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作者:史論

2004年,王光美最後一次來到北戴河二浴場遊泳,那時候的王光美已經83歲,經曆了跌宕起伏的一生,她依然保有着樂觀積極的心态,低調的生活着。她滿面笑容,但是身邊卻從此再無一人。

曾經王光美和劉少奇帶着孩子們在北戴河沙灘嬉戲的一幕幕,好像依舊曆曆在目,但如今她的身邊再也沒有夫妻陪伴。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這位堅強傳奇的女人,為我們的國家做出無數貢獻,她取得過許多讓人望塵莫及的成就和榮譽。但是在傳奇的背後有一些悲傷可能永遠無法平複,是我們永遠無法感同身受的的。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王光美

<h1 class="pgc-h-arrow-right">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h1>

這世上為王光美帶來快樂的,除了原生的家庭外,就是劉少奇了,并且在遇到劉少奇以後,他就成為了王光美的全部。王光美與劉少奇第一次見面 , 還是朱德和康克清無意中制造的機會。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初到延安時,從小長在大城市、過慣了優越生活的王光美看什麼都覺得新鮮。不久,她被上級配置設定到一個翻譯工作,在外事局上班。

因為工作的性質,她有經常會接觸一些上司同志。那次,王光美和她的同僚拜訪了康克清,康克清建議他們一起去看劉少奇。

王光美和她的同僚又見到了劉少奇,劉少奇和他們說了些激勵的話,還和他們逐一握手,王光美是最後一個和劉少奇握手的,那時候她是最小的,職位也是最低的。

其實王光美參加革命前與劉少奇的緣分就已經慢慢展開。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那時 , 思想進步的大學生王光美從一位地下黨員那裡得到一本《論共産黨的修養》 , 那個小冊子她讀了很多遍 , 感覺到做一名共産黨員真的很難 , 她對作者劉少奇産生了崇高的敬意。

讓王光美沒想到的是 , 自己在延安見到了這個作者 , 而且自己的一生都将與這個作者緊緊聯系在一起。

這一切就像是真的有月下老人将紅線系在了兩個有緣人身上 , 以前毫無關系的兩個人王光美和劉少奇,就此有了很多的交集,見面也多了起來。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劉少奇先後到王光美所在的機關參觀了兩次 , 第二次他還順帶參觀了王光美的住處。那時,王光美和另外一個女同僚住一間小屋 , 牆上還挂着相片作為裝點。

後來王光美在軍委外事組工作,突然有一天,她接到個通知,說劉少奇同志找她有事商量。原來,是她第一次見劉少奇時和他提過的,希望中央上司同志們可以對他們這些青年給予些幫助,沒想到他記住這件事了。

到了棗園,王光美來到劉少奇的窯洞,一看!窯洞裡的陳設非常簡單,談話呢還是接着上次入黨的話題,劉少奇給她講了很多關于革命的知識道理。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這樣不知不覺中,兩人就談到了中午,到了該吃午飯的時間。又因為這天氣恰好是周日。王光美是吃過午飯才來的,第二頓飯要等到下午才吃。但棗園裡的中央上司同志是沒有周日的,還是正常一天三頓飯。

劉少奇見炊事員已經将午飯端了上來,就邀請王光美一起用餐。

王光美婉拒了,解釋說自己已經吃過,讓劉少平同志慢慢吃,她等着就好,還能順便看看你吃的什麼。王光美看炊事員端上飯菜,非常簡單的搭配,兩碟菜還有一碗米飯,米飯上還擺了個大蒜。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當時她心裡還奇怪,心想怎麼大蒜配着米飯一起吃呢?劉少奇吃了沒幾口,好像突然想到了什麼,站起來走到書桌前,打開桌下的抽屜,拿出幾個梨子,又拿了把小刀給王光美,讓她自己削梨吃。

那梨長得難看,黑黑的,一看就是放了一段日子了,這件事留給王光美的印象特别深。當時她心裡覺得很難受,有點動感情了,心想中央上司怎麼吃的就是這樣的梨呢?

