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淚目!全紅婵現狀曝光,落寞自述:大賽失利後被壓垮、狀态低迷

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友善讨論和分享,為了回饋您的支援,我将每日更新優質内容。

還記得,四年前14歲的全紅婵用“水花消失術”驚豔了世界。

然而四年後的今天,在18歲的首個生日節點上,袒露出了自己的脆弱:“現在并不是巅峰,感覺有點在慢慢往下走了。”

那個曾經在跳台上輕盈如燕的少女,正經曆着職業生涯怎樣的磨難?

得知真相後,真是讓人心疼不已。

成長痛

一路回顧全紅婵的跳水之路,真的是堪稱一部現實版的“熱血漫畫”。

全紅婵在7歲的時候被教練選中,13歲第一次參加了全國大賽就以領先28分的優勢奪得冠軍,14歲站上奧運舞台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為中國跳水曆史上第二位年輕的奧運冠軍。

在東京奧運會以後,全紅婵更是在全運會、世界杯等比賽中所向披靡,“天才少女”的标簽似乎也注定了她的無敵。

可是,命運的考驗從來不會因為天賦而對誰手下留情。

自從進入青春期以後,全紅婵的身體變化飛快:三年裡不僅身高增長了7厘米,體重還增加近7公斤。

這對于要依靠身體協調性和爆發力的跳水運動員來說,真的是一場“地震”。

曾經信手拈來的高難度動作,現在就像是攔路虎,在東京奧運會上近乎滿分的“207C”的向後翻騰三周半抱膝,在訓練中頻繁的失誤。

跳入水時的水花控制的不再精準,動作穩定性也沒有從前好了。

“現在做同樣的動作,得使出比以前更大的勁,身體好像總跟自己較勁。”她在采訪中坦言。

真是身體上的變化直接反映在了賽場上。

2022年布達佩斯世錦賽、2023年福岡世錦賽,她連續兩次在單人10米台決賽中負于隊友陳芋汐,直接從“常勝将軍”變成了“千年老二”。

曾經被看作是“降維打擊”的得分優勢慢慢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分差的縮小甚至被反超,這讓習慣了勝利的全紅婵第一次嘗到了連續失利的滋味。

這還不算完!

比起身體上的變化更難讓全紅婵承受的,是在心理上的過山車。

心理崩塌

從東京的“全民偶像”到巴黎周期的“狀态低迷”,全紅婵承受的不僅是競技壓力,更是大家期待的重大壓力。

“每次站上跳台,腦子裡都會閃過‘必須跳好’的念頭,越想做好就越緊張。”

她之前在采訪中說過,連續的失利讓她一再的失去自信,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再回到巅峰。

最艱難的時候,她很多次的動過放棄的念頭。

“有一次跟教練鬧脾氣,直接說不想練了,甚至跑到領隊那裡‘告狀’。”

全紅婵回憶起那段令她崩潰的時光,她的語氣裡還有着一絲難過。

但是通過教練陳若琳的耐心溝通還有團隊的支援,讓她逐漸的冷靜了下來:

“教練告訴我,發育期的挑戰每個跳水運動員都會經曆,重要的是如何與身體和解。”

為了調整心态,全紅婵開始接受專業的心理輔導,學習将注意力怎麼從“必須赢”轉移到“專注每個動作”。

她學會了在比賽前寫下每項技術的要點,再用便簽貼在鏡子前提醒自己,在失誤後主動的分析動作還有細節,而不是陷入自我的否定。

“現在明白,比賽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做好當下的每一步。”

她說這句話的時候,眼裡仿佛還有沒失去的鬥志。

蛻變

為了面對發育期的挑戰,全紅婵和教練組制定了一套科學的調整方案。

訓練場上,全紅婵不再盲目的追求高難度動作,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基礎技術的打磨上。

全紅婵努力的拆解了每個動作的發力點,放慢所有節奏尋去找新的身體平衡感,甚至為了控制體重,每天進行嚴格的飲食管理和核心力量的訓練。

“以前靠天賦就能完成的動作,現在必須靠技術和力量去彌補。”她笑着說,語氣裡還帶着一絲無奈,卻也有不服輸的倔強。

教練組也根據她的身體特點調整了訓練的計劃:

對全紅婵增加針對下肢和核心肌群的專項訓練,優了化動作軌迹用來适應身高的變化;在心理建設上,陳若琳也從“嚴師”變成了“知心姐姐”,更多地用鼓勵代替批評,幫助她重新找回信心。

“紅婵現在就像在打一場硬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硬仗,但她從來沒有退縮過。”陳若琳曾在采訪中這樣說過。

平時除了訓練,全紅婵的生活也在慢慢的變化。

2024年,她被保送到了暨南大學運動訓練專業,一邊訓練一邊學習。

“終于有機會系統地學習體育知識,以後退役了也能更好地了解這項運動。”說到學業,她的眼裡也閃過一絲期待。

校園的生活讓她暫時脫離了賽場的壓力,也讓她以更成熟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職業生涯:“跳水不是人生的全部,但現在的每一份努力,都是為了不留遺憾。”

未來可期

雖然現在的全紅婵不再像四年前那樣的所向披靡,但是她的目标從來沒有改變,就是打破中國女子10米跳台“20歲後無單人奧運金牌”的魔咒。

在目前來說,中國的跳水史上還沒有選手,能夠在20歲以後蟬聯奧運會單人跳台的金牌,就連她的教練陳若琳也隻在20歲後拿下過雙人項目的金牌。

“我想試試,看看自己能走到哪一步。”她說這句話時,少年的意氣仍在。

2025年3月28日,18歲生日當天,全紅婵許下心願:“希望自己以後越來越好。”

隊友們圍着她吹蠟燭,蛋糕上的烏龜玩偶非常可愛。

那是她最愛的動物,也象征着慢而堅定的力量。

如今的她,正像這隻小烏龜一樣,一步一步地爬過眼前的陡坡,盡管速度不再如風,卻每一步都踏得很紮實。

站在巴黎奧運後的新起點上,全紅婵的故事早就超越了金牌的意義。

她讓我們看到,天才從來不是永動機,而是在挫折中不斷得重塑自我的勇士。

當曾經的“水花消失術”被成長的浪花暫時的打亂了,那個在跳台上倔強微笑的少女,正在努力用汗水和勇氣重新譜寫屬于自己的篇章。

結語

從頭到尾了解了全紅婵的經曆,真是讓人感歎。

或許就像她在采訪中說的一樣:

“跳水教會我的,不是永遠赢,而是輸了之後還能站起來。”

現在的低谷,隻是是成長路上的一次深蹲,為的也是下一次更有力的起跳。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那個曾經驚豔世界的全紅婵,終将在歲月的磨煉裡,發散出更耀眼的光芒。

也希望她的未來,如她所願,越來越好。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全紅婵

愛看新聞2025-03-28

全紅婵18歲生日,說自己現在狀态下滑沒在巅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