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不僅讓英國人感到恐懼,還導緻其發展逐漸放緩英國激進主義開始擡頭,與保守主義相鬥争兩大派系分界線日益明顯,英國大有分裂之兆英國的對外政策随之發生了改變結語

作者:鴻儒說史

公元1789年,在外患内患的共同影響下,法國内部爆發了激烈的大革命運動。在這場運動中,法國人以英國為例建立起了君主立憲制度,将王權限制在了憲法之下。後又推翻了該制度,進而建立起了共和制度。

在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不久,與其一直保持着較為緊密聯系的英國就得到了消息,甚至還遭到了較為激烈的沖擊。那麼對于法國大革命,英國人是持以怎樣的看法呢?法國的革命運動又對英國産生了哪些影響呢?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不僅讓英國人感到恐懼,還導緻其發展逐漸放緩英國激進主義開始擡頭,與保守主義相鬥争兩大派系分界線日益明顯,英國大有分裂之兆英國的對外政策随之發生了改變結語

起義軍攻占了重要的軍事據點

<h1 class="pgc-h-arrow-right">英國激進主義開始擡頭,與保守主義相鬥争</h1>

公元1688年,是英國史上頗為重要的一個年份。這一年英國曆史迎來了全新的篇章,即君主立憲制在光榮革命後得以建立起來。完成光榮革命的英國人,向着民主政治又前進了一步。

光榮革命雖然是資産階級、新貴族集團與封建君主相妥協的産物;但不可否認的是,光榮革命确确實實讓英國平穩地從君主專制制度過渡到了君主立憲制度。随着時間的推移,英國人已經普遍接受了這種制度,并都成為了支援君主立憲制度繼續在英國實行下去的一員,直到法國大革命的爆發。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不僅讓英國人感到恐懼,還導緻其發展逐漸放緩英國激進主義開始擡頭,與保守主義相鬥争兩大派系分界線日益明顯,英國大有分裂之兆英國的對外政策随之發生了改變結語

光榮革命的成果《權利法案》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英國國内的激進主義勢力開始擡頭。在激進主義一派看來,英國應當再次對政治制度進行改革:即吸取法國人革命的口号和理念,将君主立憲制從英國徹底革除,進而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而激進主義一派的主體階級,即英國的勞工階級。對此,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劉可碩士在《1830年後英國激進主義報紙的繁榮與衰敗》一文中曾經提到了激進主義派的訴求:

英國勞工深受思想家潘恩天賦人權、賦稅緻貧論的影響,從經濟動機出發,渴求政治自由,轉而又從這一點出發,要求擁有與政治自由相适應的經濟自由。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不僅讓英國人感到恐懼,還導緻其發展逐漸放緩英國激進主義開始擡頭,與保守主義相鬥争兩大派系分界線日益明顯,英國大有分裂之兆英國的對外政策随之發生了改變結語

潘恩的思想直接影響到了激進派的思想

英國自光榮革命後建立起來的君主立憲制雖然較君主專制制度進步一些,但卻也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政治。與處于社會底層的勞工階級相比,新興資産階級和新貴族集團明顯在光榮革命後獲得了更多的利益。而勞工階級的生活狀況和政治權利,卻并沒有随着政治體制的變化而變化。

在法國大革命爆發、革命思想傳入英國之後,英國勞工階級渴望自由民主的意識便受到了鼓舞和覺醒。有了法國大革命為前車之鑒,英國勞工階級也開始嘗試着與資産階級和貴族集團相鬥争。資産階級和貴族集團為保護自身利益,一直反對對政治體制進行進一步的改革,這就為後來激進派和保守派之間沖突的激化埋下了伏筆。

<h1 class="pgc-h-arrow-right">兩大派系分界線日益明顯,英國大有分裂之兆</h1>

在英國受到法國大革命沖擊的同時,擔任英國首相一職的是被稱為"小皮特"的威廉·皮特。小皮特是貴族出身,且一直受到精英政治的教育,是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堅定維護者。在激進主義運動爆發後,小皮特果斷采取了較為激進的手段鎮壓激進主義一派的活動,進一步激化了激進派和保守派之間的沖突。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不僅讓英國人感到恐懼,還導緻其發展逐漸放緩英國激進主義開始擡頭,與保守主義相鬥争兩大派系分界線日益明顯,英國大有分裂之兆英國的對外政策随之發生了改變結語

