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盧綸這十首詩嗎? 單選
0人 0% 喜歡
0人 0% 一般 投票
出身範陽五大姓氏盧氏,可謂名門望族,家世卻并不顯赫;身具大才,卻仕途不順;安史之亂緻其颠沛流離,作客他鄉,日子過得蹉跎,這個人便是有"大曆十才子之冠冕"之稱的盧綸。他的行旅詩、軍旅詩聞名天下,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盧綸的十首佳作,一起深刻領悟詩文背後的意義與魅力。

生于大家族,但少年時期的盧綸生活并不美好,由于父親早逝,他自己身體羸弱,很長時間在舅舅家生活。長大後,由于身具大才,又廣泛交友,對于盧綸來說,走仕途之路是理所應當的,但屢試不第,一直得不到官場的認可。不過盧綸展現出一個過人的能力——結交好友,也正是這個能力,才得以讓他做過短暫的官。
從結交好友方面來看,與那些高風亮節的文人不同的是,盧綸更為現實。除了詩人朋友外,盧綸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官場上級别較高的人士,其中不乏宰相、封疆大吏。可見,因為他無法通過科考走上仕途之路,隻能另辟蹊徑,尋找其他方式達成自己的目的,而結交政界名士是他唯一的途徑。另外,盧綸善于利用親戚的關系,通過族内不少有權勢的親戚,讓自己的社會關系網更豐滿。為了做官,盧綸煞費苦心,也鮮明的展現了大曆年間詩壇的現狀。他們冷靜,現實,為了走上仕途耗費太多的經曆,浪費大量詩才。
雪上加霜的是,安史之亂讓盧綸流離失所,四處逃難,結交朋友,在羁旅生涯中,他創作出不少關于羁旅漂泊的行旅詩,叙寫自己的不幸以及對當下時局的焦慮。盧綸的行旅詩篇章短小,言簡意赅,直抒胸臆,語言流暢。内容包括行旅中的寂寥,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當下社會緻使其無家可歸又懷才不遇的悲憤。總而言之,戰亂是大曆詩人的悲哀,但也成就了盧綸的行旅詩,衆多佳作讓其成為當時詩壇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軍旅生涯是盧綸一生中不可磨滅的,這一時期成為他詩歌創作的第二個高峰,創作出不少關于軍旅方面的名篇,在大曆詩人中,也隻有李益能夠與其相提并論。他描寫邊關風光、景物,讀完心胸開闊,使人身臨其境,如果沒有邊關軍旅生活,真無法寫出逼真動人的文字,同時通過軍旅題材詩篇,盧綸頌揚戰士們鬥志昂揚的精神,同時同情他們的痛苦,并斥責上司者的昏庸。另外,盧綸通過描寫軍旅生活,抒發自己的愛國之心以及殺敵立功的豪情。
盧綸的七律詩引人注目,數量雖然不如劉長卿等人多,但品質頗高,存世之作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造物工切,叙述詠物内容居多,筆姿意滿,生趣盎然,讓他的七律詩并不俗套,意境唯美。而他的五律則以抒情為主,七律和五律分工明确,是盧綸詩歌的獨特風格。
讀過不少盧綸的詩,給我第一感受是感情豐富,不矯揉造作,事件真實,不弄虛作假,景色迷人,詩句流暢自然,情感以情、景、事互相搭配,景中見情,情中有意,意中傳神,存世諸多名作創造出獨特的藝術境界,産生感人的藝術魅力,被尊為"大曆十才子之冠冕"實至名歸。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盧綸十首佳作,感受詩文中的景、事、情帶給你的藝術沖擊力吧!
晚次鄂州
[唐] 盧綸
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萬裡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随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送李端
故關衰草遍,離别自堪悲。
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逢病軍人
行多有病住無糧,萬裡還鄉未到鄉。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氣入金瘡。
寒食
孤客飄飄歲載華,況逢寒食倍思家。
莺啼遠墅多從柳,人哭荒墳亦有花。
濁水秦渠通渭急,黃埃京洛上原斜。
驅車西近長安好,宮觀參差半隐霞。
長門怨
空空古廊殿,寒月落斜晖。
卧聽未央曲,滿箱歌舞衣。
送樂平苗明府
累職比柴桑,清秋入楚鄉。
一船燈照浪,兩岸樹凝霜。
亭吏趨寒霧,山城斂曙光。
無辭折腰久,仲德在鴛行。
古豔詩
殘妝色淺髻鬟開,笑映朱簾觑客來。
推醉唯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
自拈裙帶結同心,暖處偏知香氣深。
愛捉狂夫問閑事,不知歌舞用黃金。
送鄧州崔長史
出山車騎次諸侯,坐領圖書見督郵。
繞郭桑麻通淅口,滿川風景接襄州。
高城鳥過方催夜,廢壘蟬鳴不待秋。
聞說元規偏愛月,知君長得伴登樓。
送绛州郭參軍
炎天故绛路,千裡麥花香。
董澤雷聲發,汾橋水氣涼。
府趨随宓賤,野宴接王祥。
送客今何幸,經宵醉玉堂。
題苗員外竹間亭
高甃絕行塵,開簾似有春。
風傾竹上雪,山對酒邊人。
步暖先逢日,書空遠見鄰。
還同内齋暇,登賞及諸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