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沙家浜》女主角紅極一時,但其夫鮮為人知——“阿慶嫂”家事

作者:作家沙金成

胡傳魁:阿慶哪?

阿慶嫂:還提哪,跟我拌了兩句嘴,就走了。

胡傳魁:這個阿慶,就是腳野一點,在家閑不住哇。上哪兒了?

阿慶嫂:有人看見了,說是在上海跑單幫。說了,不混出個人樣來,不回來見我。

《沙家浜》女主角紅極一時,但其夫鮮為人知——“阿慶嫂”家事

現代平劇《沙家浜》最精彩的場面——智鬥,左起刁德一、阿慶嫂、胡傳魁

現代平劇《沙家浜》這段經典對話,相信40後、50後還應該記得。這可是當年人人都會說的台詞。說來有趣,當年這部"樣闆戲"搬上銀幕後,人們私下議論的最多的,并不是戲裡的"高大形象"如何如何,而是阿慶嫂的丈夫是誰,進而關心到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洪雪飛的家庭。據說,當時給她寫信的人很多:有毛遂自薦求婚的,有熱心當紅娘搭鵲橋的,還有甘願當兒子的……

1974年我在部隊服役期間聽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步兵連的連長在全連晚點名時想調節一下氣氛,調侃說:樣闆戲好是好,就是主要角色都是單身,《沙家浜》的阿慶嫂倒是有丈夫,還去跑單幫了,連面也沒露。結果,這件事被上級得知,這位連長被安上"攻擊樣闆戲"的罪名受到嚴厲處分。

新時期以來,随着文藝春天的到來,戲劇舞台百花齊放,八個樣闆戲雖然淡出了觀衆的視野,但是那些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卻深深地留在了觀衆心中。

1988年夏,我得知洪雪飛來到我所知的城市,立即前去拜訪。 光陰荏苒,這位昔日風華正茂的女演員此時已經47歲了,但神采依存,藝術青春猶在,看上去仍然有一種"開茶館的"氣派,待人"不卑又不亢"。 我們的話題是從她的家事開始的。

"我夫妻劉弼漢現在是北京平劇院演出管理處副處長。我們有個女兒,已經14歲了。"作了這樣簡單的介紹,洪雪飛頗動感情地回憶起她個人的生活和藝術曆程…… 她的童年和少年是在被稱為"人間天堂"的杭州度過的。她不同許多有成就的戲劇演員出身于梨園世家,父母都與舞台無緣,可她卻迷上了戲劇。1958年高中畢業後,她考入了北方昆曲劇院,學業三年,師事昆曲表演藝術家韓世昌、白雲飛、馬祥麟。經沈盤生、葉仲曦等老師的精心培養,又得到南昆沈傳芷、朱傳茗等前輩的輔導,她的表演技藝大有長進,并學會了四五十出昆曲旦角戲,在昆曲界成為嶄露頭角的新秀。正當她要在昆曲這門古老的藝術領域裡大顯身手的時候,那場史無前例的"文革"開始了,昆曲也遭到了"橫掃",劇院被強令解散,洪雪飛調入北京平劇團,改學平劇青衣。由于形勢所逼,傳統戲一律下馬,隻準演現代"樣闆戲",女演員"花旦都學李鐵梅,青衣都唱阿慶嫂",洪雪飛自然不能擺脫命運的安排。她是個幹一行愛一行的人。由于基本功紮實,再加上虛心好學刻苦練功,一年後她已能上大戲唱B角了。後來,老演員被批靠邊,到《沙家濱》拍電影時,洪雪飛成了當然的"阿慶嫂"。她的表演細膩傳神,唱腔清新優美,情感真摯動人,一時轟動全國。

洪雪飛成了名人!藝術上的成功固然給她帶來了很大喜悅,但與此同時,生活的苦惱也在折磨着她。當時,洪雪飛已與劇團樂隊的一位二胡演奏員确定了戀愛關系。這位情郎就是她後來的丈夫劉弼漢。他們在共同的事業中建立了感情,互相了解,心心相印,彼此相愛。不幸的是,劉弼漢因參加對"樣闆團"造反的組織,而"樣闆團"是江青欽定的,就被扣上了"反革命"的罪名,打發到"牛棚"去接受改造。這對洪雪飛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在"政治挂帥"的當時,按照有些人的邏輯,他們兩人隻能分手。一個是改造對象,一個是正在走紅的明星,即使不用"棒打",也會"鴦鴛兩分散"的!然而,洪雪飛卻做出了令人吃驚的抉擇:結婚!

