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拓跋晃被宗愛誣陷冤死後,太武帝知道冤枉了太子,很後悔,就對孫子拓跋濬更好。452年4月,宦官宗愛恐太武帝追查此事,便先下手勒死了太武帝拓跋焘,并慌稱急病而亡。到10月,宗愛又刺死自己擁立的新皇帝拓跋餘。
宗愛連殺二帝,遭到許多大臣的不滿,羽林郎中劉尼與尚書源賀等聯合舉兵把宗愛及其黨羽誅殺,并滅其三族。拓跋濬即位,是為北魏第5任皇帝。
拓跋濬即位時,年方12歲,雖年輕,卻很有見解。他勤于政事,依重大臣,注意納谏。拓跋濬汲取了前輩濫殺無辜的教訓,對讒言詳加審驗,不因輕信而随便殺人。他關心人民疾苦,成為一代明君。
拓跋濬善于納谏,大臣高允能犯顔直谏,拓跋濬很贊賞,還表揚他是忠臣。皇帝聽說高允家中貧苦,生活困難,便帶大臣去他家通路,果然見到幾間破草房,家人穿戴也不好,廚房中也隻有鹹菜而已。皇帝感歎地說:“國家的官員若是都象高允這樣清正廉潔,還愁國勢不興旺發達、百姓不安居樂業嗎?”于是下令賜給高允500匹帛,1千斛粟米,以資獎勵。
463年,文成帝拓跋濬下诏,凡良家子弟因饑餓賣為奴婢的,可贖還子女,否則,便以掠人罪論處。他很重視減輕農民疾苦,社會上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拓跋濬在位14年,病死時年僅26歲,谥号為文成皇帝,廟号高宗。
(寫史第103篇,2021.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