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秋瑾之死何其悲壯?清軍逼她寫下同黨名單,她隻寫了一個“秋”

作者:中國青年報

秋瑾可以說是近代中國最有名的女性之一,她是中國女學和女權思想的倡導者,也是第一批為推翻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

秋瑾之死何其悲壯?清軍逼她寫下同黨名單,她隻寫了一個“秋”

秋瑾出生于一個封建大家庭,父親秋信候在湘鄉縣任督銷總辦。秋瑾秀美端莊、聰慧可愛,父親替她尋得一個做官的夫婿,于是在1896年,秋瑾于雙峰縣荷葉鎮和王廷鈞成婚。

婚後秋瑾在婆家結識了唐群英、葛健豪,三人十分投緣,相談甚歡。她們常聚在一起飲酒作詩,抑或對月撫琴、下棋談心,往來十分密切。後來,世人稱她們為“潇湘三女傑”。

但秋瑾的革命理想與志向在丈夫這裡卻沒有得到支援,丈夫王廷鈞錦衣玉食,每日遊手好閑尋歡作樂,與秋瑾的志趣愛好大相徑庭。于是在1904年4月,秋瑾隻身東渡日本,在日本組織“共愛會”,并參加了反清秘密團體“三青會”,還結識了一群志趣相投的進步青年。她認識了徐錫麟、陳天華等優秀的留學生,并相約一同加入同盟會,在當時,同盟會是一個非法組織,加入者都要做好被殺的準備,可秋瑾不怕,這與她的革命志向不謀而合,她欣然加入。

秋瑾之死何其悲壯?清軍逼她寫下同黨名單,她隻寫了一個“秋”

在日本生活了幾年後,秋瑾意識到東方女性正遭受嚴重的壓迫,被當作弱者,是以她站在女權的立場上為女性獨立伸張正義。她甚至以身作則,給大哥秋譽章寫了一封書信,信中表達了她想要與王廷鈞離婚的意願。

1907年,秋瑾從日本回國,聯絡光複會、洪江會并策劃了平禮起義。秋瑾在北京最驚世駭俗的舉動是她的“上戲園子”事件,當時的禮法規定宅門女性隻可以在家中聽“堂會”,不可以抛頭露面去逛戲園子,戲園子也不會出售“昆客”的票。但秋瑾卻乘坐四輪馬車光明正大去戲園子聽戲,這件事開創了上層社會女性進戲園的先例。

同年7月,徐錫麟沖動起義,因為沒有制定詳細的計劃導緻行動失敗而被捕,并被殘忍地剖腹切心。聽聞徐錫麟的死訊,秋瑾拒絕了要她離開紹興的一切勸告,毅然決然地留守大通學堂。14日下午,清軍包圍了大通學堂,秋瑾被捕。

秋瑾之死何其悲壯?清軍逼她寫下同黨名單,她隻寫了一個“秋”

被捕後的秋瑾遭受了嚴酷的刑罰,清軍逼迫她寫下所有參與起義的人員名單,她咬咬牙,隻在紙上寫下一個“秋”字,表示隻有秋瑾一人。思索片刻,接着寫出:“秋風秋雨愁煞人”。第二日淩晨,秋瑾在紹興的街市口被斬。

秋瑾死後,鑒于她特殊的身份,竟無人敢為她收屍。最終,她生前的好友呂碧城、吳芝瑛設法将她的遺體偷偷運出安葬。

鑒湖女俠最終為了民族大義犧牲,她終于實作了自己一直在追尋的革命理想與志向。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釋出退位诏書,辛亥革命宣告成功。秋瑾雖沒能親眼看到勝利的這天,但封建制度終被推翻,她定會感到欣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