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臨沮公園記》誕生記

作者:華凱文萃

陳榮權●可堪回首(163):

《臨沮公園記》誕生記

湖北當陽市臨沮公園。周新仕攝

2001年8月5日,湖北當陽市城建局X主任到我家中來說:“我們當陽市建立了臨沮公園,為了留作紀念,要在大石碑上刻寫《臨沮公園記》,特請您起草。”我極力推辭:“我現在已退休了,文思枯竭了,哪裡還能寫垂名千古的碑記?市内年輕有為的文藝人才多的是,還是讓他們上吧!”

X主任一再強調,這是市政府點名要您寫的。在一旁的妻子也幫腔,既然市政府瞧得起你,你就不推辭了,寫得試試看,寫得不好,他們也不會責怪你。我說:“晚上,還有中國與阿聯酋的十強賽,我得看球,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寫。”

X主任說:“又不是明天就要,在一個星期内完成就可以了。”擋不住他一再的勸導和老伴的幫腔,我隻好說:“讓我寫得試試看,但你們不要作我的指望。”

《臨沮公園記》誕生記

臨沮公園一隅。

入夜,我看了中國與阿聯酋的比賽,結果中國隊3:0 大勝阿聯酋,心中激情澎湃,在興奮之餘,我想起了起草《臨沮公園記》的事,對老伴說:“是不是弄點什麼東西吃,打個‘腰呵’”。(當陽方言)吃了她下的一碗面後,我坐在書房裡的書案前沉思:臨沮公園記,寫的是“記”,前面有兩個定語:“公園”、“臨沮”。我便确定了寫記的基調:莊重、典雅、樸實、凝練八個字。莊重,态度要莊重,不輕浮;典雅,因是公園,詞句要高雅,不淺俗;樸實,情感要質樸誠實;凝練,語句要緊湊簡練,言簡意赅。既不能寫文言文,讓人看不懂,也不能寫成白話文,因刻在石碑上,字數有限。

我心中撰寫了這八字方針,反複推敲,一口氣就完成了初稿,欲給妻看,她睡着了。我也躺下了,迷糊間,約莫一個時辰醒了,她也醒了,我說:“初稿寫起了,你看看。”她開燈看稿,肯定地說:“整個架構可以,隻是有個别地方,需得再斟酌一下。”

《臨沮公園記》誕生記

臨沮公園牌坊。

我在燈下,對初稿進行反複的修改,終成定稿:

世逸堯風,人歡禹甸。頌國興,為民謀,應時代之需,籌群賢之策,舉全市之力,藉工師之技,浚河床,治漫灘,護岸坡,修路堤,築河壩,艱苦卓絕,曆經三載,建成斯園。

斯園,揚長坂之雄風,沐壩陵之秋雨,聞錦屏之牧笛,臨沮婉卧當陽兩橋之間,全長二千一百餘米;襟連新老城區,環周一千五百餘畝,形成一條水綠交融的風光帶。

立園門而觀:玉龍噴珠,仙山斂霧,響泉疊瀑,曲橋映碧,岸柳籠煙,芳草鋪茵,繁花似錦,亭台凝翠,樓閣飛霞,巨壩鎖浪,遊艇剪波。壯哉,臨沮;美哉,公園。

遊樂其間:曲徑漫步,華亭對奕,廣場舞劍,茶座品茗,水榭飛觞,岸邊垂釣,湖上泛舟,月下賦詩,林間依戀,更登樓極目,臨沮騁懷,念天地之悠悠,樂歲月之融融,其脫俗超塵之感,今昔興衰之歎,富國安邦之慨,油然而生矣!

時逢盛世,人樂太平,歲開新運,喜以為記。

天亮後,我打電話給X主任,他以為我還在推辭,接電話後,他說:“陳老,請不要再推辭了,你一個星期寫不出來,就延遲半個月吧!”我對他說:“我已寫起了!”他大驚:“哎呀!那我派人來拿。”我說:“你十點鐘來拿吧,我先送到列印部,打出底稿,好儲存!”

十點鐘,他派的人把列印的稿子拿走了。

是否采用了?我一等再等,等了兩個多月還不見動靜,便以為沒有采用。哪知,10月10 日,X主任打電話我,說到城建局開座談會,講座我的稿子。

《臨沮公園記》誕生記

我去城建局會議室,會議室坐滿了當陽文藝界的名流。由周青副市長主持座談會,他說:“《臨沮公園記》我們進行了廣泛地征稿,現從中選了四篇,請大家評議一下。”

我一看,其他三篇都沒有署名,唯獨我在文稿本上寫了我的名字,當時,我有點後悔,要知道是廣泛征稿,我就絕不會寫。但很快我把其他三篇一目十行地掃了一遍,我心裡有底了,自認為那三篇不論是結構,還是語言都遜于我之所寫。

