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外婆二進賈府,賈母便帶着她進大觀園四處遊玩,吃完了飯又帶上她去栊翠庵喝茶。
妙玉一看賈母來了,就笑着往裡迎。結果賈母卻不進去,說:“我們才都吃了酒肉,你這裡頭有菩薩,沖了罪過。我們這裡坐坐,把你的好茶拿來,我們吃一杯就去了。”

那麼,賈母為什麼說栊翠庵裡有菩薩?
萬萬沒想到,竟真的有這麼一回事,作者用的是寫實之筆。這事還得先從大觀園說起。
據《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八十《圓明園一》記載:“清晖閣北壁懸《圓明園全圖》。乾隆二年,命畫院郎世甯、唐岱、孫祜、沈源、張萬邦、丁觀鵬恭繪。禦題‘大觀’二字。”
史料上說得很明白,《圓明園全圖》上面有乾隆皇帝的親筆禦題“大觀”二字。這就是作者為什麼在《紅樓夢》把圓明園叫作“大觀園”的典故出處了!
大觀園就是圓明園的别稱而已。
那麼,栊翠庵又是圓明園裡的哪一處地方呢?
細讀《紅樓夢》,我們就會發現這麼一句:“鐘鳴栊翠寺,雞唱稻香村。”
這句詩就是說:有雞打鳴的地方就是稻香村,有鐘敲響的地方就是栊翠寺!在圓明園裡,恰恰就有地方有一座自鳴鐘,它就是慈雲普護。慈雲普護位于後湖北岸,這是一處寺廟園林,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
賴曉偉重評《石頭記》 ¥89.6 購買
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題《圓明園四十景圖詠》之《慈雲普護》禦詩:“一徑界重湖間,藤花垂架,鼠姑當風,有樓三層,刻漏鐘表在焉。殿供觀音大士。其傍為道士廬,宛然天台石橋幽緻。渡橋即為上下天光。”
乾隆皇帝一語道出了慈雲普護“立自鳴鐘樓,樓高三丈”。可見,大觀園的栊翠寺實際上就是慈雲普護。并且乾隆帝還一語道出了慈雲普護“殿供觀音大士”。
原來,在慈雲普護的正殿供奉着觀音菩薩,旁邊的歡喜佛場殿内則供奉着藏教密宗歡喜佛,另外還有一座龍王殿供奉着龍王。是以賈母說栊翠庵裡有菩薩,是真的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