時任英國首相的威廉·皮特

起初,激進派和保守派之間隻是針對沖突點而進行大辯論,雙方之間的争執也僅僅局限于口頭上。但當雙方都意識到争執是無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就開始了在各個領域的實際對抗。具體表現在,激進主義一派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組織,并極力宣傳自己一派主張的思想,英國的政治局面變得動蕩了起來。

激進派和保守派的對立,對于英國政治來說是極為不利的。自光榮革命後,能夠進入英國内閣的閣臣基本上都是資産階級或新貴族集團成員。這也就意味着,英國内閣常常會推行有利于這兩個群體發展的政令。

而激進派将其視為對英國政治的壟斷(事實上也确實如此),不斷的制止内閣新政的推行,進而導緻英國的諸多改革政令幾乎無法得到順利實行。激進派的掣肘,讓保守派越來越"狂躁",便采取了鎮壓和迫害等極端手段來對抗激進派。然而這反而刺激了激進派的發展,英國由政治分裂走向各領域分裂的征兆愈發明顯起來。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不僅讓英國人感到恐懼,還導緻其發展逐漸放緩英國激進主義開始擡頭,與保守主義相鬥争兩大派系分界線日益明顯,英國大有分裂之兆英國的對外政策随之發生了改變結語

二者的對立也導緻英國的經濟出現了變化

<h1 class="pgc-h-arrow-right">英國的對外政策随之發生了改變</h1>

随着時間的推移,激進派和保守派之間的沖突愈來愈激烈,英國國内的政治局面也變得越來越緊張。由于保守派占據更大的政治優勢,是以在與激進派的對抗中也擁有着主動權。為了進一步遏制激進派在英國國内的影響力,保守派選擇在外交領域做出改變:即與其他歐洲國家相聯合,共同鎮壓法國大革命。

毋庸置疑的是,英國激進主義的勢力和影響力之是以能夠擴大,不單單是因為英國勞工階級的人口基數較大。每當法國人在大革命中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後,都是對英國激進派的一種鼓舞。在保守派看來,隻要通過外力的作用讓法國大革命走向失敗,那麼英國國内的激進主義運動自然也會随之停止,進而達成資産階級和新貴族集團共同繼續把持英國政治的最終目的。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不僅讓英國人感到恐懼,還導緻其發展逐漸放緩英國激進主義開始擡頭,與保守主義相鬥争兩大派系分界線日益明顯,英國大有分裂之兆英國的對外政策随之發生了改變結語

法國大革命規模的擴大讓保守派深感不安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在探讨和分析英國激進運動時,必須将該事件與公元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事件相結合起來。光榮革命雖然是英國民主政治的一大進步,但是也遺留下來了很多的問題。由于光榮革命所帶來的君主立憲制度在短期内對英國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是以這些遺留問題也就暫時沒有浮現出水面。

而當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勞工階級的反抗意識便得到了喚醒。資本家無休止的剝削和資産階級及新貴族集團對政治的壟斷,完全違背了人權至上、人人平等的民主理念。英國激進主義運動的爆發,也意味着英國勞工階級終于意識到了英國政治的本來面目,即隻有資産階級和新貴族集團才享有所謂的"民主"。

然而由于當時激進派的政治力量較為弱小,是以在與保守派的對抗中并未取得明顯且持久的優勢。随着保守派采取的鎮壓手段的進一步更新,激進派的活動空間不斷的縮小,短期内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開始逐漸減弱。但英國勞工階級為争取自身利益的運動并沒有随之停止,而是在不斷積蓄力量,于後來的大憲章運動中繼續向資産階級和貴族集團發起進攻。

參考文獻:

【1】《1830年後英國激進主義報紙的繁榮與衰敗》,劉可著

【2】《18世紀英國政黨思想的發展》,郭瓊瓊著

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複辟和光榮革命之間有什麼聯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