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常腹脹的人,脾胃可能正在水深火熱中!其實一個食療方就能調理生氣腹脹飲食不規律腹脹血瘀腹脹虛寒腹脹濕熱腹脹

經常腹脹的人,脾胃可能正在水深火熱中!其實一個食療方就能調理生氣腹脹飲食不規律腹脹血瘀腹脹虛寒腹脹濕熱腹脹

腹脹,是很多人會出現的一個現象。

一般大家會覺得,腹脹嘛,肯定是飲食不消化,引起了積食。這确實是一個重要原因,但不全部是。

中醫認為脾胃功能不佳是導緻腹脹的主要原因,是以,如出現了腹脹症狀,應警惕脾胃功能是否出現了問題。

腹脹的人即使在不進食的情況下,也總會感覺自己的腹部有一種脹滿的感覺,或好像有一股氣流在腹内滞留不散,不思飲食,有時還可能伴有嘔吐、腹瀉、嗳氣等相關症狀。

造成腹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中醫臨床則将導緻腹脹的所有責任都歸咎于脾胃的功能失調。

經常腹脹的人,脾胃可能正在水深火熱中!其實一個食療方就能調理生氣腹脹飲食不規律腹脹血瘀腹脹虛寒腹脹濕熱腹脹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生氣腹脹</h1>

焦躁、憂慮、悲傷、沮喪、抑郁等不良的情緒,都會使肝氣疏洩不暢,引起郁結,以緻人體氣機失調,使脾胃陽氣受損、運化功能下降,形成腹脹。

其表現有:腹部脹滿堵塞,肝區和後背均受牽連,甚至産生痛感,一遇生氣或其他情志刺激,便可誘發或加重。同時還可能伴有煩躁易怒、惡心嘔吐、食少嗳氣,甚至吞酸等症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飲食不規律腹脹</h1>

平時飲食不規律、饑飽無度、營養不良等均會損傷脾胃,使脾胃功能減弱,升降失調,氣滞不能正常運作而形成腹滿。

其表現為:長期食欲缺乏,食少腹脹,食後加重,伴有四肢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大便幹稀不調,小腹重墜,四肢不溫或有輕度水腫。

經常腹脹的人,脾胃可能正在水深火熱中!其實一個食療方就能調理生氣腹脹飲食不規律腹脹血瘀腹脹虛寒腹脹濕熱腹脹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血瘀腹脹</h1>

肝髒之傷,可使氣血凝滞,脈絡阻塞。久而久之,會傷及腎髒,如腎陽不足,脾胃就得不到溫養,進而形成“陽虛”之态,氣機失調則導緻腹脹。

其表現症狀為:小腹部持續性脹滿,晝輕夜重,形體消瘦,面色蒼白,甲床青紫、微血管怒張,舌绛脈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虛寒腹脹</h1>

如果受了風或者寒冷邪氣的侵襲,冷積于髒腑之間不散,與脾氣相壅,虛則脹,故腹滿而氣微喘。

也就是說,腹脹主要是由于陽氣外虛和陰氣内積引起的。陽氣外虛指的是受到了風冷寒邪的侵襲,風冷又稱陰氣,它若聚積于體内,就會阻塞脾氣的上升與運化,使脾胃處于“陰冷”之中,形成陽虛,影響脾胃的升清與降濁功能,使氣機瘀滞,産生腹脹。天長日久,還會導緻嘔吐、腹瀉、嗳氣等症狀。

經常腹脹的人,脾胃可能正在水深火熱中!其實一個食療方就能調理生氣腹脹飲食不規律腹脹血瘀腹脹虛寒腹脹濕熱腹脹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濕熱腹脹</h1>

主要發生在夏秋兩季,因為這兩個季節濕熱嚴重,濕熱之邪入侵體内,壅滞于中焦,使氣機郁阻,脾胃呈現陽虛之勢,以緻升降失調,形成胸悶腹脹。

表現為:胃脘少腹脹滿,甚至滿腹脹,持續不能緩解,多食油膩之物症狀可更加嚴重,并伴有煩躁、口渴不想喝水、頭暈、惡心、大便黏滞不爽、放屁惡臭、小便黃赤等症狀。

由此可以看出,腹脹必須要追究脾胃的失責,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腹脹,脾胃功能失調才是其關鍵所在。是以,避免腹脹的根本方法還在于健脾養胃。

經常腹脹的人,脾胃可能正在水深火熱中!其實一個食療方就能調理生氣腹脹飲食不規律腹脹血瘀腹脹虛寒腹脹濕熱腹脹

中醫一個食療方,專門健脾養胃

這個食療方,就是“健脾八珍糕”。

八珍糕是過去皇帝們常用的。如果仔細看看《清宮醫案》,會發現乾隆皇帝經常吃一種糕點,幾乎常年不斷,有時這種糕點快沒了,乾隆皇帝還親自朱批,讓太監們趕快去做,不要耽誤了自己吃。後來,慈禧太後也是這樣,非常喜歡這種糕點。

經常腹脹的人,脾胃可能正在水深火熱中!其實一個食療方就能調理生氣腹脹飲食不規律腹脹血瘀腹脹虛寒腹脹濕熱腹脹

央視《百家講壇》,羅大倫講八珍糕

那麼,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糕點呢?皇帝們如此喜愛。原來,這種糕點由八種東西組成,它們分别是黨參(或者人參)、白術、茯苓、薏米、蓮子肉、芡實、山藥和白扁豆。

這些東西大多是藥食同源之品,它們組合到一起,就成了調理脾胃的良藥,讓我們來看一看:

經常腹脹的人,脾胃可能正在水深火熱中!其實一個食療方就能調理生氣腹脹飲食不規律腹脹血瘀腹脹虛寒腹脹濕熱腹脹

黨參是補中益氣的,常常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内熱消渴等證。《本草從新》中說:“補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渴。中氣微弱,用以調補,甚為平妥。”意思就是,黨參最大的作用是調補中氣,一個人如果脾胃虛弱,就可以用黨參來補。

白術是中醫常用之品,它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能。

茯苓是祛濕的,具有補脾的作用,但茯苓補脾是通過洩濕來完成的。中醫認為脾屬土,土最讨厭水濕,茯苓可以幫助脾土清除水濕。

薏苡仁是一種食物,味甘、淡、性微寒、歸脾、胃、肺經,有健脾利水、利濕除痹、清熱排膿的作用。

除此之外,蓮子肉具有清心醒脾、安神明目、補中養神作用;芡實入脾、腎二經,具有固腎澀精、補脾止洩的作用;山藥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作用。這三味材料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補脾的同時,又具有收澀的作用。

最後是白扁豆,白扁豆歸脾、胃二經,具有補脾和中、化濕消暑的作用,一般我們用它來調理暑濕導緻的腹瀉。

經常腹脹的人,脾胃可能正在水深火熱中!其實一個食療方就能調理生氣腹脹飲食不規律腹脹血瘀腹脹虛寒腹脹濕熱腹脹

這樣一來,整個方子不但作用全面,而且平和無偏,難怪有人說,八珍糕是千年養生第一糕。

八珍糕的做法:先把這些藥研成粉末,再把糯米、大米研成粉末,然後和藥末混合,按照我們前面寫的量,大米和糯米的重量分别是二百克,然後把這些米粉和藥末放入水中,和成面,可以加一點白糖,然後放在籠屜内蒸,蒸熟了以後切成糕,烘幹,以便于存放。也可以直接把藥末放在水中熬成糊狀,然後喝下去。

現在也有八珍糕的成品,如果大家不想自己做,直接吃成品更友善。

八珍糕丸30粒 拍2送1 ¥78.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