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廖昌永參演歌劇《黨的女兒》:“七叔公”一角有挑戰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

10月28日、29日晚,國家大劇院版經典民族歌劇《黨的女兒》第二輪複排公演。本輪演出延續了上一輪的原班人馬,繼續由中國交響樂團團長李心草執棒,1991年歌劇《黨的女兒》原版導演之一汪俊執導,著名歌唱家雷佳、廖昌永、薛皓垠等領銜,國家大劇院歌劇演員隊、合唱團、管弦樂團以及中央民族樂團的演奏家共同上演。

廖昌永參演歌劇《黨的女兒》:“七叔公”一角有挑戰

雷佳在劇中飾演核心人物、高尚頑強的共産黨員田玉梅,她用唱演俱足的功底把田玉梅演繹得有血有肉。而歌唱家廖昌永飾演的采藥老人七叔公,則以“忠奸自古兩難容”“天大的重任我來挑”等唱段,呈現了一位老而彌堅、鐵肩擔道義的熱忱先輩。廖昌永和雷佳的精彩表演和唱腔,受到了觀衆的點贊。

廖昌永參演歌劇《黨的女兒》:“七叔公”一角有挑戰

廖昌永扮演的七叔公

廖昌永目前是上海音樂學院院長,教學工作繁忙,這次他是以特邀演員身份,參加演出。為了把角色演好,廖昌永全身心投入演出,精雕細琢地塑造人物,精神狀态也是劇中所有藝術家排演創作的真實寫照。

廖昌永參演歌劇《黨的女兒》:“七叔公”一角有挑戰

很少出演民族歌劇的廖昌永,第一次唱闆腔體,花了很多心思去琢磨,“從唱腔上不能把它唱成戲曲,又要保持戲曲的風格特點,是以需要從唱腔演唱方式上去研究。”

廖昌永參演歌劇《黨的女兒》:“七叔公”一角有挑戰

演慣了西方歌劇,再唱中國歌劇時,廖昌永認為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歌劇的宣叙調,“中國民族歌劇要有民族特色。該說的地方要說,但怎樣才能說好呢?語言邏輯重音應該放在哪裡,心理節奏和音樂節奏是否相符合?要在音樂行進過程中來完成道白,而且不脫節不突兀。我們需要去琢磨平劇演員怎樣來表現,歌劇演員要如何把他們的這些元素糅合在歌劇演出的表演系統中,和諧共生,這些都需要花時間去做調整和研究。”

對廖昌永來說,還有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是,七叔公是一位有豐富的生活閱曆,飽經風霜還帶着一定狡黠的老人家。“體态、語氣、聲音的色彩上要怎麼符合他的年紀?他的對話裡有很多雙關語,語氣表達應該怎麼拿捏?對我來講是有一點挑戰的。”廖昌永說。

廖昌永參演歌劇《黨的女兒》:“七叔公”一角有挑戰

廖昌永表示,這次和雷佳、薛皓垠等衆多藝術家參加國家大劇院版經典民族歌劇《黨的女兒》第二輪複排公演,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他自己也非常喜歡“七叔公”這個角色,“我參加演出,其實是給自己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從七叔公身上,我體會到中國共産黨人的奮勇擔當和自強不息。”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