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帝劉盈看了“人彘”以後,被自己的親媽吓出毛病了,身子骨越來越虛弱,僅僅做了七年的皇帝就去世了,時年才二十四歲。老年喪子對一個母親的打擊是巨大的,可是,在給兒子發喪的時候,“太後哭,泣不下”,隻有聲音沒有眼淚。
張良十五歲的兒子張辟疆,此時在宮中擔任侍中,他對丞相說:“太後隻有惠帝這麼一個兒子,現在去世了,她哭得并不悲傷,你知道為什麼嗎?”
丞相問:“是什麼緣故?”張辟疆說:“皇帝沒有成年的兒子可以繼位,太後怕你們這些大臣會聯合起來造反啊。你現在就去跟太後說,請求讓呂家的人統帥南北軍,等他們都進入朝廷掌握實權,你們這些大臣才能渡過此劫。”
丞相把這番話對呂後一說,呂後感到放心了,才不壓抑自己的情緒放聲大哭起來。惠帝被安葬以後,未成年的太子即位,呂氏集團的權勢從此開始加速做大。
前篇說過,劉邦鏟除了異姓諸侯王,把劉氏子弟都封為王。現在呂後當權,自然也産生了封呂氏家族成員為王的想法。
于是,她先把右丞相王陵找來,試探一下反應。王陵聽了呂後的想法十分激動地說:“先帝當初和文臣武将斬白馬歃血為盟,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您要封呂氏子弟為王,這不是明顯違背盟誓嗎?”
呂後心裡十分不爽,又找來了左丞相陳平、绛侯周勃,詢問他們的意見。陳平和周勃回答說:“先帝平定天下,封劉氏為王;如今太後臨朝稱制,自然也可以封呂氏為王。”
王陵得知以後,就跑去質問陳平、周勃:“當初先帝歃血盟誓的時候,你們難道不在場嗎?現在先帝不在了,你們就這樣背信棄義嗎?做出如此喪失氣節的事,将來在九泉之下有何臉面見先帝?”
陳平和周勃一邊安慰王陵,一邊向他解釋說:“現在這種形勢下,即使反對也不會有用。如果說堅持原則、據理力争,我們不如你的話,那麼保全社稷、安定劉氏天下,你就不如我們了。”
王陵無言以對,不知這二人有什麼良策,但目前看來,僅憑他一己之力是不能阻止呂氏封王的。過了不久,呂後就任命王陵為皇帝太傅,用明升暗降的方法剝奪了他的丞相職權,為自己封呂氏為王掃清了障礙。
不久以後,魯元公主也去世了。僅有的兒子和女兒相繼先她而去,使得呂後更加一門心思地為呂氏家族攫取權力和利益,甚至産生了颠覆劉氏政權的企圖。
在把自己的哥哥、妹妹及呂氏子弟都封了王侯以後,為了徹底把天下由姓“劉”變成姓“呂”,瘋狂而又殘忍的呂後就打算向劉氏皇族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