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賣米也不賣船,這家店為什麼叫“米家船”?——南後街米家船裱褙店|棟棟娜娜說古厝(60)

不賣米也不賣船,這家店為什麼叫“米家船”?——南後街米家船裱褙店|棟棟娜娜說古厝(60)
不賣米也不賣船,這家店為什麼叫“米家船”?——南後街米家船裱褙店|棟棟娜娜說古厝(60)

2002年4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為《福州古厝》一書作序。近年來,福州市高度重視古厝保護,2021年7月,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在福州舉辦。福建新聞廣播策劃制作百集系列《棟棟娜娜說古厝》,梳理百座福州古厝,帶您揭開時光的印記,感受閩都千年魅力。

不賣米也不賣船,這家店為什麼叫“米家船”?——南後街米家船裱褙店|棟棟娜娜說古厝(60)

老字号裱褙店

福州南後街32号是間店,店名“米家船”,面積不大,坐東朝西,穿鬥式木構架。不熟悉這家店的人,往往會被店名迷惑:這是一家米店?一家賣船的店?店老闆是不是姓米?恭喜你們,都答錯了。老福州都知道,這是一家老字号裱褙店。

不賣米也不賣船,這家店為什麼叫“米家船”?——南後街米家船裱褙店|棟棟娜娜說古厝(60)

三十年沒有名字的店

1865年,林金師在南後街開了家裱褙店,工藝精湛,成為福州衆多裱褙店中的佼佼者。但店開了三十年還沒有名字,這難道是起名藝術中的“無名勝有名”的境界?

1897年,福州著名詩人何振岱來裱字畫時,問起店名,主人讓他幫忙想一個,何振岱寫下“米家船”三字,何振岱解釋說說:北宋書法家米芾喜歡坐船遊覽山川,船停到哪,就在哪即興揮毫寫字作畫,中國書畫史上有“米家字畫滿江灘”的佳話,這就是“米家船”的出處。從此,“米家船”名聞遐爾,代代相襲,如今已150多年。“米家船”對拆裱損壞、發黴、泛黃舊的字畫特别有辦法,對古字畫文物的保護做出了貢獻。

口傳心授的獨家手藝

“米家船”最核心的工藝是他們的自制糨糊。耐心熬煮,添加中藥,随天氣燥濕把握濃淡,技藝傳承口傳心授,一張長3米、寬1.5米的楠木桌和一架楠木長梯是開店時就有的,陪伴“米家船”浮浮沉沉地走過150多年。

不賣米也不賣船,這家店為什麼叫“米家船”?——南後街米家船裱褙店|棟棟娜娜說古厝(60)

裱褙技藝銅像

“米家船”也是南後街這條傳統商業街的縮影,曆史上的南後街曾聚集了刻書坊、舊書攤、裱褙店、花燈店等等。“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後街。”清末舉人王國瑞這首詩,将南後街比為北京琉璃廠,繁華而有韻味。

不賣米也不賣船,這家店為什麼叫“米家船”?——南後街米家船裱褙店|棟棟娜娜說古厝(60)
不賣米也不賣船,這家店為什麼叫“米家船”?——南後街米家船裱褙店|棟棟娜娜說古厝(60)
不賣米也不賣船,這家店為什麼叫“米家船”?——南後街米家船裱褙店|棟棟娜娜說古厝(60)

監制:趙林、阮怡

編輯:孫世慶

播音:棟檸

微信制作:黃珍瑤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