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黛玉和雪雁、紫鵑的畫像終于找到,竟畫在乾隆朝的一幅畫上

作者:紅學磚家

雪雁是林黛玉自幼随身的小丫頭,才十歲。賈母因見雪雁年齡太小,便将自己身邊的一個二等丫頭鹦哥又送給了林黛玉。鹦哥後來改名紫鵑。于是林黛玉便有了雪雁和紫鵑兩個丫頭。

雪雁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一直是個謎。

林黛玉和雪雁、紫鵑的畫像終于找到,竟畫在乾隆朝的一幅畫上

昨日,筆者偶然看到一副清朝冷枚畫的《雪豔圖》,不禁眼睛一亮。冷枚(約1669—1742年),他是清代宮廷畫家,經曆了康、雍、乾三朝。善畫人物、界畫,尤精仕女。與焦秉貞、沈喻三人并提為康熙晚期三個著名的宮廷畫家。

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冷枚參與了《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的繪制。乾隆元年(1736年)三月初七,太監毛團傳旨“着将畫絹給冷枚八塊,令伊随意畫畫。欽此。”于是冷枚退出了《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的繪制,改畫《雪豔圖》等八幅畫。由此我們便可以知道《雪豔圖》畫于乾隆朝初年。

《雪豔圖》顯然受到了西方繪畫的影響,整個畫面色彩豔麗,仕女端莊優美。畫中繪着三位身穿漢服的女子,她們在雪中漫步,最前面的是頭上插着金鳳簪、體态如弱柳的貴婦,随行的兩位為侍女,其中一位打着傘,另一位則手持梅花。

林黛玉和雪雁、紫鵑的畫像終于找到,竟畫在乾隆朝的一幅畫上

看了《雪豔圖》後,筆者不禁想起了《雍正十二美人圖》。《雍正十二美人圖》上面畫的也是一群身着漢服的宮苑女子,這些女子被大家視為是雍正帝的妃子。

《雍正十二美人圖》中三副畫上的女子,她們的頭上也插着這種金鳳簪,應該就是帝後。其餘幾位頭上沒插金鳳簪,應該是妃子。頭插金鳳簪應該是帝後的特權,是她的身份象征。

林黛玉和雪雁、紫鵑的畫像終于找到,竟畫在乾隆朝的一幅畫上

據說《雍正十二美人圖》的作者已佚名,但筆者在看了《雪豔圖》後,認為《雍正十二美人圖》和《雪豔圖》的人物畫風一緻,應該都是冷枚的作品。尤其是《雍正十二美人圖》中《裘裝對鏡》美人的服飾和《雪豔圖》非常驚人的神似。

是以筆者認為畫中這位頭上插着金鳳簪、身穿漢服的貴婦其實就是孝賢純皇後,也就是《紅樓夢》中的那位林黛玉!因為《雪豔圖》畫于乾隆初年,當時的帝後就是孝賢純皇後。另外《雪豔圖》中這位貴婦婀娜多姿的神态,非常神似《紅樓夢》筆下“閑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的林黛玉。

賴曉偉重評石頭記典藏版 ¥128 購買

林黛玉和雪雁、紫鵑的畫像終于找到,竟畫在乾隆朝的一幅畫上

那麼,随行一打傘和一手持梅花的侍女則分别是雪雁和紫鵑。因為雪雁,諧音“雪豔”也,雪雁的名字來自于《雪豔圖》!另外,這把傘的傘杆是用湘妃竹(斑竹)制成的,上面有斑斑點點的花紋,符合林黛玉“潇湘妃子”的身份。

或許有人問,清朝宮廷内的女子應該穿滿族服飾,她們怎麼會身穿漢服呢?

這應該是當年宮廷裡流行漢服風。清朝宮廷裡的女子百無聊賴之際,将自己打扮成漢族女子也是完全可能的。今天清宮流傳的畫作裡面,就有身穿漢服雍正帝和乾隆帝的畫像。

林黛玉和雪雁、紫鵑的畫像終于找到,竟畫在乾隆朝的一幅畫上
林黛玉和雪雁、紫鵑的畫像終于找到,竟畫在乾隆朝的一幅畫上

綜上所述,《雪豔圖》上這三位女子,正是林黛玉和雪雁、紫鵑的畫像。

更多《紅樓夢》的精彩解密,詳見《賴曉偉重評石頭記》。

這一脂批已指出林黛玉真相,百年來解讀的人也很多,卻無一正确!

寶玉給林黛玉住所題的“有鳳來儀”四字竟暗藏這些不可告人的事

連清史也不敢記載,紅樓夢卻大膽披露,“林黛玉”死亡真相!

第八十七講:其實,林黛玉也是皇後!

第一百四十一講:林黛玉的丫鬟紫鵑,如子鵑般日夜啼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