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了開元盛世之後,唐玄宗李隆基開始自滿,沒有了先前的勵精圖治精神,也沒有改革時的節儉,沉迷于楊貴妃的美色,任人也不再唯賢,外戚、宦官開始亂政,軍隊幾乎駐紮邊疆,大唐政權内輕外重,中央集權逐漸出現衰弱。
三鎮(平盧-遼甯朝陽、範陽-北京、河東-山西太原)節度使安祿山和同鄉史思明打着清理外戚楊國忠的旗号發動了安史之亂。
史思明率安祿山的精銳部隊駐紮在黃河南岸,防禦中央軍渡過黃河。而駐紮在黃河北岸和史思明對峙的是唐朝名将李光弼。
李光弼當時隻有5000人馬,兵力單薄,根本不敢主動渡河進攻,而史思明的任務主要是防禦,阻止李光弼等中央軍渡河。如此一來,兩軍就隔河對峙起來。

一代名将李光弼(圖檔來源網絡,侵權聯删)
兩隊人馬既然不能真刀真槍地直接開幹,那麼總得幹點什麼,互相震懾震懾。冷兵器時代,除了比人多,那就是看誰的馬壯了。戰馬的品質那是最能代表軍隊的戰鬥力和快速反應能力了。就像現在的閱兵一樣,沒事把核武器拉出來亮一亮,也能讓對手不禁後背冒冷汗,在心裡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史料有記載“史思明有戰馬千匹,每日洗馬于河南,以示其多”。安祿山和史思明都是胡人,又擁有着大唐王朝的絕大部分軍隊,他們的戰馬都是在北方大草原上精心飼養出來的公馬,彪悍威猛,戰力十足。史思明自是得意,人比你多,馬比你壯,沒事就把戰馬拉到河邊上去洗一洗,亮一亮,反正隻要能把你李光弼吓得不敢渡河就行了。
而李光弼這邊都是些中原馬,在對面那些彪悍的公馬面前簡直就像寵物。李光弼的士兵隔河看着對面的戰馬,再看看自己的寵物馬,一個個搖頭歎息說這仗是沒法打了。
作為統帥,李光弼肯定不能和士兵一樣,他對士兵說:“我們打不過他們的兵器,那我們就想辦法讓他們的兵器消失。”大家都認為那根本不可能。李光弼自信地說:“等着瞧!”
“光弼乃于諸營檢得牝馬五百匹。”“牝馬”母馬也。李光弼派人從各軍營中找來母馬500匹,而且都是那種帶崽的母馬。待到史思明部又出來河邊洗馬時,李光弼命人将小馬四蹄捆綁起來,留在城内,然後把500匹母馬牽到河邊。
因為馬媽媽不在身邊,又被捆住腳,小馬們就會大聲嘶叫,母馬聽到小馬的呼叫,就也會跟着嘶叫。相信在鄉下放過牛的同志都很好了解這一點,一般小牛崽和牛媽媽走散了,都是通過互相撕心裂肺的嘶叫來找到彼此的。
河對岸正在洗澡的史思明的那群烈公馬,聽到河對面的母馬群的嘶鳴,頓時都望向了對岸。哦豁,一群青春少婦正在那裡盡情釋放着美麗的憂傷。烈馬們的荷爾蒙立馬暴漲,那是愛情的味道,那一顆顆小心髒頃刻躁動起來,我要暴躁!
奔騰的戰馬(圖檔來源網絡,侵權聯删)
烈馬們開始不安地原地轉圈。去你的戰鬥,我要去找青春美少婦,去讓荷爾蒙激蕩,去尋找我的愛情。
還沒等洗馬的士兵反應過來,公馬們就像離弦的箭一樣射了出去,黃河水都被迫不及待的它們掀起了巨浪。
“思明戰馬悉浮渡河,光弼盡驅入營。”隻一會工夫,史思明的那些戰馬就都成了李光弼的上門女婿,被李光弼的士兵盡數牽入城内。
正當史思明絞盡腦汁想他的戰馬為何叛逃自己時,李光弼已經用那些公馬把自己的軍隊武裝起來向對岸發起了進攻。
史思明不戰而逃。
戰場厮殺(圖檔來源網絡,侵權聯删)
@理史君有話說:
1. 當硬體處于弱勢時,那就比腦子;
2. 遇到困難,唉聲歎氣沒有用,想辦法解決才是王道;
3. 另辟蹊徑往往能收獲意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