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民族齊心協力,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20世紀初,日本作為世界東方新崛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在列強争奪瓜分中國的鬥争中企圖獨占中國利益,排斥英美等國在華勢力。20世紀20年代,田中義一内閣提出了新的“大陸政策”。這一政策的主旨,不僅要獨占在華利益,把滿蒙從中國本土分離出去,而且要并吞整個中國,消滅中華民族。1931年在中國東北發動的九一八事變,以及其後的華北事變、七七事變和對中國内地的大規模入侵,無不是日本企圖實作這一陰謀的具體步驟。

日本的軍事侵略,嚴重地威脅着中國的生存,陷中華民族于亡國滅種之絕境。挽救民族的危亡,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國各民族、各階級、各政黨、各團體以及海外僑胞,都必須以民族大義為重,把維護中華民族的生存放在第一位,團結起來,組成浩浩蕩蕩的反侵略大軍,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這是中華民族的大局,也是檢驗社會各界以及每一個中國人是否忠誠于祖國的唯一标準。

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暴行和大片國土的淪喪,除極少數漢奸賣國賊外,全國各階層人民紛紛行動起來,加入了抗日鬥争的行列。整個抗日戰争時期,全國性的抗日高潮持續不斷,一浪高過一浪。

青年學生是抗日救亡運動的先鋒。他們不斷集會,示威遊行,發表通電、宣言,聲讨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罪行,要求南京國民政府奮起抗日。一二九運動,是中國學生運動史上光輝的一頁。平津和上海的學生分别組成宣傳團,沿平漢、京滬線深入農村,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七七事變後,武漢的青年救國團7個月時間發展到2萬人,其中有七八千團員到豫東和第五戰區參加遊擊戰。廣西的學生軍也像鐵流一樣活躍在蘇、皖、豫、鄂戰場。

在全國人民抗日鬥争中,勞工階級站在最前列。九一八事變一爆發,上海35000名碼頭勞工,首先掀起反日大罷工,拒絕為日本船隻裝卸貨物。随之,上海80萬勞工成立抗日救國聯合會。北平、南京、廣州、香港及全國各地的勞工,不斷地關車、罷工,或組織同盟罷工、總罷工等,以實際行動參加抗日鬥争。盧溝橋事變發生後,長辛店的鐵路勞工,将大批鐵軌、枕木運往前線,供士兵構築工事。

各地愛國工商業者也紛紛參加到抗日救亡的熱潮之中。北平、天津、南京、上海、漢口等許多大、中城市的工商界,相繼提出對日經濟絕交、抵制日貨等主張,拒絕與日商往來。

在廣大農村,抗日熱情亦十分高漲。北平附近的農民,自動獻糧,出民工,擡傷員,運輸物資。華北淪陷後,群眾的自發抗日鬥此起彼伏。他們到處破壞鐵路和電線,不斷襲擊小股日軍,配合正規軍作戰。當日軍侵入黃淮地區以後,群眾自動起來參加遊擊隊,不斷伏擊日軍。在蘇、魯、皖等作戰地區,農民紅槍會的發展,使日軍坐立不安。

抗日戰争的烽火,燃起了廣大文化工作者的愛國熱情。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各種文化救亡團體不斷湧現。許多作家、記者深入前線,寫出大量歌頌抗日英雄,揭露日軍暴行的報告文學和戰地通訊。群衆性的救亡戲曲、歌詠活動,抗戰電影、美術等,振奮了民族精神,鼓舞着廣大人民的鬥志。

全民族齊心協力,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各少數民族,尤其是北方的蒙、朝、滿各族人民的抗日鬥争,自九一八事變以來一直不斷。散居在東北、察哈爾、綏遠等地的蒙古族人民不甘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與漢族同胞一道組成東北抗日軍蒙邊騎兵、反帝大同盟、蒙漢抗日同盟會、抗日同盟軍等。著名的百靈廟起義給日軍很大的震動。東北北韓族人民組建的遊擊隊是東滿和南滿地區抗日遊擊戰争的主力。在滿族聚居的遼東、遼南地區,許多優秀的滿族兒女成為活躍在這一帶的抗日遊擊隊的指戰員。哈爾濱的許多滿族大中學生走出課堂,奔赴抗日戰場。在抗日鬥争的洪流中,我國各族人民加強了團結,建立了生死與共、血肉相連的深厚感情。

全民族齊心協力,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抗日戰争時期,僑居在世界各地的一千多萬華僑密切地注視着祖國的安危,他們紛紛建立救亡團體,開展救亡工作。在陳嘉庚等人的推動下,東南亞各地45個華僑社團聯合成立了南洋華僑籌赈祖國難民總會。在歐洲各國,有40多個華僑救亡團體共同組建全歐華僑抗日聯合會。美國紐約也成立華僑救濟總委員會。至1940年底,世界各地華僑組織的大型救國團體就有649個。他們廣泛開展籌赈工作,為祖國捐款獻物,有的回國直接參加抗日鬥争,僅南洋、美洲、澳洲等地的粵籍華僑,回國參軍參戰的就有4萬多人,有的組成各種服務隊、救護隊馳騁在疆場,活躍在後方,不少華僑為保衛祖國英勇地獻出了生命。

綜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這場關系着中華民族獨立和生存的反侵略戰争中,中國各民族各階層人民都積極地貢獻了力量。當然,作為反侵略戰争的主力中國軍隊,其重大貢獻更是不可磨滅的。抗日戰争是一次動員最廣泛、影響最深遠的偉大的民族解放戰争,它是全國各族各界人民用自己的悲壯行動譜寫的一曲可歌可泣的全民族反侵略頌歌。在這場戰争中,各族同胞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和犧牲。它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新覺醒,增強了全國人民的凝聚力,提高了廣大群眾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抗日戰争在近代中國反侵略鬥争史上,在中國革命運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大的作用。曆史學者必須清除狹隘的觀念,擴大研究視野,把抗日戰争作為一次全民族反侵略戰争進行深入考察,才能得出符合曆史實際的正确認識。

全民族齊心協力,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