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主持人月亮姐姐出版了自己的新書《月亮姐姐當媽媽》。本書是月亮姐姐根據自己的個人經驗彙集而成的一部育兒手記,全書約26萬字。月亮姐姐在書中分享了自己備孕、懷孕的經曆以及育兒方面的感悟。
月亮姐姐1998年進入央視,擔任中央電視台青少中心節目主持人,迄今已20餘年。多年和孩子打交道的經曆讓月亮姐姐非常了解兒童心理。她主持風格明快,多才多藝,深受小朋友們喜愛。《月亮姐姐當媽媽》一書彙集了月亮姐姐多年來和孩子相處積累的智慧,更融入了她成為媽媽後對孩子深切的情感。娓娓道來的故事間,還穿插了諸多孕産、育兒的小科普,特邀請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婦科主任陳瑞雪和北京婦産醫院婦産科主任、教授,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首席婦産專家範玲對知識點進行校對把關。

35歲備孕,并不一帆風順,但最終雲開霧散
《月亮姐姐當媽媽》一書開篇記叙了月亮姐姐35歲備孕時的經曆。和當今諸多職業女性一樣,月亮姐姐在35歲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她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喜歡被孩子包圍的感覺,這也讓她的心态一直保持年輕。35歲前,月亮姐姐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想晚點再要孩子。
然而,女性過了35歲,在醫學上便被認為是“高齡産婦”,懷孕、生産的風險會提升。月亮姐姐從35歲開始準備要孩子,過程并不一帆風順。懷孕不久,醫生告知她孩子停育了,這對她的打擊非常大。
當下,人們的工作壓力普遍很大,環境污染愈加嚴重,“胎停育”似乎出現得更加頻繁,許多女性一懷孕便憂心忡忡。停育更會給女性的心理造成影響,是很值得關注讨論的問題。
本次新書中,月亮姐姐結合自己的經曆,從心理上、科學上兩方面讨論“胎停育”,尤其從科學上,月亮姐姐分享了醫學專家對此問題的專業解讀:“大多數胎停育其實是染色體本身就有問題,是一種自然淘汰,而不是媽媽哪裡做得不好。經曆過一次胎停育,下次懷上健康寶寶的幾率和正常人一樣。如果不是連續出現兩次胎停育,不用大費周章檢查。”醫生的解答給了月亮姐姐很大幫助與安慰,是以,月亮姐姐希望将這些内容傳遞給讀者,希望能解答讀者一些困惑。
要孩子和事業發展,不完全沖突
對很多女性來說,30多歲正是事業上升期,而懷孕生子則要求女性減輕工作壓力,産檢、生産、哺乳期都會占用女性大量時間和精力。要孩子和事業發展的沖突困擾着許多女性。
對月亮姐姐來說,起初二者的沖突也令她糾結。她懷孕時不僅正擔任着多台節目的主持人,還是《音樂快遞》這檔節目的制片人,工作非常忙碌。但那年她已經38歲,還經曆過一次停育,她非常珍惜那次懷孕機會。權衡再三,月亮姐姐決定暫行休息,回家安胎。但這并不意味着她完全放棄了工作,和上司認真溝通後,月亮姐姐暫停了台前主持工作,但幕後制片工作依舊繼續,甚至在月子期間,還有許多同僚帶着工作任務探望。月亮姐姐還意識到,自己身為少兒節目主持人,卻沒有自己的孩子,這讓她在面對孩子、面對家長、講解育兒知識的時候缺乏根本的底氣。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将會帶給她寶貴的經驗,從更長遠的角度看,是有助于她的事業發展的。月亮姐姐呼籲,是否成為母親,女性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慎重考慮,如果決定要孩子,便應對孩子負責。這個決定一定要自己親自做,不應受到他人左右。
放開手,讓孩子自然長大
月亮姐姐是一個非常喜歡孩子的人,她坦言,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她就喜歡給别人家帶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月亮姐姐更是在育兒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不過,月亮姐姐更為關注的是給孩子營造快樂成長的環境,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讓孩子身心健康地長大。而在早教、學習方面,月亮姐姐有其獨特的态度。
對月亮姐姐來說,孩子的識字、算術、英語能力等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聯想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以,月亮姐姐更喜歡從旁引導,給孩子鼓勵,她非常擅長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和閃光點,并順勢發揚孩子的優勢,讓孩子在自發的狀态下探索,順其自然地學習。“當孩子對一件事感興趣時,不用大人催,他自己就會去學。”月亮姐姐說。
在《月亮姐姐當媽媽》一書中,月亮姐姐還分享了許多自己給孩子講故事、教孩子畫畫等方法經驗,更提及諸多與孩子溝通的技巧。不過,月亮姐姐認為最為重要的,還是真正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溝通并非目的,而是傳遞愛的方式。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知依
編輯/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