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近年来,福州市高度重视古厝保护,2021年7月,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福建新闻广播策划制作百集系列《栋栋娜娜说古厝》,梳理百座福州古厝,带您揭开时光的印记,感受闽都千年魅力。
老字号裱褙店
福州南后街32号是间店,店名“米家船”,面积不大,坐东朝西,穿斗式木构架。不熟悉这家店的人,往往会被店名迷惑:这是一家米店?一家卖船的店?店老板是不是姓米?恭喜你们,都答错了。老福州都知道,这是一家老字号裱褙店。
三十年没有名字的店
1865年,林金师在南后街开了家裱褙店,工艺精湛,成为福州众多裱褙店中的佼佼者。但店开了三十年还没有名字,这难道是起名艺术中的“无名胜有名”的境界?
1897年,福州著名诗人何振岱来裱字画时,问起店名,主人让他帮忙想一个,何振岱写下“米家船”三字,何振岱解释说说:北宋书法家米芾喜欢坐船游览山川,船停到哪,就在哪即兴挥毫写字作画,中国书画史上有“米家字画满江滩”的佳话,这就是“米家船”的出处。从此,“米家船”名闻遐尔,代代相袭,如今已150多年。“米家船”对拆裱损坏、发霉、泛黄旧的字画特别有办法,对古字画文物的保护做出了贡献。
口传心授的独家手艺
“米家船”最核心的工艺是他们的自制糨糊。耐心熬煮,添加中药,随天气燥湿把握浓淡,技艺传承口传心授,一张长3米、宽1.5米的楠木桌和一架楠木长梯是开店时就有的,陪伴“米家船”浮浮沉沉地走过150多年。
裱褙技艺铜像
“米家船”也是南后街这条传统商业街的缩影,历史上的南后街曾聚集了刻书坊、旧书摊、裱褙店、花灯店等等。“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清末举人王国瑞这首诗,将南后街比为北京琉璃厂,繁华而有韵味。
监制:赵林、阮怡
编辑:孙世庆
播音:栋柠
微信制作:黄珍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