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歇爾調停國共關系,對國民黨多偏袒,《停戰協定》背後雲谲波詭

作者:中國網文化
馬歇爾調停國共關系,對國民黨多偏袒,《停戰協定》背後雲谲波詭

▲1945年12月馬歇爾來華調停國共關系。

從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後到這一年底,國民黨軍向解放區的局部進攻都一一失敗了。四個月來,蔣介石在軍事上連吃敗仗,說明蔣介石要打全面内戰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盡管美國幫助蔣介石運了兩個軍到秦皇島,兩個軍到北平、天津,兩個軍到山東,但他的絕大部分部隊還在西南,華北的兵力仍然不足。加之,全國人民反内戰的呼聲越來越高。這就使蔣介石在軍事上不能繼續打下去了,又重新高唱起“和平談判”的調子來。

我軍幾個月來自衛反擊作戰的勝利,也使大洋彼岸的美國政府深為不安起來。美國總統杜魯門眼看着蔣介石發動全面内戰還沒有準備好,為確定國民黨政府的地位,他不能再袖手旁觀了。于是,便親自出馬,裝出一副“中立”的面孔,關心起中國的“和平”來了。1945年1 2月1 5日,杜魯門發表了《對華政策聲明》,聲明說:“國民政府與中國共産黨及中國其他意見不同的武裝部隊應立即協商停止敵對行動”,“召開全國主要政黨代表的國民會議,以謀早日解決目前的内争”,并虛僞地向國民黨政府發出警告說:如果國民黨繼續進行軍事沖突,就停止一切軍事和經濟援助。

就在杜魯門總統發表《對華政策聲明》前不久,杜魯門宣布調回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另派馬歇爾以總統特使的身份到中國。

馬歇爾1880年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他原是美國陸軍參謀長。雖然,他說不上是一個中國通,但他于1923——1926年在天津的美國步兵第1 3團服務過,對中國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1945年8月20日,這位美國五星上将正坐在五角大樓的辦公桌前,閱讀完剛剛從遠東發來的緊急電文。接着,他提筆給杜魯門寫了一封信,請求辭去陸軍參謀長的職務。信是這樣寫的:

現在戰争已經結束,軍隊正積極複員,有關削減軍備生産的重大軍事決策已經做出,戰後軍事計劃也進入了相當深入的階段,在我覺得,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要求辭去參謀長這個職務了。

我在陸軍部服務七年有餘,其中六年任參謀長,深知任務之艱辛繁重,如能獲得解脫,則幸甚矣。如果允許我提名繼任人選,我推薦艾森豪威爾将軍,其人于特殊時期之參謀長一職務最适勝任。

馬歇爾辭去美國陸軍參謀長後,杜魯門即派他前往中國,并提醒他說:遠東的局勢一發不可收拾,内戰的戰火正在整個中國蔓延,美國隻有堅決進行幹預,才能挽狂瀾于既倒,避免一場可怕的悲劇。

對于馬歇爾這時來中國,蔣介石高興得很,忙不疊歡迎馬歇爾的到來。

1 2月1 9日,上海天氣潮濕,陰沉小雨淅瀝不停,來自北方的寒流分外襲人,一架美國空軍的大型運輸機鑽出厚厚的雲層,降落在停機坪上,從飛機上走下了馬歇爾。

馬歇爾在上海隻停留了一天,1 2月2 1日,便匆忙趕到了南京。蔣介石作為一國的元首,本來不必要專程去南京迎接。但為了讨好美國,蔣介石不惜從重慶來到南京恭候,并和馬歇爾進行了短暫的晤談。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也很興奮,說:馬歇爾将軍獲得杜魯門總統的授權,足以使他對僵持的中國的問題,有達成迅速解決的希望,這樣一來消滅中國共産黨大有希望了。

1 2月2 2日,馬歇爾飛抵重慶。第二天,中共代表周恩來、葉劍英、董必武到馬歇爾的住處與他會晤。

1 2月2 7日,中斷了一個多月的國共兩黨的和平談判在馬歇爾的主持下,再度恢複了。中共方面參加談判的代表除周恩來、王若飛外,又增加了葉劍英。國民黨方面的代表仍然是張群、王世傑、邵力子三個人。蔣介石曾急電張治中回來參加談判,但當時他還在新疆,未能及時趕到。

在談判恢複的第一次商談中,周恩來就代表中共方面提出了無條件停戰的三點建議:一是雙方下令所屬部隊,在全國均暫時各駐原地,停止一切軍事沖突;二是避免内戰的一切問題,均應于停止軍事沖突後,經和平協商解決;三是在政治協商會議指導下,組織各界内戰考察團,分赴全國發生内戰的地區進行考察,以保證前兩項措施的實行。

