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臨沂糁店風景

作者:在臨沂用戶端

如果我是一位畫家,我一定天天坐在平邑縣城的糁店裡寫生。在平邑,不論富有貧窮、男女老少大抵都喜歡吃一碗糁,一碗帶有胡椒味的肉末糁,微辣中夾雜着香氣,實在是解饞。糁分為牛肉糁、雞肉糁,一碗牛肉糁10元或者15元不等,一碗雞肉糁10元。大都喜歡吃牛肉糁,不僅味道好,還有營養,吃雞肉糁的不算多。

平邑縣城的糁店漸多起來,也就是近幾年的事。糁并不是本地特産,是商家從臨沂市區傳承過來的,雖然工藝簡單,但也是需要拜師學習的。糁店店面不需要太大,人員也不需要太多,兩個人就能開張,勤快的婦女一個人也能照應生意。一碗糁,不算太貴,也不算太便宜,卻混合了平邑的人氣,看見熱氣騰騰的糁端上桌,誰不是一臉欣喜和饞相呢?工薪階層每早吃一碗牛肉糁,打足精神去上班;打工散客、過路人吃一碗牛肉糁,再添一兩塊油餅,暖胃保暖;手頭闊綽的人要上一碗20元的牛肉糁,添兩個雞蛋,一兩塊酥油餅,大補特補。

我時常去浚河路一家糁店,這是家老店,味道正,老闆也和善,這是浚河路最忙的一家糁店,地段繁華、車水馬龍,販夫走卒、香車美人,來往頻繁。店主年齡不大,長得俊美,幫工的是兩個當地的婦女,端碗擦桌很利索。說着不算标準的國語,麻利地收發票,送糁。我最佩服的是,她們每次收完發票後,憑自己的眼力,能把每位客人要的糁按次序、準确無誤地端上桌來,讓我自愧不如。

早上吃糁,上班族較多。大家匆匆付款,匆匆埋頭吃糁,在人們吃糁的當口,收廢品的農夫、打零工的男女魚貫進入。

收廢品的農夫盡管吃着糁,也不斷地詢問糁店老闆有沒有廢品可賣,他那黑黝黝的臉上始終堆着笑容,一臉讨好地問候,生怕錯過任何一單生意。收一天廢品掙不了多少錢,但對于他們來說,滴水穿石,孩子的學費、一家人的生活費也許就是這一天一天的收入積攢起來的。一旦有人招呼賣廢品,他們胡亂扒兩口急急忙忙去招呼生意。

山東人的性格可能就是比較“倔強”,生活越艱難,這種愈挫愈勇的精神就愈發明顯。常去那家糁店吃糁的一位女顧客,是個打零工的,在勞務市場上找活,三十來歲的年紀,清秀的面容、水汪汪的眼睛,笑起來嘴巴成一彎小小的船兒,常穿着一條淡灰色長裙,她總是向進店吃飯的人打聽,有沒有活可幹,雖多數都是失望,但她不氣餒,會反複走到你身邊詢問。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平邑流行整天吃糁,宵夜也不例外。晚間的糁店别具風情。一天晚上,我和幾個朋友去了糁店,一人一碗牛肉絲糁,吃興正濃,一位時尚少女跨進店門,她是一位業餘歌手,經常在夜店唱歌,唱一首二十、三十元不等,活潑鮮亮的外表加上還算動聽的歌喉,給糁店增添了不少人氣,幾首歌後,店老闆也會給幾張不大的票子。我望着歌女離開的背影,心有所思,這個偉大的時代,不會辜負任何人,隻要自己努力,肯付出勞動,就會有應有的收獲,我内心尤為欽佩。

作者:司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