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驚世駭俗的死亡似乎隻屬于年輕人。
蘭波的詩歌生命在19歲時便結束了,但他寫下“我的生命曾經是一場盛宴,在那裡,所有的心靈都将綻放,所有的美酒也将溢出。”
82歲的科恩則滿懷平靜地說:“我已經太老了......如果我在這個年紀再自殺,或者死于毒品過量,那隻會是一樁醜聞。”
在流行音樂史上,存在着一個叫做“27歲俱樂部”的詛咒——那些富有天賦的生命,似乎注定會在27歲時離開。
下面是介紹的,是“27歲俱樂部”的成員們。
“我甯願做自己而被人仇恨,
也不願意為了迎合别人而僞裝。”
科特·柯本
Kurt Cobain
柯本在1989年建立了涅槃樂隊,他們在發行第二張專輯 Nevermind 後迅速成名,單曲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成為一代人的“國歌”。
他擁有美麗的妻子和女兒,但始終在童年陰影和動蕩的個人生活中掙紮。1994年4月5日,經曆了過度吸毒、戒毒未遂、離奇失蹤之後,柯本将一把20碼的霰彈槍放進嘴裡,扳動了扳機。
一名電工在柯本家中發現了他的屍體,旁邊放着一封寫給 Boddah 的信——Boddah 是他在孤獨童年中臆想出來的朋友——末尾寫道:“與其苟延殘喘,不如從容燃燒”。
“原諒我,當我親吻天空時”
吉米·亨德裡克斯
Jimi Hendrix
作為公認的流行音樂領域最偉大的電吉他手,吉米·亨德裡克斯用左手将電吉他的技巧彈到極緻。在許多粉絲眼中,是他制造的迷幻之聲将現代搖滾帶到了這個世界。
1970年9月18日,和女友在一起的吉米服用了過量的安眠藥。這種名為 Vesparax 的藥片隻需半片就足以帶來八小時的睡眠,然而沒有人知道他吃下了多少。
吉米睡去時,身邊放着剛剛完成的一首詩歌。這首詩歌的終章是“生命的故事轉瞬即逝,愛的故事從你好到再見,直到我們再次遇見。”
“我并不瘋狂,隻是熱愛自由”
吉姆·莫裡森
Jim Morrison
1971年7月3日,大門樂隊主唱 吉姆·莫裡森 被人發現死在了巴黎一所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浴缸裡。警方給出的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但并沒有進行屍檢。
莫裡森的音樂一向深邃陰暗,而舞台上瘋狂的表演又像是對悲觀性格的反叛:他時常在表演中間即興創作并誦讀詩歌,也曾在舞台上公然露出下體被警方逮捕。
當所有人把他看作是堕落的瘋子時,他選擇流亡巴黎——像自己仰慕的詩人蘭波一樣。
如今,莫裡森被埋葬在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和肖邦、王爾德、巴爾紮克等人躺在一起。而熱愛他的人們甯願相信另一個故事——莫裡森早已化名逃到了非洲,就像在緻敬蘭波的歌裡唱道的:“還記得我們在非洲的日子嗎?”
“在舞台上,我和兩萬五千人做愛,
然後獨自一人回家。”
詹尼斯·喬普林
Janis Joplin
1966年,23歲的喬普林加入樂隊Big Brothers。短短幾年間,她以低啞刺耳又令人驚心動魄的嗓音,在帕蒂史密斯之後重新定義了搖滾女歌手。
小時候,喬普林常常通過繪畫和詩歌排解被人孤立的寂寞。接觸音樂後,她用更猛烈、更放蕩的态度回擊惡意和輕蔑。
在對愛和自我渴求中,她沉迷毒 品、随意和陌生人做 愛。
急于成名的 萊昂納德·科恩 曾寫下《CHELSEA HOTEL No.2》,描述與她的一 夜情。可事後,喬普林隻得用“掃興”和“被狠狠地扇耳光”形容這段戀愛。
1970年10月4日,吸毒過量的喬普林到達了極限,傳聞去世之前,她每天要吸食200美元的海 洛因。
“家人圍在我身邊時,是最幸福的”
艾米·懷恩豪斯
Amy Winehouse
艾米16歲出道,27歲因酒精中毒去世,留下兩張專輯20首歌。
2008年,她憑借專輯 Back to Black 一晚拿下五座格萊美,人們記住了她的純潔和獨一無二,也記住了她的破碎和毀滅。
貪财的父親榨取她,丈夫領她吸毒又将她抛棄,年輕的艾米得不到情感的滿足,酗酒、吸毒、自殘、患上厭食症,活着好像隻是為了演出。
2009年接受采訪時,有記者問她說:“你覺得多年之後自己會去哪裡?”
艾米不假思索地說:“我已經死在一個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生日那天要記住的是:
忘掉過去,它不能改變,
忘掉現在,因為我還沒有得到你”
布萊恩·瓊斯
Brian Jones
滾石樂隊第一任吉他手瓊斯通過報紙廣告,招募了還在上學的米克·賈格爾 和 基思·理查茲,并由此創立了滾石樂隊。
在被迫離開樂隊後的一個月内,他被發現死于家中的遊泳池。
“朋克正是我們做的所有事情”
D·布恩
D. Boon
D·布恩是美國朋克樂隊 Minutemen 的吉他手,死于1985年聖誕夜的一場車禍。
“我站在十字路口,
試圖找一條出路”
羅伯特·約翰遜
Robert Johnson
“27歲俱樂部”的第一位成員,一生籍籍無名,留下29首歌曲,卻是布魯斯音樂史上最值得紀念的人物之一。傳說他死于一瓶像是威士忌的酒。
“過去我一直都想成為某類人,
如今我真的做到了,心裡卻不想了”
克裡斯汀·百福
Kristen Pfaff
Hole 樂隊貝斯手,死于過量攝入海洛因。
神秘學家認為,“27”這個數字象征着“靈魂上升,回歸到創造者身上”。
在真實又荒誕的世界裡,這些格格不入的年輕人們被視作天才和混蛋,英雄和小醜。而他們單純的絕望、真實的自我,都溶解成了音樂中一點小小的幻覺。
27歲的莫裡森說:“很奇怪人們會害怕死亡。較之死亡,生命的傷痛更深。而一旦死亡到來,痛苦也就随之結束。我猜想,它就像是一個朋友。”
生命的終結是否意味着某種更高的自由?在你眼中怎樣又才算是真正的活着呢?
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吧。
-
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整理:Zed 、 Audrey Cai
歡迎關注Lens雜志(微信公号ID:Lensmagazine)
Lens 是一個緻力于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