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I will just show simply.(好的,我簡單地展示一下)”
一席唐裝、一口流利的英語,一名中醫師用一根銀針紮向一名男士的前臂,攝影師趕緊舉着裝置迎上前去……他們身後,大螢幕播放着中醫簡介的PPT。
這名中醫師名叫李華飛,來自中國四川。10月29日,他作為中國中醫的代表登上迪拜世博會的展台。
亮相世博會
現場做針灸
今年10月,推遲了一年的迪拜世博會終于拉開帷幕。本屆世博會的一張展覽清單上,出現了“傳統中醫”的項目。
“這是本屆世博會中,中國和阿聯酋文化交流日中的項目。”李華飛告訴紅星新聞,時間安排在10月29日下午,有20餘項展示項目,中國功夫、中國茶藝、阿拉伯咖啡等輪番上演。按照流程安排,李華飛需要在5分鐘左右的時間裡,讓觀衆感受中醫的魅力。

李華飛亮相迪拜世博會
當地時間下午2點38分,展示正式開始。
李華飛身着一席唐裝,用一口流利的英語,給觀衆們介紹常見的中醫治療方式,例如中藥、針灸、艾灸和拔罐,圖文并茂。他還講到了中醫在抗擊新冠疫情中,針對新冠肺炎後遺症的治療。
PPT介紹完畢,緊接着是現場展示針灸,一名穿着紅色T恤、身材較胖的男士走上展台進行體驗。“他是慕名而來的,我在台下給他做了初步的診斷。”李華飛介紹。
李華飛一邊說着一邊用酒精棉球擦在這名男士的前臂上,再用銀針紮在他的外關穴上,介紹這個點對頭痛和肩膀都有好處,而且用的針也是一次性的。
現場體驗中醫的魅力
“How do you feel?(你感覺怎麼樣)”主持人上前問。
“I’m very good.(我很好)”男士說。
李華飛介紹,中醫通常會針對不同的健康狀況,在不同的位置紮更多的針,例如治療頭痛會,可能會用到十多根針。
李華飛告訴紅星新聞,該男士平時有頸肩痛的狀況,是以選擇了紮外關穴。同時,紮外關穴還可以疏通三焦經,以幫助他減肥。不過此次隻做一個展示,是以隻紮了一個穴位,要起到更好的效果則需要更多的穴位來配合。
海外行醫二十年
見證中醫的價值
李華飛出生于四川廣安,現在家在成都。
2001年,他從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系畢業,沒有選擇留在國内,而是在一個學長的引薦下遠赴阿聯酋行醫。
李華飛
“2001年的時候,阿聯酋的中醫還很少。”李華飛告訴紅星新聞,初到阿聯酋,他先是在阿布紮比華仁堂擔任醫生助理兼英語翻譯。2005年,他回國前往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科進修。2006年再赴阿聯酋後,他去了迪拜,并取得阿聯酋衛生部中醫師獨立行醫執照和迪拜衛生局中醫師執照。
20年過去了,李華飛經曆了中醫在中東地區的起步和發展。李華飛介紹,當地不願意看西醫、吃西藥的人會抱着試試看的心态嘗試中醫,因為療效不錯,口口相傳,建立起了口碑。
在李華飛以及“一群以中青年為主,有學曆、會英語、臨床經驗也不錯”的中醫師的推動下,中醫在阿聯酋越來越受到歡迎。李華飛說,他的患者裡,大約95%是外國人,隻有5%是中國華僑。在迪拜的中醫師也越來越多,目前大約有40名。
李華飛告訴紅星新聞,因為阿聯酋沒有開放中西醫結合,中醫師們在迪拜是靠着純粹的傳統中醫行醫,也正是如此,讓人看到了中醫實實在在的療效與價值。
而這次能登上迪拜世博會,更讓他感受到作為一個中國人在海外推廣中醫的價值,“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榮幸。”
紅星新聞記者 王拓 實習生 蒲婉瑩
編輯 張莉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