也許 , 就是因為兩人背景、 各方面很不相像 , 才會産生強大的吸引力 。 在那時的王光美看來 , 劉少奇表達愛情的方式特别“奇怪”。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一開始就 “ 坦白” 說自己歲數大 , 家裡有五個孩子 , 這些孩子分别多大了,還說自己有胃病,還有别的一些病身體不算太好,自己還工作忙,沒有空閑時間。

可王光美覺得眼前這人雖然不浪漫 , 但的确是個非常實在的人。共同的革命理想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 , 讓兩人最終走到了一塊。

1948年8月21日 , 王光美和劉少奇在西柏坡結為終身伴侶。 新婚當天既沒舉行隆重的婚禮 , 也沒舉行婚宴 。

但使人難忘的是 , 毛澤東、 周恩來等中央上司及機關的同志都到他們的住處祝賀 , 那一天很熱鬧,大家一起品嘗由中央軍委外外事組的同志親手做的喜慶蛋糕。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h1 class="pgc-h-arrow-right">婚後的幸福生活</h1>

婚後,王光美從中央軍委外事組調到中共中央辦公廳,做了劉少奇的私人秘書,與劉少奇結婚後。

她完全成了一個賢内助的角色,她遵循傳統的婦女原則,成為了一個好妻子和好母親,幫助丈夫和孩子,把精力投入到劉少奇的工作和家庭中.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正因為如此,在中南海裡,劉少奇的家人成了大家熟知的幸福家庭,而劉少奇也是對王光美關愛有加,兩個人十分相愛。

1949年3月, 劉少奇和其他中央上司人一起抵達香山辦公。一天,劉少奇很關心地對王光美說:“你離開北平也許多年了,回家看看吧,我陪你去看望王老先生和老太太。”

聽了這話,王光美的心動了,雖然知道家裡有電話,但為了遵守紀律,他一次都沒打過。幾天後,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決定盡快讓劉少奇去天津,幫助解決一些城市化和恢複生産的問題。

4月初,劉少奇和王光美從香山驅車前往北平城,前往中共中央駐紮在中國北方後園寺的北局機關所了解天津的情況,然後劉少奇請司機帶着他們前往了王光美的家,去看望王光美的父母王治昌和董潔如。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王治昌早就已經接到葉劍英的電話。王治昌高興地告訴董潔如這個好消息。當時他不知道劉少奇是誰。他急忙趕到西單購物商場找到一本介紹中國共産黨的小冊子,據說劉少奇來自湖南,外号“小諸葛”,這是王治昌對女婿的第一次了解。

接着,王治昌把王光美要回來的消息告訴了王光英.王光英在天津開了一家化工廠,在天津工作了很長時間,但他的家還是在北平。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王治昌

劉少奇要來了,王治昌覺得這是"姑爺" 第一次上門。他也是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人,是以他親自去了西牌樓的湖南飯館“曲園”,點了湖南菜。還特意叮囑他們不能忘記帶湖南的長筷子。

王光英為準備會見劉少奇, 也着實費了點腦筋, 一邊在想該穿什麼,另一邊又在想該送什麼,他騎着單車在一家百貨商店買了一條駱灰色格子的圍。

那天,劉少奇穿着解放區生産的黑色粗布制服,頭戴着流行于勞工之間的鴨舌帽,腳上是兩雙黑色的布鞋,由穿着列甯女裝的王光美陪着他一起進了家門,兩個人顯得很是甜蜜,臉上都帶着笑容。

王治昌親自到客廳門口迎接劉少奇。劉少奇忙走上前去, 握着二老的手說:“兩位老人家這些年不容易啊! ”這些話雖然簡短,卻飽含着深深的感情。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王光英攙扶着父親,王光美陪着母親,和劉少奇高興地走進客廳坐下。劉少奇在前門點燃了一支香煙,關心了下王光明在天津建廠的事。王光英激動地向劉少奇建議,這裡的那些工廠适合做軍服,又有那些工廠适合造武器等等

劉少奇忍不住笑着說:“戰争不會持久,全國很快就會解放,是時候考慮建設和平了。”他建議王光英回家聯系下商界朋友,宣傳共産黨的政策。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沒想到,王光英說:“我不想再做生意了。”

