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桉樹破壞環境?廣西林業局:部分屬實,建站監測是否污染水源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網站5月11日消息,廣西公布了第20批群衆信訪舉報轉辦和邊督邊改公開情況。其中,廣西自治區林業局表示,種植桉樹是否污染水源,目前尚無定論,社會争議較多,自治區林業局已在七坡林場建設了一個固定生态監測站進行連續監測。廣西林業局稱,将進一步強化桉樹種植管理,加大桉樹種植結構調整力度。

信訪人反映稱:廣西全區各地因種植速生桉樹造成水土流失、地闆闆結、很多植物物種、動物物種已經消失。并且使得在田地中種植的農作物極易腐爛變質,離地三五天後便會有桉樹味,導緻農民不敢在溪邊種植農作物;水質污染嚴重,雖清但臭,由此大量農田荒廢,嚴重的破壞了生态環境。

對此,廣西林業局調查核實情況後表示:1.種植速生桉造成水土流失、地塊闆結問題部分屬實;2.種植桉樹影響農作物,造成水質污染,破壞生态環境問題部分屬實。

不過,該局又對上述情況進一步解釋:1.桉樹人工林對貧瘠土地有恢複作用,對輪伐林地沒有不可轉變的地力衰退現象。過去一些地方種植桉樹由于撫育不到位、多代連作、施放化肥等,可能會造成一些土壤闆結。但隻要做到科學經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經過國内外許多專家的科學論證,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能夠證明桉樹對土地、其它農作物和人類健康産生有害影響,廣西也沒有發現因飲用桉樹林中流出的水而中毒的案例。桉樹作為一個全球性樹種,與其它所有樹種一樣,同樣具有生态、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同樣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吸碳制氧功能,種植桉樹是否污染水源,目前尚無定論,社會争議較多,自治區林業局已在七坡林場建設了一個固定生态監測站進行連續監測。事實上,近年來廣西的地表水品質一直不斷改善。從生态環境部釋出的全國地表水品質考核結果來看,2020年度廣西有9個地級市進入全國水品質最好的前30名,其中4個進入前10名;2021年1-3月,廣西共有10個地級市進入全國水品質最好的前30名,其中6個跻身前10名。

廣西林業局表示,将本着實事求是的态度,科學發展桉樹産業,進一步強化桉樹種植管理,加大桉樹種植結構調整力度,讓全社會正确了解桉樹。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近年來,桉樹作為一個經濟樹種,在許多地方被大面積種植,但不少觀點認為其對生态環境,尤其是水資源産生破壞。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釋出的公告,自治區林業廳早在2014年12月,就圍繞規範桉樹種植、調整樹種結構問題,下發了《關于印發進一步調整優化全區森林樹種結構實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桂林發〔2014〕28号),對桉樹種植進行限制。

據南國早報報道,南甯市上林縣、桂林恭城等地區更是直接釋出了“禁桉令”。

與廣西相鄰的廣東省,桉樹種植也受到關注。2019年6月,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答複李庚原等廣東省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限制桉樹種植的建議”稱,“今後,我廳将根據廣東經濟社會和林業産業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正确引導社會輿論,加強宏觀指導和技術指導,積極引導和規範桉樹人工林适地種植、适度發展。同時,結合重點林業生态工程建設,加快布局不合理的桉樹更新改造,推動重點生态區位的桉樹林有序退出。此外,還将積極探索桉樹改造生态補償機制,加快桉樹改造步伐,讓經營者利益不受損,社會群衆得生态。”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當時在答複函中還就桉樹是否有毒等問題詳細分析稱:“對于桉樹是否釋放含有橡膠基質的碳氫化合物與二氧化碳結合形成臭氧,經咨詢中國林科院熱林所、華南農大、省林科院、雷州林業局的桉樹專家和教授,目前沒有科學依據證明有此現象。實踐中,很多林農在桉樹人工林裡常年累日地工作,也沒有體驗到傳說中桉樹所謂的毒副作用,如廣東的雷州林業局、廣西的高峰林場等,他們幾十年都種桉樹,也沒聽說過有職工受到此類毒害。再說桉葉油是一種很好的香料,是以說桉樹會産生對人體不利的物質是一種沒有科學依據的誤傳。”

責任編輯:湯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