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作者:沁說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黃山來的姑娘》是一部于1984年上映的老國産電影,第一個鏡頭是一個農村姑娘拎着一塊肉,着急忙慌地從老式樓梯上跑下來,一路趕到賣肉的櫃台,懇切地說稱少了一兩肉,鏡頭一轉,是一臉精明的女主人,用手提秤锱铢必較地驗秤着菜的斤兩。

挺戲劇化的開頭,塑造了一個農村與城市、雇主與保姆的對立,有點臉譜化的老套,以為會是個有時代印記的“階層壓迫”的故事,但是整部電影看下來,卻很驚喜,從黃山去北京做保姆的玲玲,代表了在初步開放的80年代中,鄉村對城市的試探與融入,在見證城市飛速發展的同時,還有鄉村經濟的蘇醒與崛起。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電影至始至終,都沒有農村的實景部分,導演的設計十分巧妙,以暗寫明的春秋手法,農村的一系列變化,通過保姆玲玲的家信、以及同鄉的攀談中逐層表現。作為電影主語的“黃山”,最終定格在玲玲與城市女孩星星共同歸鄉的展望上:

電影有個鏡頭是一段節奏強烈的音樂傳來,一個穿牛仔褲、燙卷發的“時髦”青年載着女友,騎着機車親親熱熱的經過,背景是紅白色的無軌電車以及自行車,玲玲很新奇地駐足觀望,眼中閃着驚訝、新鮮、好笑又難以接受的光芒。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80年代城市街景

這份複雜的情緒表達非常細緻真實,從保守的農村走入繁華的城市,局促不安的同時還有一份“本份”的自知,時代更疊,城市和鄉村依舊存在難以融合的落差,放在今天,一個農村姑娘初站在摩天大樓之下,也會有這種未見過世面的無所适從。

不過電影并非在制造這種對立,而是通過玲玲的幫工生活,走入城市最為真實的煙火氣裡,呈現出複雜豐富的人性,有自私市儈的小市民,有熱心相助的街坊;有知識分子的認真自律,還有老幹部家庭的平等互愛。在立體的城市影像中,展現出玲玲的自尊自愛以及人與人間流動的溫情。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買菜需要憑票購買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h1>

玲玲一共服務過三個家庭,這三個家庭也是八十年代北京市民階層的一個縮影。第一家齊家,家庭成員是齊母、在國外出差的齊父、哥哥大力和妹妹小娟。這家人工作于國企,居住的是帶有電梯的高層。

第二家柳家,家庭成員是産婦紅榮、嬰兒以及未曾謀露面的丈夫。這是一個典型的勞工家庭,居住的是熱鬧、逼仄的胡同大院;第三家周家,老爺子是退休老幹部,老太太知名書法家,還有個高中畢業醉心考歌舞團的孫女星星,住寬敞的四合院。

三個家庭非常具有代表性,是時代的一個切面。同時玲玲在三個家庭裡的境況,亦是一個慢慢融入、感受到關愛的過程。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一、第一任雇主齊家,加深了玲玲對城市的隔閡

齊母與小娟對玲玲的态度,是高高在上傲慢。齊母總是懷疑玲玲手腳不幹淨,更談不上對她人格上的尊重。中午吃飯,大力将一顆雞蛋夾給玲玲,齊母迅速地截下,并把雞蛋送入女兒小娟的碗裡,說:“玲玲不愛吃雞蛋,她在鄉下早吃膩了。”體面的外表下,卻對勞動者心存鄙夷,諷刺的是如齊母這樣的人,現在仍舊存在。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小娟對玲玲頤指氣使,在玲玲放過衣服的床上噴香水,要求玲玲幫她按摩,同時還控訴曆任保姆的“劣迹”。玲玲試穿她的馬甲,小娟讓玲玲立刻将馬甲洗了,沒好氣地說:

盡管雇主對玲玲百般刁難,但為了掙錢她消化了這份委屈。直到有一回小娟的毛衣“丢了”,齊母一口咬定是玲玲偷的,将她的行李翻了個底朝天。後來發現是落在機關了,齊母叮囑小娟不要告訴玲玲。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純樸又倔強的玲玲花了快一個月工資買了件新毛衣給小娟,說自己洗的丢了她需要負責,但她毅然決定辭職,就在她出門的時候,聽到小娟腹痛難耐痛苦地在床上呻吟,這個善良的姑娘二話不說,背起小娟就往醫院趕去,幸虧送治及時,小娟才脫離了危險。

