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戰役》是由馬蒂耶斯·範·小海因根導演,西奧·巴克利姆-比格斯、湯姆·費爾頓、吉斯·布洛姆、蘇珊·雷德爾、斯科特·裡德等主演的戰争片。片中有兩個小情節讓人難忘,而且很容易産生一定的思考。

影片背景設定在二戰期間,一個荷蘭熱血青年拿着相機拍攝正在從前線敗退下來的德國殘兵敗将,被德國軍官發現。軍官上前搶過他的相機,當場摔碎。熱血青年忍無可忍,拿起一塊石頭砸向了正向這邊駛來的汽車。石頭穿過汽車的擋風玻璃,砸中了司機。司機措手不及,緻使汽車失控,軋死了三名年輕的德國士兵。等德國士兵反應過來,熱血青年已經在逃跑的路上了,雖然他穿越了槍林彈雨逃跑了,也讓父親和姐姐維護自己,但最終還還沒能逃過德國人的追捕,被槍決了。德國軍官對熱血青年的家屬說:“我的三個士兵現在躺在墓地,他們也是年輕人。”從這個情節來看,要不是戰争,荷蘭青年和德國青年不會火并,也不會發生悲劇事件。但戰争發生了,而且是德國法西斯的戰争,荷蘭熱血青年公然拍攝撤退的德軍,讓德國軍官臉上無光。但德國軍官沒想到為了摔一個相機而損失了三名士兵,為了給三名士兵讨回公道,他隻能帶人日夜搜捕,逮住那個荷蘭青年,執行槍決。那麼,是什麼讓他們如此瘋狂,難道僅僅是複仇嗎?當然不是,而是戰争,尤其是法西斯發動的非正義戰争,讓這場本來就不該發生的悲劇發生了,而且死了四個人。要不是戰争,他們可能在家裡安居樂業,可能還是不錯的朋友,但因為戰争,他們勢不兩立。是戰争摧毀了人性,讓人變得嗜血,變成了機器。這個情節可以概括為,一個相機引發的悲劇,卻無比深刻,也凸顯了人性的泯滅以及意識形态洗腦的可怕。
影片結束的時候,一名荷蘭女人抗擊德國,在和同伴偷渡的過程中被德軍逮捕。而她的女同伴被她送上船逃走了。當德國鬼子撤退的時候,有一個德國軍官要槍斃她,這時負責看守的荷蘭籍德國士兵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拿了軍刺沖進去,一刀刺向那個德國軍官,卻不料被德國軍官開槍打中腹部。即便是這樣,他還要和垂死掙紮的德國軍官進行一番搏鬥,救下了自己的女同胞。他受傷很嚴重,踉踉跄跄坐在門外的凳子上,不能動彈。被救的女人出來,給他解開衣服,檢視傷口,用一團布堵住流血的傷口,幫他按壓住。當英國士兵打過來的時候,負傷的荷蘭籍德國士兵已經死去了,那個荷蘭的女人隻能跟着英軍走了。雖然荷蘭籍德國士兵受到了納粹思想的影響,但他畢竟是荷蘭人,眼看着撤退的德國軍官要槍殺自己的同胞,人性中的憐憫起了作用,愛國熱情高漲,就忍無可忍了,僅憑一把軍刺就把德國軍官捅死了,但自己也遭受了緻命的重創。他用自己的犧牲換來了女同胞的自由,同時也為自己祖國做出了一些貢獻。但他并沒有留下名字,甚至那個被救的女人也不知道他叫什麼,是不是自己的同胞,隻知道他是一名德國士兵。犧牲的荷蘭籍德國士兵顯示了人性的光輝,也顯示了英勇犧牲的壯舉。而當時他挺身而出的時候根本沒有細想,也沒有猶豫,正在洗臉,刮胡子,看到德國軍官要槍殺女同胞,就挺沖上去了。看來,還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親不親,故鄉人。對祖國的認同,對故鄉的認同,讓他不顧及什麼生命,英勇獻身了。
兩個情節展現了戰争的殘酷,以及戰争背後意識形态洗腦的邏輯,但也展現了人性的光輝,尤其是第二個情節,讓人深思,還會想到更多憑一口氣就英勇獻身的故事,可喜的是,那些人竟然沒有留下什麼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