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建立的湘軍之中,有兩員悍将,被譽為“多龍鮑虎”。
“多龍”,指的是多隆阿。
多隆阿,字禮堂,呼爾拉特氏,滿洲正白旗,生于1817年。多隆阿最初并不屬于湘軍。1853年,太平軍北伐時,清軍調集僧格林沁親王率領八旗軍隊前往圍攻,多隆阿随即進入關内,與太平軍作戰。1855年,多隆阿率部進入湖北,配合湘軍作戰,并接受湖北巡撫胡林翼的節制,正式成為湘軍中的一員。

“鮑虎”,指的是鮑超。
鮑超,字春霆,夔州安坪藕塘(今重慶奉節)人,生于1828年。1852年,欽差大臣向榮在湖北宜昌招募軍隊,平定太平軍,鮑超加入這支軍隊。1854年,曾國藩建立湘軍時,看中了鮑超作戰勇猛,将他召到部下,成為湘軍的将領。1855年以後,鮑超奉命參與收複武昌之役,接受了湖北巡撫胡林翼的節制。
多隆阿和鮑超都以敢打硬仗、屢立奇功聞名。他們在湖北、江西、安徽等地作戰時,配合默契,多次打敗太平軍。不管是曾國藩還是胡林翼,都對他們贊不絕口,奏報朝廷為他們請功求賞。可是,在1859年,他們之間卻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
那幾年,曾國藩、胡林翼等人率領湘軍一直在安徽與太平軍惡戰。湘軍志在圍攻安徽重鎮安慶。而在圍攻安慶之前,必須要掃清外圍陣地。于是,1859年2月初,湘軍抵達位于安慶西面的太湖縣,向駐守在太湖縣的太平軍發起進攻。
當時,湘軍購買了一批洋槍洋炮,實力大增。但是,太湖縣城四面環河,形成天然的護城河,使得湘軍難以發揮洋槍洋炮的威力。雙方在太湖縣城對峙了半年之久。到了秋天,太平軍名将陳玉成坐鎮潛山,陸續增兵,援助太湖縣城。如果按照這種形勢發展下去,湘軍将會遭遇挫敗。
“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候,負責統一指揮的荊州将軍都興阿因為生病,離開戰場。參與進攻的3支軍隊分别屬于多隆阿、鮑超、唐訓方統領,一時之間陷入群龍無首的困境。顯而易見,必須從多隆阿、鮑超、唐訓方3人中選擇一人出來擔任主帥,才能繼續作戰。
那麼選擇誰來擔任主帥呢?唐訓方時任湖北糧道,是文官出身,不具備當主帥的條件。多隆阿和鮑超都是久經沙場的悍将,都具備擔任主帥的能力和水準,這讓胡林翼感到很為難。
其實,按照曾國藩的意思,是選擇鮑超作為主帥。因為多隆阿是八旗出身,曾國藩很難調動指揮。不過,胡林翼經過反複權衡考慮,決定由多隆阿以福州副都統的身份擔任主帥,統一指揮3支軍隊。這就意味着,鮑超、唐訓方都歸多隆阿節制。
鮑超當然不服氣,與多隆阿發生了沖突。這讓曾國藩頭疼不已。大敵目前,自己陣營兩名猛将卻不和睦,勢必影響到士氣和戰局的發展。胡林翼也感到憂心忡忡,決定親自出馬,來調和多隆阿與鮑超之間的沖突。
不久,胡林翼來到太湖縣,将鮑超和多隆阿都約來見面。胡林翼對他們,特别是鮑超好言勸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胡林翼的諄諄善誘下,鮑超和多隆阿握手言和。
事實證明,胡林翼任命多隆阿為主帥是正确的。
多隆阿改變了此前的戰術,不再一味進攻太湖縣城,而是采取圍城打援的辦法,首先進攻陳玉成派來的太平軍增援部隊。1860年1月、2月,多隆阿在地靈港、羅山沖兩次打敗太平軍援軍。陳玉成親自坐鎮指揮,也無濟于事,全線敗退。
當太平軍援軍敗退後,太湖縣城的太平軍守軍無心戀戰。2月17日,多隆阿指揮軍隊攻陷了太湖縣城。
在那以後,多隆阿參加了曠日持久的安慶之戰。在這場戰役裡,曾國荃率領部隊主攻安慶,多隆阿率領部隊阻擊太平軍援軍。洪秀全為了解除安慶之圍,派出陳玉成、洪仁玕、林紹璋等人率領大軍前來救援,被多隆阿阻擊在安慶外圍,不能靠近安慶一步,為安慶之戰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當然,多隆阿為此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湘軍占領廬州後,曾國藩想把多隆阿調去攻打南京。可是,多隆阿認為自己在安慶之戰中出力最大,所得賞賜卻不及曾國荃,不願意接受曾國藩的指揮,加上胡林翼已經病逝,就離開了湘軍。
不久,多隆阿在清廷的派遣下,以欽差大臣的身份進入陝西,督辦陝西軍務,後戰死于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