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情緒表達方式。
生氣好嗎?當然不好,但卻免不了有生氣發怒的時候,那麼有沒有讓自己不生氣的辦法呢,當然有,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同時,也給大家說說,怎麼把氣還給别人。
避免生氣
《莊子》天道篇中,記載了一個與老子有關的故事,說是有一個人非常崇拜老子,于是不遠萬裡來到老子的家,想向老子學習。
可是,他剛一踏進老子家門的時候,就傻了,屋子裡,又髒又亂,他大失所望,這麼一個有學問的人,生活怎麼亂糟糟的呢。
他對老子說,“我原以為你是一個聖人,但現在看來,你也不過隻是一個沒有修養的普通人”
老子聽了之後,沒任何反應,連看都不看那人一眼,那人很生氣,轉身就離開了。
幾天之後,那人覺得前幾天說的話,有些過激了,于是又來到老子家裡,登門道歉。
他對老子說,“前幾日,我确實出言不遜,你不會生氣吧”
老子卻說,“你不用道歉,不管你怎麼罵我,既不能改變我,也不能影響我,是以,我是不會生氣的”
那人這才佩服老子的胸襟。
試想一下,如果有人莫名其妙地罵你一頓,嘲笑你,譏諷你,你會生氣嗎?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還擊,甚至會動手打起來,我又沒招惹你,幹嘛這樣說。
可是老子呢,一點也不生氣,根本不理睬,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能改變什麼嗎?不能。
還有另外一個故事,也是出自于《莊子》。
有一個人劃船過河,看到另一艘船,馬上就要撞過來了,于是,這個人大喊大叫,想要提醒對方,但最終還是撞到了一起,這個人非常生氣,非常憤怒,跳上那艘船,就大喊大叫,“我都提醒你了,你沒長耳朵嗎?”
可是,跳上那艘船一看,原來船上根本沒人,是随風飄過來的。
于是,這人的怒氣瞬間就消除了。這就是著名的“空船理論”。
莊子說: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
也就是說,做人,别太把自己當回事兒,别老是覺得别人故意針對你,其實是你自己想多了。
就像這個撞船的人一樣,他認為是那艘船的船夫不聽自己的提醒,故意去撞他,殊不知,船上根本沒人。
如果太把自己當回事,随便一點小事,都能讓你非常生氣,就會經常跟人發生沖突,或者沖突。
把“氣”還給别人(化解戾氣)
當然,話說回來,如果一味地不生氣,别人可能會覺得你這人沒脾氣,好欺負,那也不行,是以,很多時候,咱們還得學會怎麼反擊,怎麼把氣還給别人。
在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我媽媽在地裡幹農活,因為一點小事,與旁邊地裡的鄰居,發生了一點沖突。
鄰居就罵我媽媽,一直罵,一直罵,罵得青筋暴露,唾沫橫飛。
我媽媽一句嘴都沒還,隻顧着幹活兒。
鄰居見我媽媽沒任何反應,就停了下來,稍微休息了一下。
這個時候,我媽媽突然說了一句,笑着說,“你罵完了沒有,要是沒罵完,我繼續聽着,要是罵完了,我就回家了”
鄰居見我媽媽根本不把她當回事兒,瞬間氣得面紅耳赤,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
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很多年前,有一次,我舅舅跟舅媽,因為一點小事,發生沖突。
我舅媽是個大嘴巴,一上午,對着我舅舅喋喋不休,嘴巴就沒停過,我舅舅一句話沒說。
可能是我舅媽說累了,中間停了一下,然後,我舅舅給她倒了一杯水,說,“累了吧,先喝口水”
我舅媽瞬間就沒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