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容穿過喧嚣,池莉5月9日下午現身時見鹿,談笑主持、艾小羊對談,你來嗎

從容穿過喧嚣,池莉5月9日下午現身時見鹿,談笑主持、艾小羊對談,你來嗎
從容穿過喧嚣,池莉5月9日下午現身時見鹿,談笑主持、艾小羊對談,你來嗎
從容穿過喧嚣,池莉5月9日下午現身時見鹿,談笑主持、艾小羊對談,你來嗎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劉我風 通訊員 孫茜

今天(5月9日)下午兩點半,著名作家、武漢市文聯主席池莉攜新作《從容穿過喧嚣》,在時見鹿東湖店與讀者見面,并與知名媒體人艾小羊對談。見面會由湖北廣電首席主持人談笑主持。

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從容穿過喧嚣》,系池莉親自選編、逐字審定的全新散文集,作品時間橫跨八年之久。在新書中,池莉也記錄下了在武漢疫情期間的生活和感悟,以及她的呼籲。其中《隔離時期的愛與情》等多篇文章在新媒體平台上一經釋出,閱讀量就超過十萬。

許多讀者不知道的是,池莉在成為專業作家之前,曾在武鋼做過多年流行病防治醫生。也正是因為學醫和從醫經曆,讓她的文學創作一直堅持着“接地氣”“剖人性”的鮮明風格,字裡行間無處不滲透着對民生民情的關注與關懷。她的文字給予我們重新開機美好生活的勇氣,及生生不息的力量。

關于《從容穿過喧嚣》,池莉說:“我在這本書裡,就是傳達給讀者的一種生活态度:從容!無論當下世界的節奏多麼緊張,我自從容,與一年有四季一樣,與四季有春耕秋收一樣,不慌不忙,該幹嘛幹嘛。要明白,生命最不能承受過度緊張。”池莉在這本書中書寫對日常生活的珍視與熱愛,記錄對世間萬物的尊重和思索,更探讨當下個體價值的所在。面對喧嚣塵世,池莉給大家的建議是:埋頭專注,做好自己手裡的那件事情。

相關閱讀:

<h2>當你看到這篇文字的時候</h2>

池莉

當你看到這篇文字的時候,我是在與你相約日後,讓我們從身寫到心,讓我們寫到直至安好如初。

當你看到這篇文字的時候——首先,我想說,我發現這簡直是一句經典開頭。這句開頭,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可以随你掌控與鋪排。你也不必擔心重複,假若天下人都從這個開頭寫起,那會怎麼樣?我想說,那不會怎麼樣。人生經曆與個人見識各有不同,真實的寫作,永遠不會與他人重複。

朋友,當你發現親愛的生活并不總是你親愛的。當你發現你忠實地生活着生活卻并不總是對你忠實。當你發現,不少事情,總是要捱到結局了,你才如夢初醒:原來前面充塞的,多是夢一般的雜亂與荒誕。凡此種種,你的情緒,可能一落千丈,可能悲觀絕望。那麼,朋友,寫吧。

把自己情緒,不管什麼亂七八糟情緒,寫出來。把自己經曆,無論輝煌還是暗淡,寫出來。把自己故事,管它真真假假,寫出來。最後你會發現,你的壓力纾解了很多很多。現在我突然懷疑自己的寫作動機,可能并不像我自己一貫相信的那麼純潔高尚,而隻是出于本能纾解?

從容穿過喧嚣,池莉5月9日下午現身時見鹿,談笑主持、艾小羊對談,你來嗎

總而言之,寫作是個好東西,尤其在當代。以前我認為寫作是作家的事情,今天我認為寫作人人可為。寫作即療愈。國外某大學的災難心理研究所,也有專項研究表明:表達性寫作是解決情緒問題的有效方法。

當你看到這篇文字的時候——我想說,我将再一次暫停夜光杯專欄,要去寫新小說了。我人笨,一次隻能做一件事。近年的生态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疫情尚在,我選擇看重人們在疫情期間激發出來的友善,鄰居們更注意保持居家安靜,就連地震檢測儀,都有報道說,人類噪音此前達到的地下深度,現在大大減少。在這種相對靜谧的環境裡,任任性性寫小說,既是療愈也是奢侈享受。畢竟全世界的疫情态勢,還是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在大趨勢的未知狀态裡,做一件像寫小說這種未知後果的事情,似乎蠻比對的。當你看到這篇文字的時候——我想說,語言環境也更刺激我寫小說。網絡語言生機勃勃,野蠻生長,在短短幾年裡,微信短于微網誌,彈幕又短于微信。據說2019年B站年度彈幕是“awsl”(“啊我死了”)。據說這是一句頂尖贊美,無論誇什麼,美貌聰明神勇牛逼,彈幕都是“awsl”,用字極為經濟,意思極其固化,且傳染性極強,大衆極易上瘾,這套模闆化語言的反應模式,顯然已經影響到書面語言。而我,偏偏想要反其道而行之。我特别想要我書面語言,娓娓道來、款款而行、從容不迫、細膩刻畫、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唱三歎,絲絲縷縷。

當你看到這篇文字的時候,我是在與你相約日後。某一天,我小說寫好了,再來夜光杯,重新聚首,寫寫讀讀,是朋友間的閑坐聊天,不是大街上急急匆匆的嘈嘈切切。我們不說世道澆漓,人心日下,這種抱怨已經聽膩。讓我們去看看新石器時期,從人類學家的文章裡。也可以真去土耳其科尼亞高原,那裡有公元前七千年的城市天際線,說是那裡景色,至今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在那裡,可以窺見最初人心,是渴望與他人合作,大家一起建構住房,定居下來,不再随四季而遷,不再逐水草而居,進而形成了人類聚居的城市。一個恍惚,如今我們身在其中,卻啼笑皆非。那麼寫吧。讓我們從古寫到今。讓我們從身寫到心。讓我們寫到直至安好如初。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