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将鹽溶于湯裡,這五位青年教師春風化雨,激發起大學生“我要成長”的主動性

在2020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表彰名單裡,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旅遊外語學院學生工作青年團隊赫然在列。這是一支由5位青年教師組成的隊伍,也是一支面向近800名青年學生開展工作的隊伍。作為基層輔導員,作為學院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幹力量,他們日夜堅守在大學生教育、管理、服務的第一線,為學校的改革、發展和穩定,為培養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靠理想信念凝聚力量

旅遊外語學院學生工作青年團隊共包括李鑄濤、王蔚、魏天宇、劉丹甯、鄧美琪五位老師,他們均為中國共産黨黨員。盡管年齡有差别、經曆不一樣、分工各不同,但他們有着共同的政治身份和理想信念。

将鹽溶于湯裡,這五位青年教師春風化雨,激發起大學生“我要成長”的主動性

上黨課是共産黨員日常學習的重要形式,也是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黨員培養、發展的必需步驟。旅遊外語學院近年來輔導員人數較少,工作負擔較重,如何将個人黨性覺悟的提高和開展輔導員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一直是這個團隊思考的問題。自己學,還是讓輔導員和學生一起學?他們選擇了後者。為了貫徹落實上級黨組織關于學“四史”、黨史主題教育等相關要求,他們精誠團結、分工協作,通過實地考察紅色遺址、舉辦紅色景點外文解說比賽、設計紅色旅遊路線、與政府部門開展黨團共建等各種形式,引導大學生了解黨的發展曆程、了解黨在不同時期的路線方針,不斷增強青年學生對黨的認同感和榮譽感,同時,也提升了他們旅遊相關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獲得了思想和能力的雙豐收。據介紹,2019-2020學年僅在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上,學院就有5個團隊15名學生獲得各類獎項,3名輔導員獲得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号,學院也是以獲得優秀組織獎。

“共産黨員是我們共同的政治身份,理想信念是我們強大的力量之源。我們雖然人少,但是力量不小。因為團結友愛,彼此信任,是以我們能夠凝聚起更多的力量,把我們的工作做好。”負責學院學生工作的李鑄濤說道。“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學院黨總支組織員王蔚也向記者表達了類似的感受:“我們之間不僅有工作上的同志關系,更有生活中的兄弟姐妹情誼,隻有團結才可能有力量,我為身在這樣的團隊而感到幸福。”

用創新思維推進工作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過程,隻有通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将“鹽”溶于“湯”裡,激發起大學生“我要成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思想政治教育才會更加有效。

将鹽溶于湯裡,這五位青年教師春風化雨,激發起大學生“我要成長”的主動性

旅遊外語學院學生工作團隊聚焦工作形式的創新,着力解決部分學生對于各類校園活動懶、慢、散的态度,最大限度地變“要我來”為“我要來”。各類校園活動是大學生成長的重要課堂,為了有效激勵大學生的積極性,他們給每一項活動賦予分值,并制作成專門卡片記錄每位同學的參與情況,并同期末評議和評獎評優結合起來。同樣的創新思維展現在更多方面,為了讓更多的同學樂于參加勞動教育,他們與校内休閑農莊和校外鄉村街道開展共建,寓教于樂,引導同學們體驗勞動樂趣;為了強化班級概念,提升集體凝聚力,他們組織同學開展文化建設,取班名、做班徽、展班旗;為了更有效地開展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他們組織新媒體社團,借助同學們自己的喉舌釋出校園資訊,傳播青春正能量;為了給畢業生最難忘也最有教育意義的畢業留念,他們為每位同學制作了含有學院辨別的印章,用以提醒畢業生“人無信不立”。

将鹽溶于湯裡,這五位青年教師春風化雨,激發起大學生“我要成長”的主動性

學院團總支書記劉丹甯說:“現在的大學生資訊管道廣泛,見多識廣,如果沒有讓他們眼前一亮的方式,很多工作效果會大打折扣。我們緊緊抓住‘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嘗試多種形式,争取讓我們的每一項工作入心入腦。”負責心理和園區闆塊工作的鄧美琪也提到:“如何把我們想給的和學生想要地對接起來,這一點很重要。創新工作形式,對接學生話語系統,是我們達成教育目的的前提,否則,很多付出都是浮于表面的。”

以無聲大愛引領青年

有人說“教育是一片樹葉搖動另一片樹葉,一顆心靈感化另一顆心靈的過程”,旅遊外語學院學生工作青年團隊的工作也恰是一群青年引領更多青年的過程,他們用對工作的奉獻精神和對學生的無聲大愛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一屆又一屆學生。

學生工作一向内容繁多,事情瑣碎,遇上突發或緊急情況更是大得考驗。為了保障正常工作和應激事件都得到妥善處理,他們每人每周都要值晚班一次,不時地留宿學校或周末加班也不算稀奇,每年寒暑假為了完成畢業生就業和征兵工作,多次加班更是常事。很多學生會對他們說:“老師不要太辛苦,要照顧好自己”,對他們而言,學生一句了解和支援勝過一切。盡管有時沒空吃飯,有時忘記班車,但他們對學生的事情卻從不疏忽。哪個學生近期和宿舍同學不愉快了,哪個學生手術後需要複查了,哪個學生被詐騙後心情不好了,哪個學生家裡發生變故需要疏導了,甚至哪個學生近期失戀需要安慰了,他們都記得格外清楚。軍訓時給當月過生日的同學過一個集體生日,送一份生日蛋糕,引導思念家鄉的同學給爸媽寫封家書,這份溫暖令很多同學感動不已;辦公室有位學生助理家境不好,他們就格外關愛,給他買零食,送他衣服,請他吃飯,鼓勵他自信陽光,直面生活困難……

将鹽溶于湯裡,這五位青年教師春風化雨,激發起大學生“我要成長”的主動性

“學生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有難以衡量付出和無法計算收獲的特點,學生成長也難以量化。我們相信,隻要我們善良,我們便能播種善良,隻要我們有愛,我們便能收獲大愛。”負責學院資助闆塊工作的魏天宇老師堅定地相信這一點。

欄目主編:王志彥 文字編輯:王志彥

來源:作者:王志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