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龐涓命喪馬陵道,孫膑報雙膝之仇

龐涓命喪馬陵道,孫膑報雙膝之仇

馬陵道是魏國名将龐涓的喪命之地。他和同學孫膑幾十年的恩怨在這裡徹底了結。話說當年龐涓嫉妒孫膑的才能,耍陰謀陷害孫膑,廢了他的雙膝,孫膑忍辱求生,逃到齊國,并千方百計赢得齊王的信任,希望借助齊國的力量完成對龐涓和魏國的複仇。

龐涓命喪馬陵道,孫膑報雙膝之仇

當時的魏國是天下數一數二的軍事強國,魏軍訓練有素,作戰勇猛兇悍。至于齊國,雖然是萬乘大國,但齊軍的作戰風格偏軟弱,戰鬥力相對低下,要是和魏軍正面對壘勝算不大。不過孫膑并不着急,因為他清醒地分析了國際形勢,知道魏國窮兵黩武、四面樹敵,齊、秦、楚幾個大國都對魏國不滿。他隻需要靜靜等待,魏國自取滅亡的那一天很快就會來到。

龐涓命喪馬陵道,孫膑報雙膝之仇

周顯王十五年(前354年),魏國聯合衛國、宋國攻打趙國。龐涓率領三國聯軍直逼趙都邯鄲,希望一舉滅趙。趙國不是對手,隻有一邊據城死守,一邊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樂得坐山觀虎鬥,等到魏、趙雙方相持一年多,邯鄲即将陷落之際,才任命田忌為主将,孫膑為軍師,統率齊軍主力救趙。

接下來上演的,就是由孫膑一手策劃的“圍魏救趙”的大戲。他以“避實擊虛,攻其必救”的戰略思想說動田忌,讓他不去趙國的正面戰場,而是率領齊軍迅速向魏都大梁挺進。魏國大軍在外,國内空虛,龐涓沒有辦法,隻好放棄剛剛攻下的邯鄲城,回師自救。然而孫膑圍攻大梁隻是幌子,實際上卻在桂陵設下伏兵,截擊回援的魏軍。魏軍連年征戰本已力竭,又疲于奔命,未加防範,在桂陵之戰中被齊軍擊敗,好不容易到手的邯鄲城也得而複失。

龐涓命喪馬陵道,孫膑報雙膝之仇

然而,桂陵之戰的失敗不但沒有使魏國清醒,反而讓魏國上下陷入了複仇的狂熱情緒當中。魏國君臣一緻認定:齊國人和孫膑陰險狠毒、乘人之危、卑鄙無恥,我們魏國隻是不小心遭了一次暗算;要和我們真刀真槍地幹仗,他們還差得遠。

在經過十三年的厲兵秣馬以後,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年),魏國再次展開天規模軍事行動——這次他們攻擊的目标是南韓。

龐涓命喪馬陵道,孫膑報雙膝之仇

一切仿佛是十三年前的曆史重演:南韓一邊抵抗,一邊向齊國求救;齊國同樣等魏國和南韓打得筋疲力盡時,才出師救援;田忌、孫膑同樣不去韓地,領兵直撲魏國大梁,準備再來一次“圍魏救韓”。

唯一不同的是,龐涓對此早有準備。出征南韓之前,魏王與龐涓就确定了戰略方針:如果齊國不來搗亂,就消滅南韓壯大實力;如果齊國派軍來救,就轉而全力攻擊齊軍,抓住機會殲滅齊軍主力。是以一打探到齊國出兵的消息,龐涓當即丢下南韓,率全軍火速殺回魏國。

龐涓命喪馬陵道,孫膑報雙膝之仇

龐涓趕回大梁後,魏惠王把他手頭所有的部隊交給龐涓,命他迎戰齊軍,并讓太子申随軍參與指揮。這時,齊軍已經向東撤退龐涓卻率大軍緊追不舍,誓要與齊軍決一死戰。看到魏軍來勢兇猛,田忌連忙向孫膑問計。孫膑智珠在握,不慌不忙地說:“魏人向來認為齊人怯懦畏戰,我正好利用他們這一偏見,用'誘敵深入’之計引他們上當。”

為了迷感龐涓,孫膑使用了著名的“減竈計”,逐日減少營地建竈的數量。龐涓在孫膑屁股後面追了三天,每次趕到齊軍營地,都發現竈的數量明顯減少。到第三天時一清點,齊軍營竈的數量隻有第一天的十分之三。

龐涓命喪馬陵道,孫膑報雙膝之仇

“我就知道齊人都是些懦夫、膽小鬼。這不,才被我們追了三天,齊兵就已經逃散一大半了。”龐涓興奮地對部下說,“這次我們一定要把他們全部吃掉,一雪桂陵之戰的恥辱!”

于是,龐涓丢下步兵,盡棄辎重,隻帶了少量輕裝騎兵,不分晝夜窮追齊軍。龐涓不知道,他的狂妄自大、輕敵冒進,已将他置于萬劫不複的危險境地。孫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據險設伏,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龐涓命喪馬陵道,孫膑報雙膝之仇

此時,齊軍已“敗退”到齊、魏交界附近的馬陵。此道地路狹窄、澗谷深峻,适于設伏,被孫膑選作了消滅魏軍的戰場。

孫膑估算行程,認定龐涓将會在天黑後趕到馬陵。于是他安排了一萬名善射的齊兵埋伏在馬陵道兩旁,吩咐他們“望見火光就萬箭齊發”;并下令砍倒樹木,堵住道路,隻留路旁一棵參天大樹,削去一段樹皮,刻上“龐涓死于此樹之下”幾個大字。

龐涓命喪馬陵道,孫膑報雙膝之仇

一切布置停當,當天晚上,龐涓果然率輕騎追到。發現道路被封堵後,龐涓親自上前察看。見路旁大樹上隐約有字,龐涓就命人點火把照看。“龐涓死于......”剛讀了幾個字,龐涓就恍然大悟,明白中計上當了。

龐涓命喪馬陵道,孫膑報雙膝之仇

但為時已晚,齊軍弓箭手望見火光,一齊放箭,一時間矢如雨下,魏軍頓時大亂。龐涓趕緊率軍突圍,但沖殺了幾次都被齊軍的伏兵殺退,他自己身上也連中了幾箭。龐涓知道敗局已定,為了不做俘虜,隻得長歎一聲,拔劍自刎。

龐涓命喪馬陵道,孫膑報雙膝之仇

伏殺龐涓之後,齊軍乘勝追擊,将魏軍後續部隊徹底擊潰,并俘虜了魏太子申,取得輝煌戰果。而馬陵之戰的戰敗方魏國則元氣大傷,從此喪失了與齊秦兩國争霸的能力。

馬陵之戰讓孫膑名揚天下,登上了事業的頂峰。但天仇得報的孫膑意興闌珊,很快便悄然歸隐了。

謝謝您的閱讀,點個關注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