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秋季開學後,“雙減”政策落地已經兩個月了。
當教育的主陣地回歸學校,家庭教育也要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可以說,“雙減”下,學校和家庭的合作變得更為重要。
孩子最好的成長,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家長和老師應該成為最好的搭檔,家長不護短,老師不姑息,孩子才能越來越優秀。
01、缺乏敬畏心的孩子
是很可怕的
有一男孩,因父親沒有錢給自己買蘋果手機,就出言辱罵自己的父親:
“你給我記着,今天沒有買到手機,我就沒有你這個爹!”
“你瞅瞅你那樣,要多窩囊有多窩囊。”
男孩說到激動處,竟然還讓父親給自己下跪道歉……
四川某中學一學生因對班主任日常管理不滿,竟在教室内用磚頭将班主任頭部打傷。
該學生用磚頭在短短10秒内向班主任的頭部砸了9次,緻老師倒地不起。
沒有敬畏之心的孩子,真的是很可怕的。
小時候,對父母無所懼,對校紀校規無所懼,成人後就會對法律無所懼,那麼做人就會沒有底線。
而沒有底線意識,于孩子而言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很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也許一次,僅僅一次,就要拿整個人生來買單。
有位教授曾在《圓桌派》中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的成長過程中,要形成一些東西,除了愛之外,還要有敬畏。”
隻有心存敬畏的孩子,才會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02、家長若一味護短
隻會慣壞孩子
曾有人總結出中國人著名的四大寬容定律:
“來都來了”、“人都死了”、“大過年的”,第四個就是很多人都反感的“孩子還小”。不少家長總是喜歡用這句話來袒護孩子的所作所為。
曾有一8歲小男孩在上海迪士尼門口摸一個姑娘的屁股。
多次之後,姑娘就說了小男孩幾句,沒想到卻被小男孩的媽媽和朋友羞辱。
“你長這個X樣,還摸你?碰到了就碰到了,你沒被人摸過?”

江都區實驗國小有一學生在上課時大喊大叫,影響課堂秩序,老師忍無可忍,便讓孩子不聽課就去辦公室,結果這位學生把辦公室霍霍地一片狼藉。
老師通知家長來學校,家長卻倒打一耙,誣陷老師毆打孩子,甚至在學校門口拉橫幅,上面寫着:“老師多次辱罵、毆打學生!天理難容!”
熊孩子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護短的父母。
誠然,為人父母愛孩子無可厚非,但不能因為護犢子而丢了三觀。
孩子犯了錯,卻意識不到,也不用付出代價,這對他來說是多麼可怕的認知。
家長一味護短,隻會使得孩子任性妄為,無法分辨是非,注定孩子要面對不幸。
沒有人生下來就是熊孩子,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
03、老師不敢管教學生
是教育的不幸
古語雲:“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父母管教孩子,老師管教學生,自古以來天經地義。
可現如今,家長寵溺孩子,老師更不敢管教學生。
一位老教師曾感歎:“賣菜的最怕教師,裝修的最怕教師,導遊最怕帶教師團,隻有學生最不怕教師。社會給了教師太多壓力的期待,卻唯獨沒有給應有的尊重,稍有不留神就可能被口誅筆伐,這樣的結果太不公平。”
現在老師難做多了,學生犯錯,說輕一點沒用,說重一點,萬一出事了怎麼辦。
被投訴被調崗被辭退,還算是輕的。
敢管的老師被壓制了,想管的老師看了真管的老師的下場,也不敢管了。
于是,家長舍不得管,老師不敢管,孩子嚣張了。
當老師的手中失去了戒尺,眼中失去了光亮,他如何能培養出“千裡馬”?
孫育忠先生說過:“别把老師置于不敢管的境地,因為你的父母偏袒你,如果老師再偏袒你,未來,社會會加倍刺痛你。”
戴在老師身上的鐐铐,終将鎖住孩子的前程。
04、不打不罵不罰
是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近些年來,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言論:
“現在提倡快樂教育,别動不動就打罵孩子,對孩子的成長不好。”
“為什麼要懲罰孩子?孩子上學已經很累了,你再批評他,他會厭學的。”
……
好像隻要不打不罵不罰,就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
但是,教育不是這樣,也不應該是這樣的。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合理的懲罰不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
《管教的勇氣》裡也有句話說:“教育孩子,小時候要狠管,長大後給他翅膀。”
孩子如同樹苗,如不及時修枝剪叉,極容易長成“歪脖子樹”。
一味地對孩子讓步,這不是愛,而是害,是對孩子最大的不負責。
對孩子的教育要鼓勵,這沒有錯,但也需要懲戒手段,單憑鼓勵是沒辦法完成教育的。
家長和老師,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适當的懲罰,這不僅是一個教育者的權利,也是一個教育者的義務。
嚴厲的愛是最難給的,也是最重要的。
以嚴為愛,就是要對孩子嚴格管教,不打不罵不成材。
05、不逼孩子學會“72變”
将來誰幫他擋“81難”
馬雲曾說過這樣一番話,很現實很殘酷:
如果現在的父母繼續着以前的愛護教育,舍不得讓孩子去體驗,去動手實踐。
30年後,孩子極有可能找不到工作。
因為在未來,機器人将取代很多科技和勞動。
如果孩子沒有相應的動手和思考能力,将無法在那個時代去競争。
我們都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有出息,但在培養孩子時請多想一想:未來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孩子到底要擁有哪些能力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這是一個變化迅猛的世界,狼吃羊不是殘忍,而是因為需要,不是這個社會要淘汰掉你,而是這個社會更需要我。
在這個一不小心就會被淘汰的社會裡,如果現在不狠心逼孩子學會72變,将來誰會替他抵擋81難?
有遠見的父母都明白,現在逼孩子一把,未來才能少走彎路。
有遠見的老師都知道,隻有狠心地管教,孩子将來才能成器。
愛之深,責之切,好父母、好老師都帶着點“絕情”。
隻有這樣,孩子才有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06、在教育路上
老師和家長應該成為最好的搭檔
在20多年的從教生涯中,我碰到過各種各樣的家長,但印象最為深刻的是:
曾有一學生在上課時大聲說話,被我批評哭了,最後不得不找來了家長。
原以為家長會袒護孩子,卻沒想到她隻問了孩子一句話:“老師兇嗎?”
學生回答說:“兇。”
家長回複了兩個字:“忒好!”
說完這兩個字後,家長轉過身跟我說:“老師,孩子做得不對,你就狠狠批評。”
我想,遇到這樣明事理的家長,是老師的一種幸運。
也隻有家長了解、支援和配合老師的工作,家校才能真正和諧,孩子才能真正受益。
正如一位教育專家所說:“家長和老師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一樣,渴望孩子成長,希望孩子變得更好。
愛和信任,就是老師和家長帶給孩子的最好的東西。
隻有用愛和信任澆灌,孩子的教育才能開花與結果。
為了孩子的未來,老師和家長應成為黃金搭檔,一起努力、一起修行和成長。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請家長和老師務必肩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