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1年4月初,北韓戰場發生了兩件事,一件大事,一件奇特的小事。
大事,就是不可一世的麥克阿瑟在1951年的4月11日無奈下課了!
沒錯,是無奈地“被下課”,并不是他自願。
美國總統杜魯門也好,國防部長馬歇爾也好,還是麥克阿瑟手下的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也好,實在受不了這老頭了,隻能讓其下課。
因為此人一會喊着要擴大戰争,一會又說戰場上的功勞都是他指揮有方,一副桀骜不馴而又虛榮浮誇的樣子,實在不讓大家喜歡。
仔細看麥克阿瑟當年的照片,氣質上像極了“那年那兔那些事”裡的傲驕鷹醬。
那一件奇特的小事,就是志願軍42軍神槍手關崇貴把美國人的飛機打下來了,他準備接受處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接下來,我們聊聊關崇貴打下飛機的奇葩事情,以及之後的一些事迹,再談談“能用輕武器打敵機”對志願軍的影響。
<h1 class="pgc-h-arrow-right">1、志願軍戰士被美國飛機炸懵,“違規”開槍擊落敵機</h1>
七十年前的那場戰争,志願軍真心不容易。
起初,他們沒有飛機,沒有坦克,沒有戰艦,隻有簡單的陸軍武器。
但是,志願軍戰士有頑強不屈的堅強意志,還有面對困難時視死如歸的偉大精神。
當時,對志願軍而言,最讨厭的就是美軍飛機了。
那些美軍飛機的存在,逼迫志願軍隻能晝伏夜行,否則一定會挨轟炸。
除了作戰戰士面臨此窘境,志願軍的補給線也是飽受風險,被美飛機大肆轟炸,導緻衣物、藥品、彈藥的補給嚴重受到威脅。
每當美軍飛機出現的時候,就仿佛一群“無頭毒蒼蠅”在頭上盤旋,讓志願軍戰士煩不勝煩,卻又無可奈何。
如果忍不住,向敵軍飛機開槍了,别說打中不容易,很快就會來一大推“毒蒼蠅”,集體轟炸志願軍。
這情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電影《長津湖》裡就有展示,看着美軍飛機胡亂轟炸,戰士們隻能忍着,怕被發現了行蹤。
中國有句古話,叫“小不忍則亂大謀”,擔心志願軍槍擊美軍飛機後,會給大部隊帶來麻煩,是以,志願軍在前期有了一條鐵律:不準用輕武器對空射擊敵人的飛機。
于是,戰士們面對敵機來襲,隻能保持忍受,哪怕挨了狂轟亂炸,一樣如此。
這太讓人憋屈了!
1951年4月初,42軍那個叫關崇貴的神槍手,實在忍受不了敵人的超低空轟炸,舉起機槍,三個點射,就把美軍一架P-51的戰鬥機給打落了,而飛行員跳傘後,悲催極了,被自己之前炸斷的樹樁給戳死了,真的是罪有應得、大快人心啊!(原諒我這麼不善良)
關崇貴把飛機打落後,有點興奮,也有點擔心,興奮的是幹掉一個美國飛機,間接擊斃一個美國大兵;擔心的,是破壞了志願軍的規矩,這可如何是好?
很快,關崇貴也看開了,與其被敵人炸死,不如把敵人弄死,就算受處分,他也認了。
他做好了受處分的準備,沒啥大不了的,腦袋掉了就是個碗大的疤!
此事看起來是小,但如何處理?
四二軍的軍長吳瑞林等人感覺有些棘手,将事情回報給了志願軍作戰處,作戰處處長為難地找到了彭德懷。
如此,皮球踢到了志願軍司令這裡了。
彭德懷該如何處理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2、彭德懷說:真正的英雄啊,提拔三級使用!</h1>
其實,在關崇貴射擊美軍飛機之前,彭老總就考慮過這個事情,總是任由美軍飛機轟炸,也不是個事情。剛進北韓,要隐藏實力,不讓敵人知道我軍的數量,不讓敵人知道我軍的布局,是以,盡量不讓敵人發現我們。
但在第一、二、三、四次戰役後,情況已經變了,雙方互相之間已經有了大概的認識了,我們知道美國和多國部隊武器的先進,人家也大概知道我們參戰人員的數量,此時,需要靈活應變。
關崇貴的成功,意味着輕武器也可以擊落飛機。
這看似“違規”,實際上是一個突破。
于是,彭德懷皺着眉頭說道:“規矩是死的,而人是活的,這個戰士立了大功。以後可以打飛機,但是要注意戰術和地點。”
作戰處處長一聽,趕快下了通知:可以打飛機了,并授予關崇貴為“一級戰鬥英雄”。
本來,正在擔心會受到如何的處分,可轉眼間成了戰鬥英雄,關崇貴百感交集,這是坐了一回過山車啊!
那麼,什麼情況下可以打飛機呢?
