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太尉宮:江南古建築的瑰寶

作者:福州新聞網

福州日報記者 任思言 通訊員 黃益輝 劉其燚

三代建築,千年古祠。陳太尉宮座落于羅源縣中房鎮,是福建現存三大宋代古建之一,占地面積1100多平方米,有“古代建築博物館”的美譽。《營造法式》出自北宋建築大師李誡之手,集建築設計和施工手冊、技術标準、勞動定額之大成,中國建築史學大師梁思成稱贊它是中國古籍中最完善的一部建築技術專書。陳太尉宮正是這一時期建築标準化的典型執行個體。

陳太尉宮:江南古建築的瑰寶

陳太尉宮是一座融合宋明清時期建築特色一體的古代建築。(中房鎮供圖)

發現檔案

陳太尉宮,位于福州羅源縣中房鎮乾溪村,始建于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公元909年),後又經多次重修、擴建,是一座融合宋明清三朝建築特色于一體的古代建築,成為文物專家眼中的“古代建築博物館”,具有極高的研究和觀賞價值。2001年6月25日,陳太尉宮作為宋至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準許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名單。

陳太尉宮:江南古建築的瑰寶

戲台建築上的雕花。(中房鎮供圖)

曆史溯源

融三朝特色于一體的“古建博物館”

講述人:羅源縣文體旅局文物科 吳榮新

據《羅源縣志》和《曹峰陳氏宗譜》記載,陳太尉宮始建于公元909年,建造者為陳蘇。陳蘇原籍河南光州固始縣,生于唐大和五年(公元831年),自幼勤學好問,頗有才華,龍紀年間(公元889年)登進士第,後随閩王審知入閩。唐末,陳蘇為避叛亂,舉家南遷定居羅源中房曹灣,成為羅源陳氏開基始祖。陳蘇竭力傳播中原地區的先進農業生産技術,發動鄉人開荒種茶、種桑養蠶;創辦鄉校,供當地群衆子弟就讀;提倡敬老、尊賢、愛幼。同時,陳蘇還用自己所學的中醫技術為鄉人治病,其仁心仁德,聲名遠播,呼為“高行先生”。貞明元年(公元915年),陳蘇去世,入祠奉祀,改稱“高行先生祠”。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陳蘇被敕封為“英惠侯王”,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加封“顯佑嘉應侯王”,即建造宮殿于祠前,稱大宮。同年,陳蘇十五世孫陳慶抗金有功,18歲戰死沙場,被封為“都統伏魔太尉”,配享于宮,并予以擴建,改名“陳太尉宮”,此後多次重修、擴建。現陳太尉宮由門樓戲台(清)、兩側配殿(明、清)、正殿(南宋)組成,建築面積1155平方米。1985年,陳太尉宮入選第二批全省重點文物保護機關,2001年入選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陳太尉宮:江南古建築的瑰寶

檐下為七層如意鬥拱連疊,上承歇山頂,前高後低,翼角上揚。(中房鎮供圖)

陳太尉宮曾多次擴建,現存的建築物分為宗祠、正殿、左配殿、右配殿和前殿等5大部分。按年代可分為五代、南宋、明代和清代。宮的門口上石刻“虬松倒插”四個字,這和陳蘇在中房定居民間傳說有關。據說,陳蘇初來羅源時,對當地氣候不了解,便于當年冬季取兩株松樹苗倒置種植在濱山上。種罷,陳蘇暗中默禱:此松倒種,如能成長,吾決定定居在此。次年,松苗果然存活,陳蘇便決定在中房定居。清道光版《羅源縣志》等皆記載了這兩株倒種的松樹。正殿建築面積為394.17平方米,鬥拱碩大,古樸大方。神殿主祀“英惠侯王和楊氏夫人”,其建築展現五代和宋代風格。右配殿建于明代萬曆年間,建築面積180平方米,雕梁巍棟,具有家廟建築的風格。神殿主祀陳太尉,溫、康元帥,張、李元帥。左配殿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現存是清鹹豐六年建築物),主祀天仙聖母太後、元君臨水、陳林李三夫人。前殿位于正殿前方,是戲台與華表欄連為一體,建于清鹹豐六年,占地面積為324.83平方米。戲台與正殿之間為120平方米的花崗石天井,作為采光和觀衆席,戲台左右兩側建看台,分别與左右配殿相連,前殿四角屋檐高翹,蔚為壯觀。戲台保留清代光緒丙戌科進士賜翰林院拾詩陳尚志撰寫的“秦欤漢欤,将近代欤;是耶非耶,重信然耶”“觀一場起承轉合,譏千古邪正忠讒”兩幅楹聯。華表大門外清鹹豐六年石刻對聯“祖殿重修,永鎮河川崇祀典;虬松倒插,長标豐裡顯威靈”。

保護傳承

近年來,羅源縣文物保護部門請來古建築專家對陳太尉宮進行調查、測繪、鑒定,提出專業的修複方案。在修複中,保留了相應年代的古建築營造法式和地方營造技法的特點,對陳太尉宮的柱、鬥、拱等特色構件進行修複,修舊如舊。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機關收集了舊石料、瓦片、木料等用于修繕,以求最大限度保留建築原材料的質感。

陳太尉宮:江南古建築的瑰寶

戲台正上方結八角形藻井,兩邊為平棊,上有彩繪。(中房鎮供圖)

專家點評

羅源縣博物館館長 黃新強

陳太尉宮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人文景觀和獨特的建築風格,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機關以來,吸引了不少國内外專家學者莅臨考察研究。文化部、北京故宮博物院,以及省、市文化部門高度重視,2009年,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和福州古代建築設計院均對太尉宮保護作了總體規劃,并對周邊三百米山川地貌制定保護方案,同時依托太尉宮為中心,對陳氏故居、翰林院陳尚志故居、陳必建故居等古建築進行保護開發,拟定全面修繕,更好保護文物,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