手術後的小娟滿心愧疚,坦白她的毛衣沒有丢,讓玲玲不要走,玲玲第一次體會到城裡人對她的真誠,還有工作帶給她的被需要感,但之前的誣賴觸碰到她的底線,她答應等小娟康複再走。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作為80年代從農村走入城市務工的保姆,在當時人口流動尚未解凍的背景下,不啻于是第一批出來闖蕩的冒險者。城裡人與農村人其實都在互相的想像壁壘中,互相都給對方貼了标簽。

玲玲這樣的人,正是将兩個不相交的對立面互相融合的存在。齊家母女印證了玲玲想象中城市人的不近人情,而她們亦先入為主地給玲玲貼上缺乏教養的标簽,玲玲與第一個家庭的磨合,其實也是農村與城市的磨合,玲玲與小娟的和解,穿透的是城市第一層堅硬的外殼:偏見。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二、第二任雇主柳家,是玲玲對城市多面的認知

紅榮條件并不寬裕,住在胡同大院一個小間裡,丈夫工作未歸,她咬牙請了玲玲來照顧月子。紅榮和丈夫都是勞工,平時都喜歡文學,因志趣相投而結合。丈夫的文章被一家雜志社青睐,聘請他去工作。從工廠中的房間勞工到雜志編輯,紅榮很為丈夫自豪,和玲玲說起“柳大哥”,一臉幸福溢于言表。

為了省錢,整個月子裡,紅榮就吃了一隻雞,還舍不得地說“等柳大哥回來一起吃”,玲玲實在看不下,将雞炖了“強硬”地讓她喝湯。

轉眼孩子滿月,丈夫仍未歸,還斷了生活費,捉襟見肘的紅榮已付不起玲玲的保姆費,心事重重地去找丈夫。深夜歸來,紅榮看玲玲和衣等睡着,替玲玲脫了鞋蓋上被子。她将細心珍藏的定情手帕燒了,伏在書桌上低聲啜泣。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玲玲明白了紅榮的處境,介紹她來工作的同鄉大媽給她另找了戶人家,正好玲玲家裡催促要錢,那戶人家出錢比紅榮高了近一倍,但善良的玲玲不願離開拮據困難的紅榮,情願在休息日再去做一份工賺錢。

紅榮知道了玲玲家裡缺錢,讓玲玲另找工作,她将自己的毛衣送給玲玲,感激她這段時間的照顧,兩個互相心疼的女人相擁而泣。繁華摩登的北京城,有許多像紅榮一樣艱難生存的底層群體,城市并非遙不可及的盛氣淩人,它有落定到地面的煙火氣,有悲歡離合、有人生疾苦。

最令人感動的,是紅榮背着孩子上班後,本就缺錢的玲玲買下一隻雞炖好在爐子上才離去。紅榮下班看着那鍋雞湯,溫暖到淚流滿面。紅榮的溫柔隐忍,玲玲的情深意重,有着那個年代的人特有的“傻氣”,胡同裡街坊鄰居們的互助互愛,也讓人看到冰冷的城市表象下,沉澱在市井生活裡的“中國式的溫情”。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三、第三任雇主周家,帶給玲玲精神層面的升華

周爺爺是離休老幹部,曾為祖國浴血奮戰過的那一代人。他與周奶奶都有着知識份子經歲月積澱的溫和内斂。對玲玲也像待晚輩一般疼愛。孫女星星是一個典型的追逐夢想的城市青年,對愛情、事業都有自己清晰的規劃與追求,與第一個家庭物質虛榮的小娟形成鮮明對比。

在周家,玲玲感受到家人般的平等關愛,周奶奶每日教玲玲寫毛筆字,對她嚴格要求。周爺爺從黃山旅遊回來,特地給玲玲帶來家鄉的零食。星星藝考前,一直要求爺爺利用關系幫她打通門路,可能一個電話就能改變孫女的命運,但這個有原則性的老人,反對一切走後門行為,教育星星要通過自己的能力赢取未來。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但因為别人走了關系,星星最終未能如願。家庭教育的熏陶養成了星星積極的心态,她很快調整情緒,答應居委會的聘請,成為國營飯店的經理,将生意經營的風生水起。星星身上有80年代青年特有的朝氣與熱忱,有理想有情懷有拼勁。

玲玲在周家耳濡目染,不僅在文化素養上有所進步,精進了廚藝,更開拓了思維與眼界,随着哥哥戒賭經營養殖場盈利後,她在北京的工作不再成為家庭經濟的主要供給時,玲玲也開始思量自己的人生規劃……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玲玲具有一個農村女孩所有的美好特質,勤懇善良、誠實單純。但在鄉村男權語境下成長的她,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她缺少對自我的關注,對家庭完全犧牲式的自主意識,窺見這個女性群裡在時代限制下的生存現狀。玲玲在工作中逐漸完成了自我價值的進階,周家優越的家庭環境進一步孵化了精神層面的覺醒。

