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10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田甜 通訊員 童忠平 伍榮)說到甲魚,那就一定要提享譽各地的甲魚之鄉——常德漢壽。近日,記者從漢壽縣甲魚産業上司小組辦公室獲悉,近年來,漢壽甲魚全面實行生态養殖,提升産品品質,産業發展持續向好,預計今年産值可達30億元。

漢壽是“中國甲魚之鄉”。縣内水域廣闊,江河湖泊、塘壩水庫均産野生甲魚,尤以太白湖、西腦湖、南湖、圍堤湖為盛産。得天獨厚的地域環境,為甲魚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環境,使得漢壽甲魚的品質明顯優于其他地區。近年來,該縣甲魚産業按照強品質、塑品牌的發展思路,成立了龜鼈産業協會,制定《漢壽甲魚技術标準》,從甲魚種質提純、餌料更換、疫病防治以及工藝革新等方面入手,淘汰過去的速生養殖辦法,全面推廣生态化、标準化養殖。即采用本地未被污染的純種漢壽甲魚為親本,以淡水魚、蝦、螺、蚌等為飼料,大水面、仿生态、低密度的養殖方式,遵循其天然的生長規律,確定商品甲魚生長周期達3年以上。
地處漢壽縣岩汪湖鎮武竺山村的漢壽縣明珠種養專業合作社,2018年投資近千萬元建立生态甲魚特色産業園,發展“稻鼈共生”種養模式,即在水稻田裡放養甲魚。水稻以甲魚糞便為養料,不施化肥、農藥;甲魚食物主要以稻田裡的害蟲、小魚、小蝦、螺絲等為食,排洩物又可以為水稻提供有機養料,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環鍊。實作了甲魚、優質稻谷品質的大幅提升。合作社負責人戴鵬飛介紹,稻鼈共生模式每畝産值在過去單純種植水稻的基礎上增加了近5000元,而且田裡的甲魚在養殖過程中就被客戶訂購了。今年,合作社生态甲魚特色産業園還增加了稻-魚-鼈、蓮-鼈等生态養殖模式,極大地提高了甲魚品質。
目前,漢壽甲魚”以其品種純、批量大、品質好、服務優、品牌響,已形成全國性市場銷售網絡。在全國大中城市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市場供應關系,實作了網上銷售。部分企業産品入駐天貓、京東等現代物流平台銷售,年銷售量在1000噸左右。
截至目前,漢壽縣共有甲魚養殖水面10萬畝。甲魚繁養戶2000多戶,規模養殖企業18家,擁有龜鼈産業協會1個,甲魚養殖專業合作社29個,從業人員達4.5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