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搏擊江湖】奧運冠軍全紅婵和陳芋汐似乎成為了一對“既生瑜何生亮”的悲情情結,如果沒有全紅婵的橫空出世,那麼東京奧運女子單人10米跳台3米闆的金牌可能就是陳芋汐的囊中之物。可惜世上沒有如果,陳芋汐的風頭被14歲的全紅婵搶走,後來在西安全運會上再次輸給了全紅婵。
這樣一來,想不嫉妒都難啊,說話難免發酸。繼陳芋汐的啟蒙教練史美琴公開挖苦全紅婵不能跳3米闆之後,陳芋汐的母親董春華也對全紅婵表達了酸酸的醋意,極力維護自己女兒的尊嚴,換言之,輸了也有借口,赢了是本事,總之,自己的女兒天下第一,永遠是最棒的。
我們可以看一下在東京奧運會奪得銀牌之後的一段電視采訪,充分暴露了陳芋汐母親的低情商,小格局,酸溜溜的本質。這個主持人叫做馬晉翊,她打開了開場白,對面坐着3位重要嘉賓,其中陳芋汐的母親、父親和啟蒙教練。
最開始主持人讓陳芋汐的父親陳健來點評陳芋汐在奧運會的表現,陳健是上海某體操教練,顯得很斯文,談到女兒表現時還多少有些腼腆。
陳健說:“這次奧運會從預賽、半決賽到決賽,她每一場都在不斷超越自己,這也符合奧運精神,我覺得她今天非常棒。”
編者認為陳健的話很正常,絲毫沒有酸的意思,就是從客觀角度表達一位父親對孩子的點評。酸的在後面,我們繼續看。
陳芋汐的父親陳健發言之後,她的母親董春華發話了,這個董春華可不簡單,董春華是上海體育學院體操教研室的副教授,大家注意,副教授啊,按說格局應該大一些吧,不,她偏偏低情商,小格局,不太會說話。在談到寶貝女兒陳芋汐的表現時,她這樣說。
董春華說:“我當然是打100分了,我覺得她能在其他選手超越她的時候保持冷靜,然後發揮出自己的水準,她真棒!雙人的動作在帶傷作戰的情況下依然能夠高品質完成,堪稱完美。單人的動作可能由于之前受傷,心裡有一點陰影,表現得不一樣。”
然後主持人問:“冠軍全紅婵她跳得确實很好,她就是很瘦小,她的入水面積就是像一根針一樣插到水裡。陳芋汐為了達到她的高度,或者保持競技狀态是不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董春華說:“對的,因為陳芋汐在全紅婵這個年齡的時候也是這樣出色,就是沒有水花。但是現在水花就會出來。你要想方設法地想其他辦法、其他對策,把這個水花壓下去,還要調整。”
這話很明顯了,她的寶貝女兒之是以拿銀牌,不是輸在天賦和能力,而是輸在身體上。身體有傷,還面臨生長發育帶來的諸多問題。如果全紅婵到了這個年紀,水準如何還不好說呢。她暗指全紅婵奪冠是占了年紀小、身體未發育的便宜。酸啊!
其實一開始陳芋汐是練體操的,是她的啟蒙教練史美琴從體操場拉到了泳池邊。史美琴也算是功不可沒。這個史美琴和陳芋汐的母親董春華的口風好像非常的一緻,極力維護陳芋汐的地位和尊嚴。輸了就找理由,赢了就是本事。總之就是不服輸,不服人。
中國第一位跳水世界冠軍史美琴也說:“測骨齡的時候說陳芋汐也就是1米52、53的樣子,沒想到陳芋汐去年到今年長了14公分,你想啊,她的身高這麼高了,動作向前翻還好,向後翻的話肯定就不一樣了,打開的方向就變了。這個概念是不一樣的。”
換言之,也是身體發育帶來的影響,輸給了全紅婵。另外她在其他的節目當中也公開斷言,全紅婵跳不了3米闆,這是赤裸裸的酸,嫉妒。她的态度和陳芋汐母親如出一轍。
編者搏擊江湖認為,這就是涉及到了最核心的利益問題,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雖然都是為國争光的奧運健兒,但是金牌和銀牌的待遇,可以說天壤之别。不過身為副教授的母親,公開場合接受采訪,極力維護自己的女兒,這就是護犢子了。不管怎樣,她的女兒都是最好的,最棒的。自己的什麼都好,看不到别人的強?這一點,格局小了,味道酸了。實事求是,承認别人的優秀,很難嗎?【文/搏擊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