國民黨對中共的建議最初的反應是不予理睬,采取了頑固對抗的态度。緻使談判無法進行下去。 30日,馬歇爾會見了國民黨代表,要求他們放棄“相當不妥協的立場”。

由于馬歇爾施加了壓力,國民黨才同意組織一個三人小組,由國共兩黨和美方各派一名代表參加,讨論解決與停戰有關的問題。 1 2月3 1日,國民黨方面又對中共所提出的三條建議作出了書面答複。與中共不同的是,國民黨的複文隻是籠統地表示可以停止一切軍事沖突,卻避而不談雙方軍隊均應各駐原地,并提出将“恢複交通”與停戰并提,實際上是以恢複交通為停戰的先決條件,確定停戰以後國民黨政府能夠繼續運兵。

可見,中共要求無條件停戰,國民黨則堅持有條件停戰,這就成了停戰談判中的主要分歧所在。

時間很快就到了1946年1月3日,馬歇爾分别向毛澤東和蔣介石送交了一份備忘錄,提出了他自己的建議。其主要内容是:立即停止一切戰鬥行動;停止一切軍事調動,但國民黨軍隊為接收主權而開入東北和在東北境内的調動除外;停止一切破壞交通的行動;一切軍隊維持其現時駐地。

這是馬歇爾在明顯地偏袒國民黨。

就在馬歇爾發出備忘錄的當天,中共代表團複函國民黨,同意建立三人小組進行談判。1月5日,雙方代表繼續協商,就三人小組和實作停戰的主要問題達成協定,決定由中共代表周恩來、國民黨代表張群、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組成三人小組,繼續磋商實施停戰的具體細節。

1月7日,三人小組在馬歇爾的重慶宅邸舉行第一次會議。會上,張群堅持要将國民黨軍在東北的調動作為例外,并寫進停戰令上。他還要求,允許國民黨軍隊接收熱河、察哈爾兩省的重要城市赤峰和多倫。

中國共産黨當然不同意。 1月9日,在延安的毛澤東緻電中共代表團:必須堅決拒絕蔣介石占領赤峰、多倫的要求,同時向馬歇爾聲明,由于國民黨軍仍然向熱河、察哈爾進攻,内戰尚未停止,美軍應同時停止向華北、東北運送國民黨軍隊,否則,一旦發生更大的軍事沖突,中共概不負責。

當天,周恩來便将中共的這一立場轉告馬歇爾。

經過十多天的反複磋商,1月1 0日,國共雙方停戰談判達成協定。下午3時,張群、周恩來分别代表國共兩方在《關于停止國内軍事沖突的協儀》上簽了字,作為調解人的馬歇爾也簽了字。協定規定:從1月1 3日午夜起,“一切戰鬥行動,立即停止”

《停戰協定》簽訂的當天,毛澤東依據協定,以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名義,釋出了停戰通告。在停戰指令生效的前一天,即1月1 2日,中共中央又發出了關于執行停戰指令的通告。在國共停戰談判中,國共雙方還簽署了《建立軍事調處執行部的決議》,協定規定:軍事調處執行部(簡稱軍調部)設委員三人,其中一人代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一人代表中國共産黨,一人代表美國政府。雖然,“美國參加軍事調處執行部僅為協助中國委員實施停止沖突指令”,但美方代表仍被邀請充任主席。三委員各有否決權,一切事宜均須經三人一緻通過。經三委員一緻同意的正式訓令,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的名義公布。

為執行建立軍調部的協定,中國共産黨、國民黨政府及美國方面都派出了自己的代表。葉劍英受中共中央派遣,出任軍調部中共代表,國民黨政府代表為鄭介民,美國方面的代表為美國駐華使館代辦羅伯遜。

在半年多的會談鬥争中.軍調部先後向各地派出2 9個執行小組,7個交通小組。

馬歇爾調停國共關系,對國民黨多偏袒,《停戰協定》背後雲谲波詭

▲1946年1月10日周恩來與張群簽署《關于停止國内沖突的指令和聲明》,右為軍調處美國代表馬歇爾。

1946年2月下旬,馬歇爾、周恩來、張治中三人軍事小組決定乘飛機到全國,主要是華北、華中各地巡視一遍。

第一站是到北平。

2月最後一天的下午2時許,在北平西郊機場上,一大群歡迎者已翹首等待三人小組的到來。人群中有國民黨北平行營主任李宗仁、東北行營主任熊式輝,還有北平軍調部的三委員。

不一會兒,一架銀色的美國C-54号巨型飛機出現在機場上空,降落在歡迎人群面前。

下了飛機,稍作休息,三人小組開始聽取北平軍調部三委員的工作彙報。

3月1日,三人軍事小組在軍調部三委員的陪同下,離開北京,飛往張家口、集甯等地。

到了張家口,聶榮臻設宴熱情招待大家。吃的菜一律是中國菜,但也有刀叉乳油果子醬。第二天,軍調部美方委員羅伯遜說,這頓飯是他在世界上所吃過的飯中最好的一頓。

摘自《決戰 華北解放戰争1945-1949》,袁德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來源:文彙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