評議開始前,由作者介紹自己的寫作思路。我是第二個被點名發言,我說:“原不知道有這麼多征稿,是X主任到我家征稿的,8月5日中國與阿聯酋比賽的夜晚,我一夜完成了這篇《記》,我的構思是從莊重、典雅、樸實、凝練這八個字展開的。”接下來,僅就這八個字,作了補充說明。

《臨沮公園記》誕生記

四個人都談了自己的創作思路,接下來進行評議,先是我市名流發言,發言者都有一個基調:入圍作品,各有千秋,意即都好。可能是礙面子,都沒有說出是以然。

最後,由周青副市長帶來一位從未在當陽露面的行家,操一口标準的國語發言:“現在京城進行平劇票友比賽,有的票友唱得有眼有闆的平劇,有的是在唱歌曲。我看了入圍的四篇作品,隻有當陽一中那位陳先生所寫的《記》,還有碑記的味道。”他接着,對我的作品進行了剖析。

他一發言,便成了一邊倒,後來的發言都偏向我,對我的作品進行了肯定。就這樣《臨沮公園記》便定下來了。

吃了中午招待飯,臨别時,我對城建局局長說:“刻上石碑前,是否讓我看一看,若有改動,我再斟酌。”局長滿口答應了。

《臨沮公園記》誕生記

哪料到,《記》刻上大石碑後,我才看到:我的原文,有數處進行了更改,有的更改,真讓人哭笑不得。好在《記》的落款署名是:當陽市人民政府,而不是署我的名,但傳來傳去,好多人知道是我寫的。不少人提到我《記》中的敗筆,我到哪裡去解釋,是市政府寫作班子進行了改動。我不得已于2004年,向當陽市檔案局、史志辦寫了一封信,抄錄如下:

當陽市檔案局、史志辦:

前次在您們舉行的收集當陽人作品座談會上,我曾提到碑刻《臨沮公園記》的敗筆。何止他所列舉的幾筆?刻上石碑的,有數處畫蛇添足,曲解人意之筆,僅舉兩小例:其一,碑上刻的“中共當陽市委、市政府為民謀,緻力于山水園林建設……”這是原文中沒有的。既然後面的落款是“當陽市人民政府”,那麼加上的這段文字,不是自己恭維自己嗎?其二,碑刻中把原文中的“遊樂其間”,改為“徜徉其間”,就遣詞而言,“徜徉其間”一詞便不妥。“徜徉”,徘徊也,或閑遊也,這就大大縮小了臨沮公園的功能,而原文是“遊樂其間”,包涵了“遊”與“樂”兩個方面。今将原稿呈上,以便查對。請将此信與原稿一并存檔,以供後人查閱。

即頌

大安

當陽一中陳榮權2004.4.15

《臨沮公園記》誕生記

“臨沮公園記”完成後,公園管理處又聘請我為臨沮公園各景點拟名,現将我所拟的景名、亭名、楹聯抄錄如下:

臨沮公園十景:

①公園中心九龍噴泉,景名:九龍噴玉;

②右側橋·泉,景名:虹橋疊碧;

③人造水泥彩色傘,景名:五傘披霞;

④杉樹林,景名:杉林梳月;

⑤左側羅馬柱,景名:歐柱迎賓;

⑥晨練廣場,景名:廣場舒袖;

⑦古樹群,景名:古樹争榮;

⑧岸柳,景名:柳浪浮煙;

⑨一橋北岸,亭名:寫韻亭(查辭書,“韻”有下列内涵:①和諧的聲音;②

情趣、風度;③風雅;④美、标緻;⑤藝術作品的風格或神情;⑥時代的歲月等等。

“寫”可作“傾吐、傾述、描繪”解。

景聯:長坂宣威,兩橋麗景沾春雨

沮漳毓秀,四海佳賓醉惠風

景名:錦屏列畫

⑩湖心紅葉島:亭名:波心亭

亭聯:一亭兀立,鶴舞波心增福壽

全景環觀,島擎紅葉兆祥和

景名:紅葉醉秋

鄭公亭亭聯:敬仰先賢,古堤環秀水;福臻後代,新紀逸堯風。

《臨沮公園記》誕生記

作者:陳榮權

作者簡介:陳榮權,生于1939年11月,武漢市人。湖北省特級教師。原任長坂坡詩聯學會會長。系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楹聯學會、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詩集《霞窗詩稿》《義門詩鈔》《西灣詩草》,手書影印集《夷洲鴻爪集》《塗鴉墾草集》與《花甲唱和集》《稀齡酬唱集》,詩詞楹聯工具書《實用對韻詞林》《常用詞譜及其創作》以及50餘萬字的回憶錄《可堪回首》。主編《古今詩人詠玉泉寺》《當代中華詩詞內建·當陽卷》。總編聚星堂《義門陳氏宗譜》。2010年,帶領詩社同仁為當陽市建成全國“詩詞之鄉”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