劉少奇安撫地說,我們黨有很多共産黨員和幹部,但像你這樣的人很少。如果你穿着工商界衣服站在共産黨和勞工階級一邊,那就好了。這些話成功消除了王光英的顧慮。

王光美和母親談起了分别後的情況。董潔如從女兒的 體态一眼就看出, 光美快要當媽媽了,整個人都開心了起來。飯後,王光英把準備好的格子圍巾送給了劉少奇。

劉少奇高興地接過圍巾,還試戴了一下,然後笑着對王光英說:“我們沒有這樣的規矩,以後不用這樣了。”婚後的日子王光美雖然也會操勞,但是,她深知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們婚後一直都很幸福,幾乎從不吵架,她們的女兒劉亭亭在訪談裡說,這個世界上可能隻有她爸爸認為媽媽做飯好吃,這種幸福的感情令人豔羨。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h1>

1983年劉少奇誕辰85周年之際,王光美偕兒女們回到甯鄉花明樓,這次來她是為了把劉少奇的文物捐給正在籌建的劉少奇紀念館。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她和各級幹部座談,并親切地去看望劉少奇的親屬,她說:“少奇的親屬一定要按他生前的意願安排,自食其力,遵紀守法,嚴格要求自己”她清楚地記得劉少奇說過的每一句話,不舍得忘記。

1988年劉少奇誕辰90周年、劉少奇銅像落成、劉少奇紀念館開館,王光美帶着孩子們再次回到甯鄉,看到劉少奇高大的銅像,王光美的眼睛濕潤了,在夫妻的故鄉看到這熟悉的臉孔,讓王光美情難自抑。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這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場面,讓所有人動容。

1993年劉少奇誕辰95周年之際,王光美第三次帶着子女們回鄉,去參加了劉少奇經濟思想研讨會,并且探望了家鄉的鄉親們。

她說:

我懷着非常激動的心情和大家相會,和你們一起懷念少奇同志,大家的熱情使我感到,少奇一生的言行深受幹部和群衆們的了解。

在少奇出生和度過青春的地方,在他熱愛家鄉,他受到家鄉人民的愛戴。

在這裡,以紀念會和學術研讨會的形式懷念少奇同志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1997年王光美回到家鄉參加電視紀錄片《劉少奇》的開幕式,此行還認真聽取了劉少奇誕辰100周年籌備工作的進展報告。當她聽到省、市、縣為花明樓的鄉親們做了很多切實的幫助,高興地說:

“這很好!為人民做實事,是少奇生前一直堅持的作風,在紀念他誕生 100周年的時候,為他的家鄉人民多辦一些實事,這是對他最好的紀念,他一定會很高興。”

2003 年劉少奇誕辰 105 周年之際,是王光美第六次回家鄉,她留下了難以割舍的親情和濃濃的鄉情,每次回來她都會去婆婆墳前祭拜,她總是說:“我回花明樓,理應要祭拜婆婆的,因為少奇很孝敬他的媽媽。”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是啊,王光美對丈夫的深情,當然讓她也飽含了對婆婆的尊敬和懷念!

第六次回鄉也是最後一次回鄉以後,她就在04年去了北戴河,獨自一人去往那個滿是回憶的地方。

曾親手将最愛之人的骨灰灑向大海的她,曾在在夫妻的故鄉同無數人一起緬懷的她,對劉少奇的思念一直未減。

當時已經年老的王光美,每每提起劉少奇和過去的生活還是會眼眶濕潤,垂暮之年,她的身邊再也不會有人誇她做的飯好吃,再也不會有機會一家團聚。

在北戴河的海邊,王光美獨自站在那裡笑起來的時候,大抵是望着海的遠方想起了那個她最愛的人,讓她暫時忘記了自己的孤獨。

83歲王光美孤身一人來北戴河遊泳,滿面笑容,但身邊從此再無一人王光美與一生摯愛劉少奇的相遇相知婚後的幸福生活物是人非,身旁已空無一人參考資料

<h1 class="pgc-h-arrow-right">參考資料</h1>

CCTV紀錄片:《母親:王光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