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藍天風輕柔,百畝辣椒豔陽紅。
揮汗采摘堆如山,瘋擁喜購俱歡顔!

秋陽炎熱,催生秋紅,千陽縣張家塬鎮新文村的辣椒迎來采摘,油亮嫩鮮的紅辣椒碩果累累,又喜獲豐收。那誘人的成熟,那醉人的色彩,那喜人的豐碩,那惹人的辣香,再度悄然散發,靜待驚豔時刻。
這是新文村辣椒第三次走紅:地裡滿地紅,豐收的畫卷被贊歎、被留影的成群結隊。先是呼朋喚友來看辣椒,看着看着情不自禁上手摘起來。人頭攢動,“嘣嘣嘣”一把把紅辣子争先恐後地滑進采摘袋,帶着幾袋紅辣椒歡歡喜喜回家才不虛此行。不僅為自己考慮,父母長輩和兄弟姐妹都一一贈送,幾乎全都驚歎“辣椒太好!”,不約而同做起了辣子醬或辣面,效果不言而喻,一人帶動一大片,品味沉醉再次回返采購。沿路的公共汽車上幾乎都是聞訊相約摘辣子的,一車又一車,絡繹不絕;還有私家車接連不斷,造成交通擁堵,鎮派出所隻好協調3名交警來疏導交通。也有專門搭車來村辣椒地務工的,熱熱鬧鬧、輕輕松松掙個四五十塊。地裡的農戶說說笑笑,但是手頭毫不示弱,暗地裡的摘辣椒競賽已成慣例,多得摘不完、摘不厭,摘得忘記時間和腰硬眼酸,顧不上喝水、吃飯,一晃眼日落西山。地頭堆成紅巨龍,村委會庫房、院子辣椒摞成山,豐收的喜悅處處蕩漾。村集體賣辣椒高峰時間每天收入兩三萬元。百畝辣椒紅勝火,辣業興旺就業穩。
新文村辣椒産業發展的故事要從2019年說起。那年張利軍支書走馬上任,按說按日行也能穩穩當當保官位。但是不甘平庸的張支書覺得那樣愧對父老鄉親的信任與尊重,無顔熟人親友的看重與關注,更對不起組織的培養和父母的厚愛,他心勁很大、心氣很高,竭力當一名好支書,決心在新文村的發展上傾心為民。榮幸上任,年富力強的張支書躊躇滿志:崗位賦予他職責,使命催生他擔當,義無反顧為村為民謀福路。他深知:蓄過的力,會變成日後的光,照亮脫貧助力振興的路。于是他四處請教、打問、留意,去外縣學習、市農科所取經,召開會議征求黨員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鄉賢能人意見建議。确定了發展辣椒産業,把作務作為前提,銷售作為關鍵。打出了“産業✚作務✚銷售”組合拳。辣椒在千陽縣是稀少産業,大規模發展的少,但是經久不衰、大衆暢銷,市場前景好,是傳統喜慶的産業,深受消費者青睐。村兩委和工作組做通群衆工作,提出以集體育辣苗免費發放群衆,集體回收群衆辣椒的方式做大做強村、戶辣椒産業。
春寒料峭,春風滲涼,人們縮手縮腳觀望之時,張支書的辣椒種植計劃乘早便開始實施了。他每天親自到地頭,發動組織五六十個貧困戶圍畦、打壟、溜肥、滲水、下種,篷膜。每個環節他有空必到,苦口婆心、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有時一天去檢視、指導數次,小心翼翼唯恐有閃失,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大家互相切磋、帶動、共勉,認真負責超乎想象,張支書的愁眉有所舒展。連續三年,張支書帶領貧困戶育辣苗100多畦,加工辣面椒寶椒13和剁醬椒辣豐13号各50畦,村集體栽植50畦辣苗100畝,其餘辣苗免費發放農戶,鼓勵群衆栽辣椒。他的方略是:集體種植辣子發動貧困戶參與學習技術,發放務工收入。發放辣苗帶動全村群衆科學栽植,村集體收購群衆辣子統一銷售,帶動群衆增收緻富。
群衆拍手稱快、一呼百諾。2019年起,村上大片,農戶小塊,新文村家家戶戶、角角落落都旺長着辣椒,遍布之廣銷售之火矚目之衆皆始料未及。連續兩屆市、縣豐收節,展銷的都是新文村的紅辣椒,綁挂的紅串串,辣椒又大又長,密密匝匝胖乎乎,好多人以為是塑膠辣子,争相去摸辨真假,贊不絕口。2019年村集體蘋果幼園套種90畝,收入7.6萬元,開過貧困戶務工費,純收入5.4萬元,村集體經濟實作零突破。2020年村辣椒收入30萬元,僅此一項,貧困戶務工收入達10萬元。央視9套農業頻道記者專程前來新文村采訪報道,挖掘緻富經驗,在全國宣傳推廣。《今日頭條》《西部紀事》《千陽微生活》等媒體濃墨重彩報道了新文村的紅辣椒。鄰村七一村去取經,深受啟發,被張利軍支書毫無保留的熱情和苦幹實幹的勁頭感染,也在村集體蘋果幼園嘗試育苗20畦,發動貧困戶套種辣椒40畝,大獲成功。今年張支書又熱情友好幫助羅家店、雙廟塬建起了大規模集體辣椒園。
衆口铄金。今年,新文村辣椒産業的影響力持續提升。春季,茁壯高挑的辣苗首先迎來一撥采購風潮,張支書的電話不絕于耳,多餘辣苗一兩天就被搶購一空,隻好允諾賣辣子第一個考慮。村集體栽植辣椒150畝,農戶栽植100畝。為了增強辣椒産業抗風險能力,張支書謀劃的産業鍊發展模式也順利進行。他争資65萬元,建起了辣椒加工廠,購置了烘幹機,每次烘2噸辣椒。幹辣面、辣子醬是新文村近期生産方向。新文村辣椒生産工廠認定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今年的辣椒共采摘5茬,省内外新老客戶口口相傳,熱銷鮮辣椒100噸,收入20多萬元。烘焙幹辣椒10噸多。前不久村上注冊了“秦佑紅”農産品商标,成立了千陽縣秦佑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印制了精美禮盒,精心制作了三種口味的辣子醬,中、粗、細辣面,辣椒絲、辣椒環、長辣椒九件套,即将投放市場,預計可收入16萬元。辣椒産品力求由單一向多元、低端向檔次、量變到質變躍升。春季至現在吸引本村和鄰村脫貧戶參與辣椒産業務工達100多人,最多的收入已達1.5萬元,累計為農戶發放勞務費19萬元。
辣椒和簸箕一樣長了
如詩如畫的香辣紅産業,一步步變成溫暖實在的民生紅願景。新文村的辣椒産業園,成為了群衆的交流歡聚園、技術教育訓練園、勤勞務工園、脫貧振興園!
本報記者 李喜林 通訊員 李紅芳
責任編輯:安心 稽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資訊報微信公衆号(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