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乡的味道,黄陂三合

一方风水,一方人情,一方饮食。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既是一个民俗文化的重镇,又拥有“美食的天堂”之誉。在黄陂豆丝、黄陂糍粑等众多年货美食中,黄陂“三合”可谓最为讲究的极品。

在湖北黄陂,过年的餐桌上不能缺少了“烧三合”这道菜肴。因为烧三合菜式中含有“家家团圆、步步高升、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老百姓不仅借此享了口福,还借此讨了个好彩头。

家乡的味道,黄陂三合

黄陂三合是武汉市郊县黄陂民间的传统佳肴,已经流传数百年。三合是鱼丸、肉丸、肉糕三样菜合而为一的统称。

武汉市黄陂区有一句流行语:"鳊鱼肥美菜薹香,黄陂三合图吉庆。"来木兰山旅游,这三样美食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黄陂三合"也称"黄陂三鲜",由鱼圆、肉圆和肉糕组成,制作工艺繁杂。这三样菜合烧杂烩,肉有鱼香,鱼有肉味,色香味美。

家乡的味道,黄陂三合

崇祯年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取了黄陂城,捉了县官。当地百姓拿出过节才用的鱼丸肉丸肉糕招待起义军,并将其合烧,一菜三鲜,味道极美,喜爱。

此后黄陂三合盛名远扬。

家乡的味道,黄陂三合

好吃的鱼圆得纯手工搅打,而纯手工搅打的鱼圆就会有一个看得到的指标,那就是弹牙,弹牙到最好咬上一口就能留下牙印。用新鲜鱼骨现熬的鱼汤,奶白色的汤头兑入本就鲜美的鱼蓉里,用来还原食材的本味,不用鸡精和味精,就让鲜味加倍。

鱼圆制作起源于楚文王时代。据说文王熊资一次食鱼时被刺卡住了喉,当即怒斩厨师,此后,文王食鱼,厨师必先斩鱼头,剥鱼皮,剔鱼刺,剁细制成鱼丸。

家乡的味道,黄陂三合

做圆子虽然食材简单,但要做到口感刚刚好,要讲究的地方还是颇多。

肉圆的材料不仅仅有猪肉还有鱼红,鱼红可以很好地包裹猪肉粒,结合少许生粉一起,就能够锁住肉馅的水分。入油锅炸制的时候,肉圆表皮已经变得焦酥,而里面的水分跑不出去,在肉圆内部形成了水蒸气,这时肉圆就会变大变松。

家乡的味道,黄陂三合

肉糕在黄陂当地是最有名的,同时也最考验师傅的手艺。肉糕包含了鱼肉和猪肉,两种肉馅五五对半,吃起来既有鱼鲜又有肉香。分享一个鉴别肉糕的好方法:将肉糕切成薄片,夹起一块抖动,品质好的既有弹性又不会断开,吃起来满口鲜香、绵软有劲、入口无渣。

家乡的味道,黄陂三合

家乡的味道,你有多久没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