結婚,對于普通演員來說,實在是件簡單的是,可到了洪雪飛這樣的名角身上就變得複雜了,尤其是她選擇了那樣個對象,就更成了嚴重的問題。一時間,她成了輿論中心。有的人說,"樣闆戲"主演找個"反革命",界線不清;有的人勸,憑你的名氣找啥樣的沒有?偏要跟這樣的人受牽連,圖啥?還有的人威脅,如果和這樣的人結婚,就得考慮你的前途……誰也想不到,平時待人随和的洪雪飛,竟和阿慶嫂一樣,"膽大心細,遇事不慌",頂着輿論的壓力,終于與劉弼漢結成良緣。事情到此并不算完,他們結婚後,有些人還不死心,極力挑動洪雪飛離婚。她硬是不予理睬,久而久之,那些人才知道,她是鐵了心的,是個"不尋常"的女人。

愛情可以戰勝輿論,卻無法改變現狀。新郎還得到郊區的幹校去,每個月隻能回城一次與新娘團圓。這和"跑單幫"的阿慶沒什麼兩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分别的痛苦洪雪飛能夠忍耐,對親人的挂念卻使她寝食難安。丈夫患了肺病,需要增加營養。但在"牛棚"每天隻能喝白菜湯,還不準從家裡帶菜。幹着繁重的農活,吃得這樣差,身體要垮的啊!那幾年,洪雪飛就是在提心吊膽中度過的。

最可氣的是,他們生兒育女的權利都受到了限制。江青有個謬論:演員不要生孩子,讓老百姓去生吧!一道"聖旨",害得洪雪飛33歲才有了一個女兒。

慶幸的是,這對"患難夫妻"終于看到了"四人幫"的垮台,劉弼漢的莫須有的罪名也随之取消,得到公開平反。人們敬佩洪雪飛在"四害"橫行時所表現出的高尚品質,對她給予公正的評價,認為她盡管主演了江青插手的樣闆戲,但并沒是以像有些人那樣喪失人格,賣身投靠。

講到這裡,我問洪雪飛:"你那時為什麼一定要和背着反革命罪名的劉弼漢結合呢?"她不假思索地回答:"當時我很年輕,看不出政治局勢。但我從直覺上感覺到,他是冤枉的。他是一位複員軍人,熱愛黨和社會主義,怎麼會是反革命呢?在我們的接觸中,我認為他很有頭腦,組織能力很強。後來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洪雪飛忙着演出,劉弼漢從幹校回來後無事可做,便充當了"後勤部長",帶孩子、洗衣服、做飯全包了。他的支援為洪雪飛在藝術天地展翅翺翔奠定了基礎。洪雪飛演出頻繁,連連獲獎。1984年,她以成功地扮演傳統昆曲《長生殿》中的楊貴妃而榮獲戲曲界最高獎全國戲劇梅花獎。幾年後,她參加拍攝的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與北方昆曲劇院合作錄制的電視連續劇《南唐遺事》獲"飛天獎"戲曲藝術片二等獎、全國戲曲片評比一等獎。

洪雪飛告訴我,戲劇界的改革,給劇團帶來了生機,她夫妻的組織才華也得到了施展的機會。劉弼漢當了處長後,工作也忙起來了。但她很了解,也希望他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最後,洪雪飛說:"家務活夫妻之間多分擔些,互相支援和了解,家庭就不會有沖突。我們從來沒因為家事吵過架。"說完,她笑了,笑得那樣甜蜜,讓你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幸福。

告别洪雪飛,我寫了一篇通路記刊登在《今天》雜志上。1994年秋,我從媒體得知她遭遇車禍不幸去世。當時新疆克拉瑪依煉油廠要慶祝建廠35周年,邀請了洪雪飛和另外一位相聲演員演出。洪雪飛本來計劃在12到16日在首都人民劇院演出。為了去新疆,她請了病假,自京飛抵烏魯木齊市,再乘面包車趕往300公裡以外的克拉瑪依油廠。途中,因為司機沒有休息好疲勞駕駛,把車子開翻掉到了3米深的溝裡,洪雪飛不治身亡,當時僅有53歲。她的遺體于9月27日由飛機運返北京。對于其善後的處理,當時有人認為:"不是公差,不必開追悼會了。"而一位中央上司卻堅持:"這是一個藝術家,對平劇有貢獻,應該開追悼會,還應該發撫恤金……"10月9日,北京八寶山第一告别室舉行了兩小時有500多人參加的悼念活動。洪雪飛一生就此畫上了最後的句号。洪雪飛的丈夫将其補償撫恤金十萬元全部捐出,設立了"北京青年京昆演員洪雪飛鼓勵獎"(後更名"北京市青年戲曲演員洪雪飛鼓勵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