以發送到[email protected]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漢子說吃”微信訂閱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