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作者:國尚文化

髡殘(1612—1673),本俗姓為劉。錢澄之的《髡殘石溪小傳》中曾記載:“師與予同年生,祈而皙,頭白如雪,冬夏一秃頂,身臂少受寒濕,時作痛,甚厭苦之,因自号髡殘。”字介丘,号石溪、介丘、白秃、殘道人、秃殘,“石溪”和“介丘”是髡殘最常用的字号,頻繁出現在朋友的題跋、評述、書信中。㶏園和漁仙溪是一方快樂的淨土,是少年髡殘和青年髡殘的精神樂園。“石溪”就是髡殘對于心中完美景色的記憶,而“介丘”中“介”是微小,而“丘”則是連接配接高山與高山之間的小土山,髡殘以介丘來自喻為家鄉武陵源的一部分,是對于故鄉的懷念。而“白秃”、“天壤殘者”、“殘道人”、“秃殘”則是對于自己多病之軀的直接流露。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髡殘原是武陵(湖南常德)人,他慧根極高,不但聰明而且好學,除了喜歡書畫之外還喜歡與佛教相關的書籍。年輕時棄舉子業,二十歲就削發為僧,雲遊名山。四十三歲之後長居南京牛首寺。他的性格耿直,不善與人交際,常年在山上苦修,過着窮苦潦倒的日子,日常生活每日相同,在幽栖寺的陋室茅屋中閉關修行。除了外出求醫,幾乎沒有踏入塵世一步,隻專心與修禅和書畫創作。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黃鶴山樵此道微,

溪邊片石獨傳依。

畫師少惬山僧意,

遺墨蒼龍破壁飛。

這是程正揆在髡殘去世之後,見其遺墨後,所做的《題石公畫》。髡殘的山水畫,清逸高古,平中見奇景。他師法于王蒙,筆法渾厚粗犷豪邁,凝重,筆墨沉穩,繁密有序,重視筆墨技藝。非常善用秃筆和渴墨,秃筆而不幹枯。章法自然,不拘于正常,縱而能斂,表現出奇峰危崖,樹木華滋,飄渺幽深。而他不僅僅畫中筆畫絕佳,更是将禅意與繪畫意境結合的分外巧妙。他的人生是分外坎坷的,孤僻,晚年疾病纏身,但在繪畫中很少看到他表達苦痛哀怨的情緒,而是超脫世俗情感與個人私欲,以一種對萬物衆生的慈悲大愛來對待草木人獸。他的山水畫題跋中有雲:“殘僧本不知畫,偶因坐禅後悟此六法。”髡殘畫面中的意境正是坐禅靜悟的修為展現,他的繪畫構圖飽滿,繁複中見靈性,常用徐徐上升的雲煙表達他洗滌世俗、參禅佛理對于般若空觀的追求。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
清逸高古——清“四僧”髡殘山水雅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