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鄉的味道,黃陂三合

一方風水,一方人情,一方飲食。位于長江中遊的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既是一個民俗文化的重鎮,又擁有“美食的天堂”之譽。在黃陂豆絲、黃陂糍粑等衆多年貨美食中,黃陂“三合”可謂最為講究的極品。

在湖北黃陂,過年的餐桌上不能缺少了“燒三合”這道菜肴。因為燒三合菜式中含有“家家團圓、步步高升、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老百姓不僅借此享了口福,還借此讨了個好彩頭。

家鄉的味道,黃陂三合

黃陂三合是武漢市郊縣黃陂民間的傳統佳肴,已經流傳數百年。三合是魚丸、肉丸、肉糕三樣菜合而為一的統稱。

武漢市黃陂區有一句流行語:"鳊魚肥美菜薹香,黃陂三合圖吉慶。"來木蘭山旅遊,這三樣美食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黃陂三合"也稱"黃陂三鮮",由魚圓、肉圓和肉糕組成,制作工藝繁雜。這三樣菜合燒雜燴,肉有魚香,魚有肉味,色香味美。

家鄉的味道,黃陂三合

崇祯年間,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取了黃陂城,捉了縣官。當地百姓拿出過節才用的魚丸肉丸肉糕招待起義軍,并将其合燒,一菜三鮮,味道極美,喜愛。

此後黃陂三合盛名遠揚。

家鄉的味道,黃陂三合

好吃的魚圓得純手工攪打,而純手工攪打的魚圓就會有一個看得到的名額,那就是彈牙,彈牙到最好咬上一口就能留下牙印。用新鮮魚骨現熬的魚湯,奶白色的湯頭兌入本就鮮美的魚蓉裡,用來還原食材的本味,不用雞精和味精,就讓鮮味加倍。

魚圓制作起源于楚文王時代。據說文王熊資一次食魚時被刺卡住了喉,當即怒斬廚師,此後,文王食魚,廚師必先斬魚頭,剝魚皮,剔魚刺,剁細制成魚丸。

家鄉的味道,黃陂三合

做圓子雖然食材簡單,但要做到口感剛剛好,要講究的地方還是頗多。

肉圓的材料不僅僅有豬肉還有魚紅,魚紅可以很好地包裹豬肉粒,結合少許生粉一起,就能夠鎖住肉餡的水分。入油鍋炸制的時候,肉圓表皮已經變得焦酥,而裡面的水分跑不出去,在肉圓内部形成了水蒸氣,這時肉圓就會變大變松。

家鄉的味道,黃陂三合

肉糕在黃陂當地是最有名的,同時也最考驗師傅的手藝。肉糕包含了魚肉和豬肉,兩種肉餡五五對半,吃起來既有魚鮮又有肉香。分享一個鑒别肉糕的好方法:将肉糕切成薄片,夾起一塊抖動,品質好的既有彈性又不會斷開,吃起來滿口鮮香、綿軟有勁、入口無渣。

家鄉的味道,黃陂三合

家鄉的味道,你有多久沒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