根據各種資料來看,有這麼幾個條件。
一是各機關的神槍手,可以在關鍵場合射擊飛機,注意了,最好是神槍手,一般的戰士就是浪費子彈,《長津湖》中,段奕宏扮演的談子為就是射擊飛機的神槍手;
二是大家都在隐蔽的時候,不需要攻擊飛機,必須忍着,敵人沒有發現埋伏的軍隊,隻是試探着随意亂轟炸;
三是隊伍已經暴露,敵人飛機有目标地在狂轟亂炸,必須射擊敵人的飛機;
四是,小團隊作戰,比如在善後,比如單獨在執行任務,可以向飛機開火。
回到關崇貴那裡,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後,小關攻擊飛機的勁頭更足了,既然上司們說可以,那就給天上的美國鬼子好看!
很快,關崇貴帶了一個班掩護大部隊撤退時,碰到了大問題了:這群追擊的英軍,像一條條狼狗一樣,锲而不舍,追得很兇猛,戰士們毫不退縮,最後,隻剩下了關崇貴一個人。
42軍的神槍手,一個人獨自戰鬥在一線,子彈打光了,在地上撿起敵人的槍繼續戰鬥。
這就像一個武功高強的大俠,在輾轉騰挪、移行換位間,擊斃了一個個敵人。
就這樣,一個孤獨且勇猛無敵的戰士,靠着精準的射術,在山林間,和敵人周旋了三天兩夜,而上百名攻擊的英軍倒在了他的槍口之下。
敵人也不知道我方打掩護的部隊剩下多少人,天上的美國飛機轟炸了上百次,可關崇貴依然活着,隻是肚裡沒食了,精力越來越支撐不住身體了。
42軍軍長吳瑞林聽到後方槍聲不斷,派出兩個營回去瞅瞅。這一回去支援,關崇貴得救了,追擊的敵人退後了。
隻是,支援的戰士們看到關崇貴的樣子時,不禁流下了眼淚。
關崇貴獲救的一霎那,整個人突然軟了,站不起來了,而身邊放着的撿來的三十幾條槍,仿佛訴說着三天兩夜的一個個故事。
戰士們感歎道:這是真正的鋼鐵鬥士,這是無畏勇士的楷模!
事迹再次回報到了彭德懷這裡了,老帥激動了:真正的英雄啊,提拔三級使用!
就這樣,關崇貴升職到了副連長。
<h1 class="pgc-h-arrow-right">3、關崇貴“打下飛機”的事迹,拉開了輕武器攻擊敵機的序幕</h1>
“可以打敵人飛機了,可以打敵人飛機了!”
“42軍的關崇貴因為打落飛機而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彭老總親自認可的!”
一時間,志願軍裡面刮起了“打美軍飛機”的熱議,各軍各機關出現了有組織的打敵人飛機的熱潮。
其實,前三次戰役中,也有人在無奈之下打下過飛機,隻是根據規定,沒有對外說,也不敢對外說。
各機關私下裡對當事人以“功過相抵”處理了。
如今,彭老總都同意了,那些神槍手們仿佛突然被松綁了,在自己的隊伍裡互相交流着打敵機的經驗,而在合适的場合,個個不手軟,向美軍飛機頻頻下手。
美軍飛行員也懵了,志願軍膽挺肥啊,敢用輕武器打飛機了!可是,懵歸懵,美軍的超低空轟炸減少了,畢竟,風險太大了。
美軍飛機的超低空轟炸少了,精确度就有所降低了。
關崇貴是第一個凸現出來的打敵人飛機的英雄,接着,一系列奇迹出現了。
重機槍手楊德貴,十發子彈射落一架中型轟炸機,揚名志願軍内部。
而屈秀善,這個高射機槍手,也和關崇貴一樣,用了三發,隻用了三發,敵機就失控了,一頭栽到了地上,霎那間,摔成了好多塊。
這一幕,把屈秀善都看懵了,敵機怎麼這麼脆弱?怎麼沒看到飛行員跳傘?
估計,小屈把飛行員打死了。
雖然,輕武器攻擊敵人飛機是從42軍開始的,但,最會打敵機的不是42軍,而是1951年三月才來北韓半島的15軍。
15軍就是後來出了很多英雄的15軍,黃繼光、邱少雲都是出自這支部隊,上甘嶺戰役,15軍就是絕對的主力。
論打飛機,15軍的133團,曾在兩天内打下過五架敵人飛機,四天内,也曾擊落過11架飛機。
一個恐怖的資料:在15軍回國後經過統計,他們在北韓戰場期間,總共擊落、擊傷882架美軍飛機。
這是個了不得的成就,15軍無愧于鐵軍稱号!
北韓戰争已經過去幾十年了,關崇貴擊落飛機也有70年了,彭老總也已經逝世47年了,但彭老總那兩句話好像還回蕩在空中,久久不散:
“規矩是死的,而人是活的,這個戰士立了大功,以後可以打飛機....”
“真正的英雄啊!提拔三級使用!”
參考書籍:《決戰北韓》
《中國人眼中的北韓戰争》
《北韓戰争:塵封六十年的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