安徽是八九十年代出了名的保姆之鄉,尤其是無為盛産保姆,這也和曆史原因不可分割。當時有很多如玲玲一樣的農村女孩融入城市,不乏有被雇主關照,重新獲得教育機會,徹底改寫人生的人。不過電影旨在表達玲玲的回歸,并非是消極層面的城鄉二進制對立,而是通過新時代風貌的洗禮,重塑獨立人格,為建設鄉村經濟添磚加瓦,在理想與拼搏之下,城市與鄉村都是平等的。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h1>

相較電影的叙事脈絡,個人覺得更為珍貴的是富含時代特性的影像 ,将時間定格,讓我們得以看到三十多年前的北京所特有的城市和人文風貌。老北京流動的街景,各個階層居住的建築特色,帶有時代印記的生活氣息,故宮、北海、長城,地鐵車站、公車立交、鐘樓大院……沒有經曆過八十年代的觀衆,也可以具像感受到那跨過時間縱度的熱氣騰騰、朝氣蓬勃。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個人對于八十年代的了解來自于文學作品,感覺那是個美好又理想的時代。方興未艾、百家争鳴,是中國現代化程序中承前啟後的一個關鍵過渡。近現代比較有影響力的作家,大多崛起于八十年代,詩歌與文學甚至是屬于大衆的,而不是現在的曲高和寡。比如劇中紅榮的丈夫,就是一個因為熱愛文學而被雜志社發掘的勞工,感歎80年代雖然物質并不豐富,但理想是有滾燙的去處和回應的。

電影純淨舒緩的節奏,鏡頭平實,并沒有什麼炫技的拍攝手法,但卻有打動人心的力量。身為保姆的玲玲,并不恥于自己的職業性質,而是自尊自愛,不卑不亢地對待工作。大媽對同鄉玲玲事無巨細的幫助與照顧,玲玲哥哥創業缺錢,同做保姆的小姐妹雖沒什麼錢卻慷慨解囊。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像大力、星星這樣的有志青年,有堅定的精神追求,律己律人,那種積極向上是心中有火、眼裡有光。胡同大院裡的人共賞一盆菊花,紅榮熱心的鄰居們,主動幫她照顧孩子。老幹部周爺爺清廉守正,周奶奶這樣的老藝術家謙順平和。知識備受尊重、人情高于利益,精神比物質充足,難怪這樣的80年代會被幾代經曆過的人集體懷念。

影片的結尾有些刻意的理想化,玲玲哥哥從沉迷賭博到踏實創業,也是從側面反映自改革開放後,農村青年在精神方面從混沌到覺醒的過程,亦是傳統農村社會結構與經濟結構奮進中的嬗變。鄉村經濟的發展,讓玲玲這樣走出去的農村人又走回來,鎮上開了第一家飯店,“見過世面”的玲玲被邀請回去做廚師。星星陪玲玲踏上歸鄉的火車,她将目光瞄準鄉村更便宜、綠色的菜蔬肉禽,準備與玲玲合作貨源。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星星與玲玲這兩個分别來自城市與農村的女孩,代表了年輕的女性群體,她們亦在時代的紅利中受益,自強自立,擁有屬于自己的人生追尋與價值實作。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就是自女性從經濟至精神上的完全獨立。從這一點來看,《黃山來的姑娘》是對時代的一曲誠摯讴歌。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對于未來的展望與想象,現在基本都實作了。星星提到以後農村人富裕了會到城裡旅遊,甚至走出國門,中國最早的出境遊是1983年,不過短短三十多載,理想早已照進現實。1984年,上海才有私人電話安裝,1988年第一條高速“滬嘉高速”始建成通行……

為什麼好多人懷念80年代?看完電影《黃山來的姑娘》你就了解了三個雇主家庭,反映最真實的人情冷暖電影呈現出80年代生動的城市生活畫卷,凝結了時代豐富的資訊結語

我們現在輕易擁有的一切,都曆經過過于宏大的驚心動魄,時代所經曆的,遠比我們所想象的更多。

突然想到狄更斯在《雙城記》裡所寫的一句:“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當我們突然開始懷念逝去的年代時,就意味着我們已經在失去一些珍貴的東西,比如《黃山來的姑娘》中,一個小保姆帶給我的質樸與淳真。

-End-

看古今世事,讀書中天地,歡迎關注@沁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