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接替因病回國的彭德懷,他指揮的全線戰術反擊作戰,獲主席高度評價:繼續實行,必能制敵死命……

接替因病回國的彭德懷,他指揮的全線戰術反擊作戰,獲主席高度評價:繼續實行,必能制敵死命……

抗美援朝期間,鄧華在志願軍總部(坑道内)。

在新中國成立後的1950年5月,時任15兵團司令員的鄧華圓滿完成了毛主席、中央軍委交給的解放海南島的重任。在經過23年槍林彈雨的戎馬生涯後,鄧華似乎覺得可以刀槍人庫、馬放南山了。然而稍許平靜的日子僅過了一個多月,北韓戰争爆發。作為一名以保家衛國為天職的軍人,鄧華又投入了新的戰鬥。

1952年4月,彭總因病回國,治愈後就留在國内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6月,中央任命鄧華為志願軍代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想當初,在衆多将領中,鄧華被點将率兵備戰、入朝,如今又被委以重任,接替彭總主持志願軍總部全面工作,鄧華深感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倦怠。

按照毛主席、中央軍委的戰略意圖和判斷,鄧華作為一線指揮員,從着眼戰争全局出發,正确把握謀局、開局、控局、收局等重大戰略問題,去籌劃戰役、戰鬥。他和志願軍的其他上司一道,組織指揮了全線性戰術反擊作戰,毛主席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在賀電中說:“此種作戰方法,繼續實行下去,必能制敵死命,必能迫使敵人米取妥協辦法結束北韓戰争。”

1952年10月,鄧華又成功組織指揮了上甘嶺戰役。根據北韓當時的形勢和局面,同年12月鄧華提出抗登陸防禦的方針原則,隻用了20多天,就對正面戰場和東西海岸兵力部署作了調整,4個月的時間成功完成了巨大的抗登陸防禦作戰準備,緻使美軍再沒敢冒風險實施登陸。

從1951年7月10日開始的停戰談判,由于敵方的破壞,遲遲不能達成協定。打打談談,直到1953年6月,在即将簽訂停戰協定時,南北韓方面以“就地釋放”為名,公然扣留朝中2.7萬名被俘人員。原本彭總已到達平壤準備前往開城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但鄧華向彭總彙報了應再消滅南北韓軍1.5萬人,以給敵人沉重打擊的建議,得到了彭總的認可。

接着,彭總就主持了志願軍黨委擴大會議,确定了對南北韓軍再打一仗的計劃,并獲得了中央軍委的準許。毛主席訓示志願軍“隻管打,不管談,不要松勁,一切仍按原計劃進行”。

鄧華和志司上司指揮志願軍向敵人發動了夏季攻勢,以積極的打,來配合停戰談判,從戰場上打擊了敵人的氣焰。經過周密的組織準備,精心指揮,志願軍在北韓戰争中的最後一仗——金城戰役又取得勝利,增加了談判桌上的主動權。就此,美方代表對有關停戰談判協定的所有問題,對朝、中代表作出了明确的保證,并保證不讓南北韓李承晚阻止協定的實施。

接替因病回國的彭德懷,他指揮的全線戰術反擊作戰,獲主席高度評價:繼續實行,必能制敵死命……

1951年7月10日,北韓停戰談判開始,這是最早時期的朝、中方面代表。左起:解方、鄧華、南日、李向朝、張平山。

最終,美方不得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1954年9月,雖然鄧華這時已經回國,但仍被正式任命為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可以說,這是毛主席、中央軍委對鄧華在抗美援朝戰争中作為的肯定及最髙褒獎。

鄧華勤于動腦思考與善于進行總結,他高度重視抗美援朝戰争的經驗,在抗美援朝戰争中及戰争結束後,不僅向上級上司機關寫了分析調查研究報告,還撰寫了許多總結及發言文章。他對待工作認真負責,重要的電報、總結、報告、發言通常都親力親為,絕不找人代筆。第一次戰役結束後,鄧華認真研究了美軍的行動規律和戰局的可能作戰方針的建議,得到了彭總和黨委其他成員的贊同。在這一戰役方針指導下,第二次戰役共殲滅“聯合國軍”3.6萬人,奪回了大片土地,迫使敵人由進攻轉為防禦。鄧華還寫了《對美軍作戰的初步經驗》《論北韓戰場之持久戰》《調整部署,加強縱深工事,以堅持持久作戰》《關于積極防禦作戰的若幹戰術問題》《反登陸作戰戰術問題的研究》《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三年來的勝利》《抗美援朝戰争經驗的介紹》等著作。1954年至1956年,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由鄧華主持對抗美援朝戰争進行了系統的總結,最終完成了《抗美援朝戰争的經驗總結》,為研究這場戰争,為今後的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提供了重要依據。

抗美援朝戰争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争,在這場立體戰争中,是沒有前方後方之分的。我們志願軍總部6次轉移,9次遭到敵機轟炸。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就是在志願軍總部被敵人的凝固汽油彈擊中而犧牲的。

鄧華雖然是指揮員,但在大的戰鬥、戰役前,總要到主攻方向上的師、團去了解情況和進行現地指揮。參謀人員擔心他的安全,勸他不要太靠第一線,鄧華會說:你們不要說那麼嚴重,有些事我總要親眼看看才放心。是以,他多次遭遇險情。初入朝時,鄧華乘坐的是一輛蘇式嘎斯-51吉普車,鄧華坐在副駕駛位置上,後排坐的是志願軍駐安東辦事處主任範靈岐及兩名戰士。汽車在北韓境内行駛不到20分鐘,就遇到美軍飛機毫無目标的狂轟濫炸,汽車尾部被一枚流彈擊中,範鳳岐立刻指令司機快速今駛。20幾分鐘後,一顆炸彈又在鄧華車前爆炸,不但車輛損壞,無法行駛,司機當場犧牲,坐在後排的兩名戰士也犧牲了。範鳳岐腿部受傷,立刻讓鄧華換乘另一輛車繼續前行。還有一次,鄧華淩晨1時從前線趕回志願軍總部,因為太疲勞了,下車後顧不上去自己的住房,就近在洪學智副司令的房間裡放張行軍床,衣服沒脫就睡着了。結果清晨敵機來轟炸,還是被洪副司令員掀了行軍床,連拉帶拽拉到山溝裡,才躲過一劫。敵機飛走後,行軍床上留下一排敵機彈孔。

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志願軍将士在北韓戰場上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為祖國赢得了尊嚴,為人民赢得了和平。抗美援朝不僅鞏固了我們新生的紅色政權,而且一舉洗刷了百年的民族屈辱,讓全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我們再也不是“東亞病夫”了,中國人民從此真正地站起來了!看看“聯合國軍”第三任美軍司令官克拉克是怎麼說的:“韓戰對我來說是40年戎馬生涯的結束。這是我軍旅生涯經曆的最高職位,但這是一個沒有光彩的職位。在執行政府的訓令中,我獲得了一次不值得羨慕的榮譽,那就是我成了曆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麥克阿瑟和李奇微兩位将軍一定具有同感。”

(本文作者系鄧華之女,解放軍後勤學院門診部原主管藥師)

作者:鄧英

編輯:薛偉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