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說到,皇太極為了政治需要,娶了三位“寡婦”。無獨有偶,他的玄孫乾隆帝的後宮中,也有這樣兩位“大齡”入宮的二婚妃子。
(對上一期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選連結檢視皇太極好“人妻”?細數皇太極後宮的二婚妃子)
豫妃
豫妃出身博爾濟吉特氏,來自蒙古草原,入宮之時已經二十七歲了,是以推測博爾濟吉特氏此前已經有過一段婚姻。博爾濟吉特氏并不是通過選秀入宮,而是蒙古為了尋求大清扶持,将她作為禮物送入宮獻給乾隆。她也是清朝最後一位來自草原的皇妃。

影視劇中的豫妃
乾隆二十二年,博爾濟吉特氏入宮,被封為多貴人,乾隆對這位“大齡”入宮的妃子還是很喜歡的,經常賞賜一些稀罕物件。乾隆二十四年,多貴人有孕,乾隆半年之内連續賞了四次鍍金鐘,足見乾隆對她的重視。
可惜這個孩子沒能生下來。乾隆為了安撫喪子的多貴人,晉封她為豫嫔。“豫”字在滿語中有勇敢、雄壯的意思,可見出身草原的博爾濟吉特氏是個充滿蒙古族氣魄的爽朗女子。乾隆二十八年,沒有誕下子嗣的博爾濟吉特氏晉為豫妃,足以說明乾隆對她的寵愛。乾隆外出狩獵、南巡的時候,多次帶着豫嫔。
後來的祭文中也記載,豫妃雖然來自草原,卻很擅長女紅,還能看懂譯官翻譯的文章,在後宮中名聲很好。
乾隆三十八年,豫妃在北京病逝。因其無子無女,乾隆特命皇八子永璇、皇十二子永璂、七公主及七額驸拉旺多爾濟為其穿孝。
容妃
除了豫妃外,乾隆的容妃和卓氏也是被作為禮物送進宮的,這位和卓氏就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香妃”。
影視劇中的容妃
和卓氏是維吾爾族人,曾經是霍集占之妻,後來被休棄。乾隆二十五年,容貌出衆的和卓氏被哥哥獻給乾隆,以示對大清的臣服。和卓氏入宮時也已經26歲,入宮後被封為和貴人。
和卓氏一入宮便受到乾隆和太後的青睐,入宮第三年,由皇太後下旨冊為容嫔,乾隆三十三年,又晉為容妃,她的哥哥也随之加官進爵。
和卓氏在後宮中地位非常特殊,乾隆特意照顧她的民族習慣,允許在宮中長期穿着維吾爾族服裝,保持維族飲食習慣,宮中專門為她設了維族廚役,以保證她的特殊需要。每逢賞賜,她得到的哈密瓜一類的西北貢品也比其他妃嫔多。容妃還多次随乾隆出巡,路上得到的賞賜都是符合她宗教習慣的,足以看出乾隆對她的偏愛。
乾隆五十三年,容妃和卓氏在圓明園逝世,享年55歲。容妃死後,乾隆帝為了讓宮裡人經常懷念她,特地将她在宮中幾十年裡積攢下來的物品分贈給各妃嫔、公主和她娘家的人。而容妃是否像故事裡“香妃”那樣遍體生香,根本無從考證。
總的來說,豫妃和容妃還是有很大相似點的,她們都是外藩與清朝聯姻而進宮的妃嫔,都是二婚進宮,入宮時年紀都不小了卻十分受寵,在後宮中地位頗高卻都沒有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