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東西共祖名帝喾 商周始祖是他兒

上回書确定女娲、伏羲和少昊是母子、父子關系,本回書再說帝喾:按《中國那些亊兒——夏商周》說:“帝喾位立上古五帝之一,是颛顼帝的侄子。”,又說:“颛顼少時便天資聰明,頗得叔父少昊青睐,并曾經恊助過叔父治理過百鳥之國。”這裡說颛顼稱少昊為叔父,是少昊的侄子,又說帝喾是颛顼的侄子,這便是說:“帝喾是少昊的孫子。”
司馬遷《史記》為此作了證明,他說:“高辛父帶極,帶極父曰玄嚣…”,高辛即帝喾,玄嚣是少昊,少昊的兒子是帶極,帶極兒子帝喾是少昊的孫子。
玄嚣的封地在青陽,也就是說:帝喾生于青陽,長于青陽,玄嚣的子孫多住青陽。青陽就是淮陰泗洪縣青陽鎮。
帝喾母親國英,懷妊十一月生帝喾,帝喾生而祥靈,初生時即能自言其名“夋”。其長相尤為特奇,頭似鳥,生有兩個小角,身軀像個猴子,極其瘦小,全身毛發密布,一隻腳,若想走路,還得拄着拐棍。母見其神異,龆龀有德,異常高興。
此書這樣描寫帝喾,實際就是說:帝喾是鳥圖騰的後代,是少昊氏的後人,非黃帝之重孫。說是黃帝的重孫,那是戰國時代人的亊,把黃帝排在第一位,一切以黃帝為第一始祖而排列的,其實並非是這麼一回亊。
說帝喾一隻腳,其實也並非一隻腳,是說雙足不能前後邁步,像麻雀一樣跳躍着前進,這說明帝喾是鳥氏族。
帝喾起興之地在高辛,因而史稱高辛氏。高辛在哪裡?史書沒說,現在史學家研究:高辛就是商丘,帝喾發迹于商丘,亦在商丘建都。
據說:那時有九個國家聯合起來攻打颛顼國,颛顼見侄兒喾已有十五歲,聰明機靈,足智多謀,颛顼問喾:“有此情況應該怎麼辦?”喾答曰:“九個國家同時攻打我們,我們不能和他們硬拼,硬拼力量不夠,首尾不能相顧,肯定是要吃大虧的。 ”颛顼又問:“依你之見,看看怎麼辦為好?”喾回答:“九個國家雖然人多,行動一緻,但彼此也有沖突、各有各的提防,各自有各自的打算,都想多占些我國的領土。是以,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的心裡,想辦法離間他們,使他們内讧,我們不出兵,坐山觀虎鬥,待他們打得精疲力盡,人乏馬累之時,再出兵襲擊,豈不可以一舉得勝”。颛顼聽了喜出望外,連連叫好,吩咐人去辦。
這九個國家果然中計,打成一鍋粥。等他們人困馬乏的之時,颛顼派精兵,一舉打敗他們。用喾此戰略戰術,果然成功,粉碎了九國聯合進攻,取得很大的勝利,是以喾立了頭功,被颛顼封到“辛地”,辛地的大小亊務一切由喾掌管。
辛地這個地方地勢低窪,經常發大水,洪水來了老百姓就要搬家,遷到新地,新地如發洪水,還得再搬遷回來,這樣往往返返,老百姓生活不得安甯,很窮。喾見此亊,憂心忡忡,他想辦法要把地勢墊高,但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墊高的速度沒有大水漲的快,看看這墊高的土地,又被洪水呑沒了。
喾有帝王之氣,有神話傳說說;他一氣跑到天庭,和天帝據理力争,對天帝說:“既然上天讓人誕生,為何又刻意難為人類?絕人生路?”天帝無話可對,同情帝喾,便派天神把辛地增高了,使洪水再也不能淹沒它,百姓不必再東躲西藏,可以紮紮實實地重建家園,安居生活。從此“辛地 ”名字改了,改稱“高辛 ”,帝喾也是以就被稱為“高辛氏了”。
帝喾名曰“夋”,帝喾也叫帝夋,他頭似鳥,一身鳥性很足,愛交鳥朋友,他交的五彩鳥,即鳳凰。 鳳凰有三種,一是鳳鳥、二是鸾鳥、三是凰鳥;五彩色色,很象錦雞、孔雀,五顔六色,絢麗多彩,不食人間煙火,經常起舞唱歌,隻要一現人間,天下就會萬事大吉。
春秋時,孔子聲稱:“鳳鳥不至”,即是說他生不逢時,偏偏生在這戰争年代,民不聊生。
《左傳、昭公元年》有載:“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沈實,居于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幹戈,以相征讨。 後帝不臧,遷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沈實于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亊夏。”
這段文字的記述,不宜計較其中真實,神話成份很重,究其實質,商星、參星之說,仍是帝喾作為東西方共祖的前奏相征,王氣的展示,預示作他偉大而神聖,他的兩個兒子、就是兩顆星辰,即商始祖契、夏始祖稷。商星阏伯即商祖契,參星沈實就周始祖稷。
這阏伯、沈實,就是後來很多書都說的:“帝喾有四妃、四子;元妃有邰氏之女姜源生稷、次妃有娀氏之女簡狄生契、次妃陳鋒氏之女慶都生堯、次妃娵訾氏之女常儀生摯,四子皆有帝位。”商星即商始阏伯、契:參星就是夏先主後稷。
欲知後亊,細聽下回分解:
注:《中國那些亊兒、共祖帝喾》第71頁。見《中國那些亊兒、夏商周》第65頁。
見《史記、五帝本記》第3頁。 見《中國那些亊兒》第丶7
見《古神話選釋、帝喾》第203—204頁
什麼原因又未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