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隐無榮辱,道無炎涼

——摘自《菜根譚》端正

【原文】

隐逸林中無榮辱,道義路上泯炎涼。

哀公說:“請問,什麼樣的人是賢人?”

孔子回答說:說“所謂賢人,行為合乎禮儀法規但對自身不會傷害,言語足以為天下人效法但對自身不會傷害,富足得擁有天下但不積蓄私财,對天下普遍進行施舍但不擔心自己貧困,如果這樣,就可以稱之為賢人了。”

賢人是有足夠智慧和力量的人,一個以天下為己仼的人。有足夠的智慧和力量,他才強大,以天下為己任,他才無己無私。他的言行自自然然,沒有絲毫做作和媚俗,他并不執意追求成功卻能獲得幸福,他并不格外回避災難卻能逢兇化吉,他并不特别祈求幸福但總能輕松愉快,他把自己納入一定的規矩和方圓中但不感到痛苦和沖突,他博大地愛,但不感到孤獨,他廣泛地施舍,但不感到貧窮,他是自由和自在的人。是以,天下人總是把他作為楷模。

道家提倡出世,故隐者之是以無榮辱之感,原因是他們已經完全擺脫了世俗的是非觀念。世俗之人認為榮耀與恥辱的事,在他們的眼裡是什麼呢?請看看《莊子·徐無鬼》中的一段話吧。

徐無鬼靠女商的引薦得見魏武侯,武侯慰問他說:“先生一定是極度疲憊了!為隐居山林的勞累所困苦,是以方才肯前來會見我。”

徐無鬼說:“我是來慰問你的,你對于我有什麼慰問!你想要滿足嗜好和敋望,增多喜好和憎惡,那性命攸關的心靈就會弄得疲憊不堪;你想要廢棄嗜好和欲望,退卻喜好和憎惡,那麼耳目的享用就會困頓乏厄。我正打算來慰問你,你對于我有什麼可慰問的!”

武侯聽了怅然若失,不能應答。

2021年10月31日 下午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