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個問題,很多教育專家都有說過。
大部分人都認為,小孩子是絕對不能撒謊的,從小就得教育孩子,做人要誠實不管在家還是學校,所有人都這樣教育孩子,撒謊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我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接受過這樣的教育。
為了證明說謊的危害,編織各種故事,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狼來了”的故事。
可事實上,即便是接受了這樣的教育,又有誰敢拍着胸脯說,我這輩子從來沒說過謊,恐怕沒人敢保證。
如果有人說,“我從來沒說過謊”,這句話本身就是謊言。
因為,說謊是人類的天性,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别說人類,自然界中,萬事萬物都有自保機制,要不然,這個世界就不存在了。
是以,我們不需要對說謊感到恐懼,而是應該直面謊言。
如果你是一個絕對誠實的人,恐怕你的生活将會是一團糟,說白了,就是情商低。
真正高情商的人,肯定是說謊的高手。
翻開曆史看看,那些牛X的人物,有哪個不說謊的,一個也沒有,全是說謊騙人的行家。
周瑜死了,在靈堂上,諸葛亮哭得比誰都傷心。
當然,我不是鼓勵說謊,而是要明白,什麼時候該說謊,什麼時候不該說謊,搞清楚謊言背後的故事,這才是重點。
通常,說謊有三種目的。
保護自己
保護别人
傷害别人(傷害其實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因為傷害能讓自己内心獲得平衡和滿足,這就很可怕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保護自己</h1>
記得我上國小二年級的時候,數學考了28分,于是,我将通知書上的2改成了8,回到家後,我撒謊說,考了88分。
但是,那時候還小,沒有作弊的經驗,是以,一眼就被看穿了,最終,被罰跪在祖宗牌位前,一天不許吃飯。
到了晚上,我爸問我,為什麼要改分數,我說怕你打我,我爸說,考多少就是多少,我打你幹什麼,後來不管我考得怎麼樣,再沒改過分數。
<h1 class="pgc-h-arrow-right">保護别人</h1>
這是發生在我表弟身上的事。
我表弟有個同學,他老爸是個暴虐狂,經常喝酒,隻要一喝醉,兩句話不對,就要打人的那種。
有一次,下午放學回家,還隔着很遠,就看見他爸在發酒瘋,他非常害怕。
于是,他就跑到我表弟家,躲了起來。
沒過多久,他爸就找過來了,問我表弟,有沒有看見他娃兒。
我表弟說,沒看見,不知道去哪裡了。
表弟知道,如果不說謊,被揪出來,肯定要挨打。
等到深夜,酒醒之後,那位同學才在我小舅的護送下,回了家。
像這種說謊,就是有必要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傷害别人</h1>
我有個發小,與班上一位同學吵架,結下了梁子。
這個發小為了報複同學,将自己的文具盒放在同學的書包裡,然後告訴老師說,自己的文具盒不見了。
然後,發小在同學的書包裡“找到了”,當時,老師批評了那位同學。
那位同學被冤枉,受了委屈,放學後,一邊走一邊哭,突然,跳了河,要不是有大人經過,恐怕就淹死了。
事後,那位同學的家長氣沖沖地跑來學校,讨要說法。
在老師和家長的“審判”下,發小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這種說謊,就很陰險了,作為父母家長,是一定要制止的。
倒不是說要制止說謊的行為,而是要告訴孩子,你與同學有深仇大恨嗎?既然沒有,就不應該用這種手段去陷害他。
直到現在,我那位發小都很内疚,倒不是因為說謊而内疚,而是内疚不應該用這種手段去陷害同學。
關于還說謊,要從正面去引導,而不能一味地教孩子,你要誠實,一定不能說謊。
如果引導得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就會慢慢地分辨出來,哪些事情該說謊,哪些事情,一定不能說謊。
這個世界,并不完美,處處充滿險惡,如果把孩子教得太乖巧,早晚吃大虧。
教孩子認識自然,去思考這個世界,了解這個世界,這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