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領巾研學」從一粒稻谷開始

「紅領巾研學」從一粒稻谷開始

我們每天都吃着香噴噴的白米飯,但是有思考過白米飯是怎麼來的嗎?

秋收時節,稻浪翻騰,紅領巾們在柳南區文化館的帶領下來到螺蛳粉小鎮,開展了一場水稻研學活動,探索一粒米的前世今生。

「紅領巾研學」從一粒稻谷開始

豐收的季節,成片成片的金黃水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引得他們連連贊歎,大家帶好手套,在老師的帶領和示範下,拿起鐮刀收割稻谷。孩子們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接觸,蹲下身、彎下腰,一手握稻、一手握鐮刀,收割起來有模有樣。動作雖然有些笨拙,但是收獲滿滿,親身體驗了一把豐收的樂趣。

「紅領巾研學」從一粒稻谷開始
「紅領巾研學」從一粒稻谷開始

割完稻谷,紅領巾們抱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去打稻。來到脫粒機前,孩子們變成了好奇寶寶,“這是什麼呀?”“這個應該怎麼用呢?”在一片稚嫩的疑問聲中,老師一一解答。然後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腳踩踏闆,雙手緊握稻谷,把稻穗送進滾筒裡,然後左右翻面,把谷子打下來。這個過程可得牢牢把稻谷握住,一不小心,手上的稻谷直接就會被一股大力吸進打稻機。

「紅領巾研學」從一粒稻谷開始
「紅領巾研學」從一粒稻谷開始
「紅領巾研學」從一粒稻谷開始
「紅領巾研學」從一粒稻谷開始
「紅領巾研學」從一粒稻谷開始
「紅領巾研學」從一粒稻谷開始

看着手裡的稻谷脫變成一粒粒晶瑩剔透的大米,大家發出陣陣感歎,見證一粒稻谷變成大米的神奇之旅。

「紅領巾研學」從一粒稻谷開始

一粒米在成為手中香噴噴的白米飯之前,默默經曆了3千多個小時,紅領巾們經過一天的研學,完整體驗了割稻、打稻、脫殼的全過程,了解了一粒種子到大米的神奇之旅。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喚起了大家對大自然的熱愛,對食物的珍惜,對勞動的尊重。

「紅領巾研學」從一粒稻谷開始

【來源:文化柳南】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